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丨旭輝年底前郵件通知裁員,前20房企近半“優化”員工

旭輝集團

房地產行業處於低谷,房企們加緊回款、放緩投資擴張的同時,試圖通過裁員、優化現有用工結構等方式提高人均效能。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統計,房企銷售額前20名的房企中,至少有7家房企明確提出裁員、優化員工結構或是調整崗位、提高考覈門檻等方式實現瘦身。

旭輝:節流、瘦身、裁員

連續兩年被評選爲“最佳僱主”的閩系“黑馬”房企旭輝集團(00884.HK)開始瘦身計劃,進行裁員,且涉及財務、投資等多個部門。

近日,有旭輝員工向記者表示,公司在未進行任何溝通和談話的情況下,以郵件的形式直接通知員工被辭退。

該員工稱,11月8日和9日,自己和同事相繼收到人事部門郵件通知,自己在被裁員之列,需要在11月20日前按照公司規定辦理完離職手續。

該員工稱,“公司願意按照法律的規定給予賠償,沒有任何商討餘地,即便是賠償還是讓人難以接受,年底即將發放年終獎,這樣對比賠償又算什麼呢。”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這個裁員並非侷限於某一單一的城市城市,而是全集團範圍內的裁員比例,約佔總員工比例的8%。

旭輝公關部相關負責人稱,在其知曉的範圍內,未聽說公司有裁員計劃,旭輝是一家嚴格控編的公司,追求人均效能的不斷提升,每年正常的員工優化淘汰率大約在5%-8%之間。

之前的10月25日,旭輝曾發佈一則名爲《關於全集團全面開展“開源節流、瘦身行動”工作》的內部通知,在差旅費、招待費、辦公消耗等方面進行“節流”。

此外,在投資上,下半年旭輝的拿地節奏也在放緩。2018年上半年,旭輝共新進入超過13個城市,新增67個項目,花費291.92億元;下半年至9月底,旭輝合計新獲得16個項目,花費約106億元。

在此之前,旭輝爲“開源”已經開始降價賣房。有熟悉情況的人士介紹,有的項目是常規的降價路線,即開盤後通過優惠等形式變相降價;有的項目則是開盤前,爲加快去化,會調低此前的定價,犧牲利潤,從而實現快去去化。

銷售額前20名的房企,近半提裁員、優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統計,房企銷售額前20名的房企中,至少7家房企明確提出裁員、優化員工結構或是調整崗位、提高考覈門檻等方式實現瘦身。

旭輝之外,裁員或者優化用工結構的還包括,包括碧桂園(02007.HK)、新城控股(601155.SH)、華夏幸福(600340.SH)、泰禾集團(000732.SZ)、正榮地產(06158.HK)等。

其中,擴張放緩,成爲房企裁員、優化用工結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最爲典型的爲以“高週轉”著稱的國內最大住宅開發商碧桂園(02007.HK)。

6月,碧桂園在內部小範圍內通知,“暫緩覆蓋、暫緩投資拿地、工程款進度支付至第四季度”,至8月正式對外宣佈放緩腳步。

9月,碧桂園集團運營會議上強調,以銷定產、停工緩建等概念,建設工程未能實現“正負零”的,將一刀切式的停工。

“正負零”是指,建設工程的主體工程進展程度,在主體工程中的地下工程部分完成,該進行主體地上工程部分的時候,也就是主體工程達到“正負零”,俗稱“建設工程出地面”。

碧桂園內部人士透露,集團要求區域根據市場狀況和以銷定產原則對開工規模做出適應性調整,各區域會對部分去化不佳,未達正負零的項目停止開工。

有碧桂園知情人士透露,但廣西一個區域,停工約900萬平方米,而該區域擁有項目約爲80個,平均每個項目停工超過10萬平方米。

上述內部人士稱,宣佈停工是因爲建築工程是根據進度付款,暫時停工意味着暫停向這些工地暫停支付相應的費用。

與此同時,另有碧桂園內部人士透露,最近一個月來,碧桂園內部在梳理人員架構和配置,或於正在進行的部分崗位員工的調整有關。

另有其他區域的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擴張放緩,首當其衝的投資拓展部,公司要求投資拓展部員工轉崗,優化人員配置,不接受優化調整的責備辭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