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的魅力,就在於其瑰麗的想象、嚴謹的邏輯、對存在的深刻反思。

| 唐山

網飛(即奈飛)你根本不懂《三體》或葉文潔!”

投資1.6億美元的奈飛版《三體》第一季,以一次全8集方式上線流媒體,卻讓國內網友吵翻了天。在豆瓣上,該劇目前評分僅6.7分,遠低於騰訊版《三體》的8.7分。

在國外,奈飛版《三體》專業影評人評分的爛番茄指數是7.6分,普通觀衆評分的爆米花指數則低至6.9分,可以說,其風評也遠遠不如預期。

究其原因,首先是奈飛版《三體》內容刪減過多,對熱衷劉慈欣《三體》小說的原著粉不友好。

這就如國外劇評家所說,“這相當於廉價的房屋翻修,拆除了美麗的中世紀建築,並將每個房間重新裝修成千禧年的灰色”。

騰訊版《三體》第一季就長達30集,已然刪去較多內容,而奈飛版第一季僅8集。儘管其單集時長近1小時,相當於騰訊版的1.5集,但也明顯爲了劇情的快節奏,損失了太多細節。

而更多質疑也集中在奈飛版《三體》對人物詮釋的扭曲。劇中,女主角葉文潔豐富的經歷被簡化到看不懂,成了徹底的反派人物。

而章北海成了印度人,和程心嗑上了CP;汪淼變成女的,男友竟是黑人羅輯,且所有人都失去了原有的個性。

在原著中,葉文潔、章北海等人帶有強烈的精英色彩,不食人間煙火,凡情只是他們的煉獄,他們始終胸懷着宏偉目標,可在奈飛版《三體》中,他們竟集體“下凡”,沉沒在生活瑣事中。

此外,奈飛版《三體》裏情感戲也過多過濫。

《三體》小說原著最受指摘的,是情感戲單薄,體現了劉慈欣作爲“理工男”,不屑爲瑣事而費筆墨的風格,這應視爲《三體》的特色。可奈飛版《三體》卻強行植入大量濫梗,這些情感戲未能強化主題,反成噪音。

實際上,無論奈飛版《三體》,還是騰訊版《三體》,創作者們都沒讀懂《三體》,都把它當成一本“好看的小說”,忽略了其中的深刻思考。

只是“好看的小說”,則《三體》人物多扁平化,忽視情感描寫,細節欠生動……曾有網友因此指責劉慈欣“文筆太差”,認爲換個人重寫《三體》,將好看得多。

就此,劉慈欣提出自己的看法:寫人物、寫細節、寫真實等,是近兩三百年形成的規範,而小說史已數千年,創造力纔是“金線”,寫法應與時俱進。

可以說,《三體》的魅力,就在於其瑰麗的想象、嚴謹的邏輯、對存在的深刻反思。

三體之下,一切物理規律均失效,人類文明在數百次試錯中,毀滅又復興。劉慈欣追問,是否存在宇宙道德?

當地球道德沉迷在康德的“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時,它其實未經實證,而宇宙的基本法則是:一要生存,二要發展。

但是,發展就會擴張,就會擠壓別人的生存空間。真有宇宙道德嗎?假如有,又會是什麼?

正是基於對宇宙道德的高度無知,黑森林法則才成立。失序之下,葉文潔歷經苦難,最終“我只同意打死我父親那些人的一個觀點——砸爛舊世界,創造新世界”。

葉文潔期望三體人來重整地球道德,她的淑世理想無非是將三體變得二體化,卻毀滅了世界。所以,劉慈欣寫下,“把人類看作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無論奈飛版,還是騰訊版,都有大史灑酒敬蟲子的橋段,卻都達不到原著的力度。

騰訊版的解決方案是加感情戲,把串場人物大史處理成主角之一,而奈飛版的解決方案是娛樂化,變成正邪大戰——不約而同,二者都走入了“非黑即白”的窠臼中,《三體》成了“二向箔”的第一個犧牲品。

拋開原著看奈飛版《三體》,也有一些優點:節奏快,敘事清晰,一些特效較好,相對國際化,人物更容易理解……但如此脫離原著,拍的還是《三體》嗎?這種翻拍,意義又何在?

這是今天的觀衆,必須面對的事實。今天的“影視國際化”就是“好萊塢化”,其“國際化經驗”與其偏執相伴而生。

可以與此對照的是,同樣正在熱播的奈飛網劇《幕府將軍》,對日本人的演繹就相對準確得多。

中美同是大陸民族,性格近似,而日本是海島民族,與美國人性格差異較大。或許也正因此,《幕府將軍》的美國製片方會特別重視美日差異,卻在《三體》中忽略了中國文化的特色。

當然,劉慈欣原著呈現的三體宇宙甚爲宏大,奈飛版《三體》剛推出第一季,整體是成是敗,也不必匆忙定論。

有爭議是好事情,問題也總會有。類似《三體》這樣的中國好作品多了,不斷走出去,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對此,我們有足夠的耐心。

撰稿 / 唐山(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