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护是属于那种装逼会把自己装死的人,要知道尤浑带了五百羽林军,可以当场格杀苏护,冀州诸人,谁敢冒谋反株连的大罪相救。苏护不过就是被自己的道德洁癖支配的无用的好人,这件事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女儿苏妲己从此被奸臣惦记上。

大家好,我们的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66期:父女
文/王事情
他能保冀州几十年无事,也是个有能耐的二世祖。有能耐的二世祖依旧是二世祖,本质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有严重的性格短板,致命弱点有二:一是久居上位惯了,熏染得行止坐卧都是跋扈;二是行事鲁莽,有勇无谋,好心办坏事,险些造下大孽。
让我们看看他都干了多少不靠谱的事儿:
1、不送礼。奸臣当道,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识之士若想有一番成就该当如何?人家那799位诸侯都知道夤缘送礼,连有天命在身、号称圣人的西伯侯姬昌也不能免俗,就剩苏护一人鹤立鸡群。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刚方正直,说难听点他就是个傻冒。世间之人,大体可以分为能干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戚继光还送礼呢,可是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名将。苏护不过就是被自己的道德洁癖支配的无用的好人,这件事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女儿苏妲己从此被奸臣惦记上。
2、反商。封神原著中,纣王自焚前还曾午门大战,证明死前仍旧年富力强。以50岁计,其在位35年,则继位时为15岁,纣王八年苏护朝商,说明纣王此犹是20多岁的美男子。且他力大无穷,曾经托梁换柱。又是一国之君,掌天下之权。又并不纵情声色,证据便是他只有一后两妃。这样的东床快婿,可以说打着灯笼都找不着。遇到这样的好事,全天下人都会争先恐后把女儿送进宫才对。苏护呢?为这事不惜题诗骂君,次后举起反旗,公然反商。怎么看这哥们怎么找死,而且是带着苏家一门老小、甚至全冀州百姓去找死,说实话,我真搞不懂他的脑回路。
3、投降。冀州叛后,纣王命北伯侯和西伯侯出兵讨伐。这简直不要太看得起苏护!东、南、西、北四大伯侯乃是除皇帝之外最大的四家诸侯,莫不拥胜兵三十余万。苏护算个啥?不过北伯侯麾下一小诸侯罢了,一州之地,充其量能匀出十万大军(曾领十万兵马伐西岐)。但苏护最劣势的还是无天命在身,连这方面的宣传意识都没有,他只是头脑一发热,便要以一州抗一国,这使他的反商前途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冀州虽击退了崇城大军,但紧跟着西伯侯一封书来,信中所剖析的正是这种境况:
姬昌不愧是个成熟的政治家,这封信无论你怎么翻来覆去看,都是为苏护考虑,简直是推心置腹。但其潜台词也不言而喻:反正我好的坏的结果都告诉你了,也算仁至义尽,你非要找死,我也只好奉命讨伐你。
苏护看信后便认栽投降。
大家一番忙活,都得了好处:崇侯虎再次扮演忠犬,越得纣王欢心;姬昌赢得“一封书抵十万之师”的美名;苏护向天下证明了自己不是卖女求荣、畏君如虎的鼠辈。只有妲己,魂飞魄散。
在车王府曲本的《封神榜》中,这场反商大战并未发生,苏护的鲁莽暴躁仍是一脉相承。闻妲己貌美,尤浑至冀州宣旨,苏护二话不说先把尤浑揍了一顿。苏护是属于那种装逼会把自己装死的人,要知道尤浑带了五百羽林军,可以当场格杀苏护,冀州诸人,谁敢冒谋反株连的大罪相救?
而苏妲己也很奇葩,为了救一家性命,决意进京。但却打算:
当殿一死!
这其实还是要害苏家满门抄斩,你不愿为妃就算了,死在金銮殿算怎么回事,岂不是逼着皇帝发飙?既然去不去朝歌都要害得全家一起死,那何妨呆在冀州,静静洗干净脖子等死?辛辛苦苦折腾一趟那不是有病吗?
原著里,妲己死得冤枉。曲本中,妲己也很惨烈,但严格来说,狐狸精虽杀了她,却也无意中挽救了苏家。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