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穀雨

雖然在劇集市場上式微,不過武俠類作品卻一直在網絡電影市場上受到各方青睞。因爲以男性爲主要用戶羣體,所以各方在對“武俠”類作品創新上一直以來都有探索。

數據統計區間爲2018.7.1–2018.9.30

日前,武俠影片《狄仁傑之奪命天眼》連續在9月、10月的優酷分賬票房榜單中位列高位。根據骨朵數據顯示,2018年Q3季度,優酷獨播網絡電影分賬票房TOP5中,《狄仁傑之奪命天眼》佔據TOP2位置,彼時上線2個月時間,它的分賬票房金額已經突破了2500萬。

而到目前爲止,《狄仁傑之奪命天眼》的累計分賬票房達到了3252萬,這在網絡電影中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衆所周知,在優酷的網絡電影分賬票房規則裏,對“時長”要素是尤爲重視的,用戶看片時長是檢驗一部影片質量是否過關的關鍵元素之一。《狄仁傑之奪命天眼》在優酷獲得了不錯的分賬票房成績,可以看出這部作品正好對準用戶胃口。

站在風口,“狄仁傑”影片要怎麼做?

影片《狄仁傑之奪命天眼》是一部投資體量中等的作品,總投資金額雖然只有500萬,但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裏收穫了成倍的效益。

該片從一開始,優勢就已經很明顯了。“大演員+大IP+大製作”讓這部片子在同類型影片中,先天就具有聲量,很難不引起人的注意。

去年開始,懸疑推理類作品就一直被片方所重視,今年上半年該類型作品上新數量非常多,僅1-6月份裏就上新了110部之多。

各視頻平臺的頭部網絡電影中,其所主打的類型元素裏,除卻“喜劇”“愛情”之外,“動作”“懸疑推理”也常常是座上客。愛奇藝在今年10月份推出“東方奇案季”就是整合平臺內的資源,集結多部懸疑類作品,聯動宣發,每週上線一部,幾乎每部作品的愛奇藝熱度都是當週最高的。

於題材而言,“狄仁傑”IP是目前網絡電影市場上翻拍最多的,這個人物的性格形象已經非常成熟。到目前爲止,市場上已經連續出現多部以“狄仁傑”爲創作元素的影片作品。

這些作品給“狄仁傑”這個人物賦予了新的性格和人物故事,各自都帶有特點。這也意味着《狄仁傑之奪命天眼》要翻拍出具有新意的作品、放大自身的亮點,才能持續抓住網絡電影用戶,爲其停留時間。

具體到製作上來看,《狄仁傑之奪命天眼》吸引了演員陳鍵鋒、徐鼕鼕等人加入。陳鍵鋒把“狄仁傑”這個人物塑造得很年輕。片中的他精通易學八卦,並且能根據細微細節快速捕捉每個人的特點。這種縝密心思,在後續偵破案件過程中,從側面爲他提供了幫助。

整個故事的氣質已經從這個人身上定調了。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這部影片中的狄仁傑已經沒有以往作品中“神”性的一面了。這裏的狄仁傑絕非從一開始就是對的,他也有人性中不完美的一面。前70分鐘對他整個斷案過程的刻畫,也同時是在爲最後20分鐘故事反轉做足準備。

可以說,《狄仁傑之奪命天眼》首先就已經探得了市場上這些付費用戶的喜好。其次在“狄仁傑”IP上,將人物做到差異化處理,並邀請帶有知名度、形象角色貼合的演員出演,提升了整部影片的氣質。

燒腦懸疑要從心,更要勾畫人性

懸疑氣質究竟如何打造?推理案件如何鋪展?狄仁傑這個人物又是如何貫穿故事?

這一連串的疑問,其實在影片中都能找到答案。《狄仁傑之奪命天眼》講述了身陷囹圄的狄仁傑經歷一番抽絲剝繭,破除命案找到真兇,還城中太平的故事。這部作品與其說是一部懸疑探案的影片,不如說它是一部展現唐朝風貌的縮影畫卷。

首當其衝的就是刻畫了武后執政時,那個複雜驚險的政治環境。當時,武后意欲把持朝政,但一些朝廷官員極力反對,即便她已經開始點撥江山社稷,官員反對聲音也從未見小。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片中徐鼕鼕飾演的武后身爲上權者,已經很難再去對身邊的人生出一絲信任。在她身上,權利的慾望已經牢牢入骨,爲了達到目的,她精心籌謀案局,冷眼旁觀“天眼案”發生。

而陳鍵鋒飾演的狄仁傑則恰好是武后的對立面。在“天眼案”之前他本有情投意合的愛人,在朝堂上仕途順遂。但之後因爲不滿二聖臨朝,被剝去官職,關押入獄。直到“天眼案”發生,才重新被放出來。

《狄仁傑之奪命天眼》明線是圍繞崔大人和狄仁傑探案過程展開,中間穿插着“天眼案”中的相關人物。但暗線實則是在講述武后與狄仁傑的對手故事,並通過細節刻畫每一個人物的人性缺陷。因爲有缺陷,人物才能在觀衆心裏活起來。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在“天眼案”開頭,武后心腹部崔大人扮演囚犯要考驗狄仁傑辦案能力。看到狄仁傑靠卦象推理線索就發出不屑的質疑。但狄仁傑卻很鎮定的指出了他真正身份並非一個普通的獄卒,而是大理寺卿。

這是影片設置的第一個高潮部分,也是伏筆的開頭。這一場戲中狄仁傑靠細節識人,依靠卜卦斷案。同時也恰恰暴露了他辦案的習慣,給崔大人可乘之機,在之後的查案過程中被敵人牽着鼻子走。

敵國世子崔錦抓住狄仁傑的弱點,以卦局引誘,主導整個案件走向。同時也利用狄仁傑的性格特點,幾次三番大肆抓捕無辜人入獄,任由錯案發生,在狄仁傑面前僞裝成,急功近利爲了自己前程沒有立場的小人,躲過了狄仁傑懷疑。

影片不斷埋下伏筆,製作矛盾。小到兇手留下的一片絲綢,大到煙雨閣裏的祭堂,《狄仁傑之奪命天眼》把每一個小細節聯繫在一起,共同織成“天眼案”這張懸疑大網。

即便到最後,崔大人事變被殺,狄仁傑偵破案件,《狄仁傑之奪命天眼》裏最終的勝利者則是武后。“天眼案”裏她除去了不滿她臨朝的敵人,拔去身邊敵國反徒,同時也讓狄仁傑徹底歸順她的領導。

片中,狄仁傑經歷了內心震動與自我的轉折,並不斷修正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帶動屏幕之外的觀衆,重新思考案件始末,思考每個角色背後的人性。

小結

影視行業已經迴歸內容製作,網絡電影也開始慢慢褪下粗製濫造的外衣。經過2017年一大批影視公司消亡之後,網絡影視迴歸理性軌道,內容製作水平整體提升,跟進用戶審美並對觀衆開始友好。

由柒玖年代製作、宣發,優酷共同出品的影片《狄仁傑之奪命天眼》在內容製作上對原有IP進行重新創作,將片中每個人物的性格都進行新的解讀,塑造出飽滿形象。

在背景刻畫上,這部影片上人物的服飾都還原唐朝風土人貌;在特效製作上,則能找到院線商業大片的即視感,甚至在某些轉場上還運用了電影畫面的邏輯鏡頭,提升了觀衆的視覺觀感。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狄仁傑之奪命天眼》在營銷上也顯得“前衛”,徹底將用戶與影片聯繫到一起,激發用戶長時間的觀影興趣。

該片採取“寶箱獎勵”的措施吸引觀衆持續觀看,獎勵分三個階段。首先是“免費期”,只要打開影片,你就可以開啓一個寶箱獲得禮物。之後進階到“再看三分鐘”這個階段,又可以獲得一個寶箱。看得時間越長,用戶獲得的獎勵也就越多。

這一點區別以往網絡電影裏線下線上宣傳的常規模式,真正將面向TO C端的網絡電影作爲互聯網產品,在互動模式上創新升級,吸引用戶。在影片質量的前提下,用戶只要長時間觀影就能獲得獎勵。這種方式也爲其它分賬票房作品帶來思考。

2018年,影視行業“寒風凜冽”,但三大視頻平臺的付費市場用戶規模卻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行業拐點已然到來,分賬票房市場蘊藏機遇。

從2017年網絡電影的2700萬分賬票房天花板,到今年上半年接連幾部影片在短短數天突破3000萬分賬票房大關,再到現在《大蛇》的4392萬、《狄仁傑之奪命天眼》3252萬分賬票房,破記錄的時間越來越短,分賬票房金額越來越多。

市場規則決定一部作品的成敗,而付費用戶的喜好將影響市場方向。從“客廳文化”裏的被動選擇到現在互聯網時代下的主動出擊,用戶的選擇權越來越大。

而未來,網絡電影如何更精準的捕捉用戶需求,做好宣發,仍然是平臺方、片方等共同面對的問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