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可能是中國最大的科幻 IP,但它的改編電影卻受到了粉絲、觀衆們的抵制。

  豆瓣短評區的熱門評論,充斥了對電影的抵制,點贊最高的評論是「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在 B 站相關視頻的評論區,也能看到類似的評論。

  ▲ 《三體》的豆瓣短評

  曾經廣受期待的《三體》電影怎麼就走到這個地步了呢?

   電影《三體》,一個狼來了故事

  從小說的作者劉慈欣賣出版權,我們一直都能沒能見到這部傳說中的《三體》電影,期間還上演了各種電影跳票的鬧劇。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導演張番番於 2009 年收購了《三體》改編權在內的全部版權,打算將《三體》影視化。

  但還沒等《三體》電影官宣開機,2010 年號稱誠意滿滿的科幻電影《未來警察》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儘管投資高達 1.5 億元,還有劉德華作爲主演加持,來自時光網的數據顯示,該片內地票房僅 5000 多萬元,虧大發了。

  這讓電影界對科幻電影的態度更謹慎了,張番番的《三體》影視化計劃也進度緩慢,直到 2014 年遊族網絡和張番番達成協議,由張番番擔任《三體》電影導演,遊族網絡獲得《三體》的版權。

  而後,遊族網絡成立了遊族影業,併發布公告稱《三體》電影確認開機,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峯、張靜初主演,2016 年 7 月上映。

  粉絲們一邊爲電影開拍而歡欣雀躍,一邊又爲電影質量擔憂,本來《三體》小說在影視界就是公認的難拍,再加上出品方遊族影業是從遊戲業跨界而來,經驗不足,而導演張番番執導的電影作品,評分均不高。

  2007 年上映的《信箱》豆瓣評分 4.3,2010 年上映的電影《密室之不可告人》豆瓣評分 5.7 分,2011 年上映的電影《密室之不可靠岸》豆瓣評分 5.2 分,都沒有達到及格線。

  2016 年 6 月,離《三體》電影上映只有一個月,這時卻有消息傳出《三體》電影質量低,特效團隊從國際團隊更換爲國內團隊,電影難產。

  導演張番番、遊族影業執行董事孔二狗均在微博上進行了闢謠,但最終還是宣佈了電影延期上映,理由是後期製作超過了預期,正在增加預算,至於具體上映時間孔二狗在微博表示會在一年內上映。

  ▲ 張番番和孔二狗在微博的回應

  這讓觀衆的態度從懷疑轉向了憤怒,紛紛在微博留言把版權讓給有能力拍攝的人,此後過一段時間就有微博網友在孔二狗的微博下詢問《三體》電影的進度。

  至於 2017 年《三體》電影有沒有上映,處在 2020 年的你我已經知道了答案,又是跳票,現在已經變成了無限延期狀態,可想而知當初期待《三體》電影的觀衆們有多麼憤怒。

  除了出品方的反覆橫跳,國內的科幻爛片也爲《三體》粉絲們的憤怒澆上了一把熱油。

  和《未來警察》類似, 2018 年上映的《阿修羅》投資高達 7.5 億元、梁家輝、劉嘉玲等演技派演員加盟,還有當紅明星吳磊,但它們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阿修羅》上映 3 天票房僅 5000 萬不到,豆瓣評分 3.0 分,而後又宣佈電影撤檔。

  2019 年,同樣是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國內票房近 46.55 億元人民幣,豆瓣評分 7.9 ,被觀衆稱作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篇章,但轉頭科幻電影《上海堡壘》上映,雷人的劇情讓人難以忍受,豆瓣評分也降到了罕見的 2.9 分。

  《未來警察》、《阿修羅》、《上海堡壘》雖然都是高投資、大製作,特效製作方面有一定的亮點,但最重要的故事質量卻都出了問題。

  這樣的前車之鑑,讓觀衆對國內電影產業的信心大減,害怕就算上映同樣也是爛片一部,毀壞了原著,自然要抵制了。

   我們看不到《三體》影視化了嗎?

  面對如此不靠譜的電影出品方,難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但答案不僅是否定的,還有活生生的好作品在我們眼前。

  《我的三體》、《水滴》這兩部作品基本都獲得了原著粉們的認可,在 B 站、在豆瓣,你都能看到許多觀衆對這兩部作品的嘉獎。

  《水滴》採用了一鏡到底的表現形式,畫面從剛開始超微縮景觀一直放大,到原子到螺絲、再到地球戰艦,放大到最後,地球艦隊已經成爲了細小的點,而此時水滴出現了,原來之前的畫面都是水滴表面的反射畫面,在它的面前,地球國際艦隊是如何的渺小。

  ▲ 《水滴》從超小型景觀一直放大

  這 14 分鐘幾乎完美的展現了小說的風采,對比地球國際艦隊,水滴的龐大體現了三體文明的發達程度遠超地球,同時如此精細的反射畫面也十分符合原著中水滴絕對光滑這一設定。

  甚至於《三體》作者劉慈欣看完這一作品也發表了高度評價: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得死也瞑目了。

  ▲ 圖:劉慈欣在水木社區經常使用這一馬甲

  相比《水滴》的高度概念化,《我的三體》系列則更務實,採用了十分常見的劇情推動模式,但在畫面表現上卻並不常見,系列動畫中所有的畫面幾乎就和遊戲《我的世界》一樣,主角們都是方塊人。

  而且畫面質量進步飛快,第一季的畫面看起來還比較粗糙,但越到後面畫面的精細度提升就越高,同時許多原著小說中情節都得到了還原,例如羅輯在與三體人談判時說出的:三體艦隊不得越過奧爾特星雲。

  ▲ 上圖爲《我的三體》,下圖爲《我的三體之羅輯傳》

  不出意外,兩部作品的豆瓣評分都不低,《水滴》還拿下了 2015 年豆瓣評分最高短片。如果你也感興趣,不妨去 B 站看看原片。

   更多《三體》改編作品,在路上

  除了《水滴》、《我的三體》,還有更多《三體》影視化作品在路上,根據第一財經報道,遊族網絡在 2018 年成立了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專門負責三體 IP 開發,《我的三體》系列第三季就是受三體宇宙支持推出的。

  《我的三體》系列導演神遊八方就曾在採訪中透露,三體宇宙方提供版權、資金、技術支持,第三季總計成本約 320-480 萬,和《阿修羅》的 7.5 億投資差距非常大。

  成本差距如此之大,雙方口碑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看來光靠堆特效並不能保證收益,好故事纔是電影的核心。

  真人電影方面遊族電影方出品的《三體》電影一直在延期狀態,但去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5 月電視劇備案公示《三體》電視劇已經備案,拍攝日期爲 2019 年 9 月,共 24 集,製作週期爲12個月,出品方仍舊是遊族網絡旗下的上海遊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儘管疫情可能會拖慢電視劇進度,但根據根據 1905 電影網報道,在今年 4 月的 2020 春交會青年製作人論壇上,知名網劇製片人白一驄表示《三體》劇集將會在今年 6 月開拍。

  無獨有偶,在光線傳媒 2019 年年報中,也透露了《三體》(新)電影的信息。相比遊族影業,光線傳媒在電影領域的經驗更豐富,2019 年出品的《瘋狂外星人》、《誤殺》等口碑都較爲不錯。

  ▲ 圖源 1905 電影網

  目前《三體》(新)暫無詳細上映信息。

  說完真人影視化作品,《三體》還有動畫,2019 年 6 月,B 站宣佈將《三體》動畫化,由 bilibili、三體宇宙、藝畫開天三家聯合出品,2021 年正式開播。

  ▲ 三體動畫概念宣傳視頻

  藝畫開天的出品質量倒不用太擔心,此前推出的國創動畫《靈籠》在 B 站獲得了 9.7 分的高分,和《我的三體》系列第一部持平。

  從之後放出的 4 分鐘概念宣傳視頻來看,成片質量也還是值得期待的,目前預告片的播放量已經達到了 1200 多萬,追番數近 190 萬。

  除了影視化作品,去年騰訊動漫官方 App上已經上架了《三體》動漫,三體宇宙和三體宇宙與喜馬拉雅合作推出的《三體》廣播劇也於去年 12 月上架,目前正在熱播當中。

  更多三體改編作品,在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