龙母庙现是岭南规模较大的古庙,在建筑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集中两广能工巧匠和技艺大师历时七年时间建造而成,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的“三瑰宝”。

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蕴涵着深厚的龙母文化、古建筑文化、风水文化和历史文化而闻名海内外,成为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四海朝宗、祈福观光的旅游圣地,在西江流域和港澳地区更是家喻户晓。近年来,慕名前来龙母祖庙敬拜的海内外游客超过120多万人次。

龙母祖庙地处“灵气独钟”的形胜宝地之上,她前临西江、背靠五龙山,左右青黄旗山两相拱卫,形式“五龙护珠”之势。庙前,“灵水洄澜”,波不扬涛,西江水流经龙母祖庙前似有灵性,团团回旋,不愿离去。

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濯洗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广西有个得道很深的法师叫赖布衣,他既懂得法术,又懂得天文地理。

有一天,赖布衣为了追踪一条龙脉,从广西柳州出发,一直追踪到广东悦城。到了悦城,他发现龙脉到了这里就分成五条支脉围绕着珠山。他断定这珠山就是“五龙吐珠”的福地了。烂布衣无比高兴。

于是,他走上珠山,东瞧瞧,西望望,又拿出罗盘这里度一度,那里量一量。最后,他发现有一女子坐着的地方就是中心穴位,于是,他便对那女子说:“姑娘,请你让开一点。”

那女子其实早就发现了烂布衣,也知道他来的目的,还看出他不是等闲之辈,因而只是一直低着头绩麻。这时,她才开口问道:“先生,这么大的一座山,我只占一点点地方。再说,我先来,你后到,为什么非要我让你呢?”

赖布衣细看那女子,只见她生得端庄秀丽,气宇不凡,感到不好对付,于是掏出一个铜钱丢在地上,说:“我只要铜钱大的地方,行吗?”

那女子也拿出一根针,对他说:“我也只要一根针的位置就够了。”说完,就把针丢在地上。

赖布衣往地上一看:那根针正好插在铜钱眼里!他立即惊呆了。

原来那女子就是龙母。她每天都坐在这里放牛绩麻。

赖布衣一心想得到那块福地,就和龙母斗起法来。他拿起一根铁拐杖,对龙母说:“这样吧,我们比比法术,谁赢了,谁就得到这块地。”

龙母说:“怎么比?”

赖布衣说:“我有一根铁拐杖,你有一条竹牛鞭,随你选择一件,大家一齐扔到河里,谁的沉下去,谁就输。”

龙母说:“可以,你是客人,我让你。你扔竹子,我扔铁棍。”

于是,龙母把竹子递给他,又从他手中接过铁棍,大家叫声“一、二、三”,便一齐扔到河里。只见烂布衣扔出的那根竹子渐渐沉下水去,龙母扔出的铁棍却渐渐浮了起来,顺水流去。

原来,是龙母的五个龙子把那条竹子拖沉了,把那根铁棍托了起来。

福地得不到手,赖布衣怎肯罢休?他恼羞成怒,一气之下走了。他决心用几座大石山塞住西江河,让河水淹死龙母,夺得福地。龙母也知道赖布衣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召来五个龙子,如此这般地吩咐一番。

赖布衣有一条神鞭,能把大石山赶走。第一天晚上,他从东方赶来几座大石山,赶到端州时,忽然听到鸡啼就不赶了。因为天一亮,他的鞭石法就不灵了。原来东边有个龙子镇守,他奉龙母之命巡视东方,一见烂布衣赶着几座大石山滚滚而来,就按照龙母的吩咐学鸡啼,使那几座大石山停在湖上。这就是现在的七星岩。

第二天晚上,赖布衣从南方赶来几座大石山,当赶到端溪东南(今广东云浮县)就听到了鸡啼,又不敢赶了,原来是第二龙子学鸡啼阻止了他。

第三天晚上,他又从北方赶来几座大石山,当赶到封阳(今封开县、广西贺州一带)时便听到了鸡啼,他又只好弃石而逃,这次是第三龙子阻止了他。

到了第四天晚上,他心想,成不成功就看今晚了。于是,当天一黑,赖布衣就从西方赶来几座大石山,一定要赶在天亮前把西江河塞住。谁知赶到封阳的七星、杏花,眼看就要进入悦城境了,突然,他又听到了鸡啼声,这真把他气得两眼冒火,于是他气急败坏地举起神鞭,吼叫一声,狠狠地朝那几座大石山打去,其中有两座大石山被打着了,飞也似地向晋康(郡治在今德庆县)境内滚来,差点掉到西江河里。这就是西江边的华表石和三洲岩。赖布衣这时神情沮丧,说声“完了”,便瘫倒在地。

这时,在江中巡视的第五龙子得知第四龙子已经阻止了烂布衣赶石的情况,马上回去禀报给龙母。

当赖布衣没精打采地来到悦城珠山,再看一眼那块福地时,龙母对他说:“先生,我们不要争了,我一向就在这个位置放牛绩麻的,你就在前面选个地方吧!让我们都有个立足之地,相安无事,好吗?”赖布衣羞愧地低下头来,还是走了,云游四海去了。

几年后,当赖布衣游遍名山大川,觉得还是珠山这块福地好,又回到悦城珠山看一看时,不觉大吃一惊,原来龙母已经升仙了,那里只有她的墓。他很痛心,于是就在龙母庙内天天侍奉龙母。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扩建龙母庙时,在庙前右边给他立了个塑像。

传说,公元前210年龙母去世后,人们把她厚葬于西江南岸青旗山山麓。一天晚上,龙母墓却神奇地被迁至江北珠山上。原来这是五龙作法,把龙母墓迁回到龙母平日驯鹿、放牛的地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