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在牀頭髮現了小枝生前最愛的一個布娃娃,上面都是血,第二天醒來,卻又消失不見了……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姜二千 | 禁止轉載

1

村裏人都說,自從女兒小枝失蹤,陳同禾的魂就丟了。這一丟,就是十七年。

事情還要從1998年說起。

那一年,眼看着同村人一個個住進了二層小樓,自己一家四口還擠在兩間瓦房裏,已經34歲的老實人陳同禾決定豁出去好好拼一次。在和妻子美霞簡單商量了之後,他用借來的五萬塊錢在村裏承包了30畝地,幹起了大棚蔬菜種植。

這個舉動,對於貧困已久的陳同禾夫妻而言,算得上孤注一擲了。爲了有個好收成,他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這30畝地上。拔草、施肥、檢查病蟲害……每一步他們都親力親爲,不敢有一點差池。

最忙的時候,他們在地頭搭了一個簡易小屋,一天24小時守在地裏,連年邁的雙親都過來幫忙。還好,土地對於盡心侍奉它的人總是仁慈的。三年後,當時間變成2001年,陳家的二層小樓已經蓋起來了。

更令村民們羨慕的是,陳同禾夫婦育有一子一女,恰巧湊成了一個“好”字。陳同禾的兒子叫陳利,15歲,在梅山中學上初二,他們的女兒叫小枝,待過了九月就滿4歲了。

對於這樣的生活,陳同禾是心滿意足的,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切都完美無缺,他也有他的心病——處在青春期的兒子就是他最大的心病。

陳同禾和美霞都是本本份份的莊稼人,性格忠厚老實,但是他們的兒子卻一點都不像他們。陳利性子野,小時候調皮搗蛋的事情沒少幹,爲此陳同禾兩口子沒少打他。

不過說實話,那時候的陳同禾並沒有覺得兒子有什麼問題,相反,他認爲小孩子還是調皮一點得好,如果兒子像他一樣老實,他反而會爲此擔憂。

陳利11歲那年,美霞懷孕生下了小枝。也許是因爲美霞年紀大的緣故,小枝一出生就體弱多病,陳同禾和美霞就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照顧女兒上。後來搞蔬菜大棚,兩口子對陳利的管教也放鬆了很多。

陳利上初中後,選擇了住校,一週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除了要錢時現個身,大部分時間都不知影蹤。直到有一次學校老師打來電話,陳同禾才知道兒子已經三天沒去上學了。

最後他是在鎮上的遊戲廳找到陳利的,當時陳利正在屏幕前奮力廝殺,絲毫沒發現父親已經在自己身後足足站了十分鐘。那天,陳同禾打了陳利,當着許多人的面,對兒子下了有史以來最重的一次手。

陳同禾親自把兒子送到學校,臨走時警告他說,如果發現他再打遊戲,就打斷他的腿。陳同禾覺得他的做法起效了,因爲之後的幾個週末,陳利都老老實實呆在家裏,有時候他們忙,陳利還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小枝的責任。

雖然陳利總是讓陳同禾夫妻頭疼,但是小枝特別喜歡這個哥哥,走哪跟哪,儼然一個小跟屁蟲。陳利也特別懂得逗妹妹開心,有時候一個鬼臉,就能讓小枝笑得花枝亂顫。

只是上初中以後,陳利在家的時間少了,偶爾回家,也總嫌小枝礙事,不想帶她玩。現在好了,陳利收了性子,一切彷彿又回到了以前。

2

轉眼進入八月,接連幾天的大雨讓陳同禾的大棚遭了殃。爲了減少損失,他和美霞又搬到了大棚裏去住。本來陳同禾想把小枝交給父母帶幾天,但正巧那幾天父親的風溼犯了,加上小枝吵着要跟哥哥,陳同禾就把小枝留在了家裏。當時他還不知道,這會是個讓他後悔終生的決定。

小枝丟了。

那是陳同禾下地的第二天。那天下午,當他回家拿東西的時候,發現家裏空無一人,一扇窗戶外的鐵絲被弄斷了,正好能容一人進出。

“這個臭小子!”陳同禾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他騎上自行車,不出所料,很快就在鎮上的遊戲廳裏找到了正在打遊戲的陳利。

兩人回到家後,陳同禾少不了對陳利一頓打。但打着打着,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你妹呢?”

陳利彷彿被擊中一般,呆呆地站着不說話。以往陳同禾打他,他會大哭、會咒罵、會揮拳,但這次統統沒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陳同禾的心頭。

“你妹呢?”他又厲聲問了一遍。

“我不知道。”陳利說。

“不知道?”陳同禾像抓一隻小雞那樣一把抓住陳利,“你帶的你妹,你會不知道?”

“你們走後,我撬開窗戶就出去了,我把小枝丟了……”陳利說着,泣不成聲。

聽到兒子這麼說,陳同禾癱坐在地上。小枝丟了,他的小枝丟了?他大腦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一個激靈閃過,陳同禾操起地上的木棍就朝陳利打去,“我讓你說瞎話,窗戶這麼高,你妹妹根本爬不出去!”

陳利一邊哭喊,一邊閃躲,“我沒有說謊,妹妹就是丟了!”

“我讓你不說實話!”陳同禾朝死裏打去,一下接着一下,眼裏露出兇狠的光。

不知過了多久,被打得皮開肉綻的陳利受不了了,他跪在地上抱住陳同禾的大腿,“爸,你別打了,再打我就活不了了。”

“那你到底說不說!”陳同禾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我說!”陳利大吼一聲,而後看着陳同禾幽幽地說:“小枝死了。”

陳同禾是在院子後面的麥剁裏見到女兒小枝的。三歲多的小枝穿着白色短褂和一條粉色的褲子,被草草掩埋在一堆麥草中間。

如果不是看到麥垛中滲出的殷殷血跡,陳同禾簡直以爲小枝睡着了。他不記得自己是怎樣把小枝抱進房間的,只記得自己抱着她在牀上坐了很久。

陳利告訴陳同禾,當他撬開窗戶想跑出去時,小枝拽着他也想一起出去,卻不小心摔了下來。

陳同禾讓陳利不要說話。

良久,當夜色籠罩大地時,陳同禾將小枝連同沾血的麥草放進裝肥料的袋子裏,悄悄埋在了自家大棚地東頭的一棵老柳樹下。

臨走前,他讓陳利記着:小枝確實是丟了。

因爲只有丟了,他才能保住這個家。

兩天後,陳同禾走進鎮派出所,告訴值班民警,自己三歲多的女兒丟了。

這一丟,就是十七年。

這十七年間,陳同禾的父母相繼去世,美霞也在多年地鬱鬱寡歡後因病離世,死時口中念着的是小枝的名字。

而陳利,初三畢業後就輟學離開了家,後來成家立業,在社會上混的風生水起。

十七年來,他很少回家,但每月都會按時給陳同禾寄一筆錢。這些錢陳同禾一分未動,全部捐給了兒童慈善機構。

而陳同禾依然幹着他的蔬菜大棚。自美霞去世後,他把就包的地都還給了別人,只留下自己的五畝地,每天早出晚歸,勤勤懇懇。雖然陳同禾看上去依然活得很努力,但他知道,自己身上的那股“勁”沒了,用村裏一些老人的話說,就是“魂掉了”。

3

陳同禾沒想到,自己的魂還有找回來的一天。

那是十天前,多年沒回過家的陳利突然回來了。當時已是傍晚,陳同禾正在自家地頭邊的那棵老柳樹下打盹,同村的老李跑過來找他,說他兒子回來了,讓他趕緊回去。

“開了個轎車,可出息了。”老李說,帶着羨慕的神情。

陳同禾不敢置信地跟着老李回到家,發現自家院子裏已經圍了好多人。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微笑着給村民們遞煙、送糖,熱情地打着招呼。看到陳同禾進來,他撥開人羣,大聲喊了一句“爸”。

陳同禾恍然意識到,眼前這個略微發福的男人,是他的兒子陳利。對了,自己也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

陳同禾呆呆地點着頭,對眼前的場景還不是很適應。很快,得到好處的村民便識趣地散去,留下熟悉又陌生的父子倆。

“回來啦?”陳同禾問。

“嗯,回來了。”陳利說。

“還知道回來就好。”陳同禾說着,向門外走去。

“爸!”陳利想說點什麼,但陳同禾打斷了他,“你在這坐一會,我去買點菜。”

“爸,這麼多年了……”沒等陳利說完,陳同禾就匆匆離開了家。

一直到喫完飯,父子倆才真正有機會坐下來面對面。陳同禾什麼話也沒說,拿起桌上的二鍋頭,爲兒子倒酒。他們就這樣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等彼此都有些醉了,話才稍稍多了起來。

“爸,這杯酒我敬你!”陳利突然站起來,舉起杯中的酒,一口喝盡道:“我知道這麼多年你一直都在怪我,所以我到現在混出個人樣了,纔敢回來,我就是要證明你當年做得沒有錯!”

“行了,別說了。”提起當年的事,陳同禾如同傷口被揭開般,壓抑多年的痛楚隨着酒精流入五臟六腑。

“我就要說,我不說不痛快!”陳利明顯喝多了,“當年要不是你們偏心,整天只知道照顧小枝,對我不聞不問,我怎麼能在外面認識那些混混。我爲什麼會和那個女的好,還不是因爲她年紀大,會疼人!”

“可那時你妹年紀小,身體又不好呀!”陳同禾喃喃地說。

“身體不好是我的錯嗎?是嗎!”陳利情緒激動起來,“你知不知道,就是你們的偏心讓我變成了殺人犯,讓我親手摔死了自己的妹妹,這麼多年我心裏也很苦啊!”

“你說什麼?”陳同禾一個激靈,酒醒了一半。

“我說什麼,這都不重要。”陳利將陳同禾面前的酒杯倒滿,“爸,你兒子我現在出息了,有錢了!”說着,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能讓你過好日子了。我這次來就是來接你的,跟我去深圳,正好你兒媳婦剛生完二胎,你也幫我們帶帶孩子,享受享受天倫之樂。”

“你說你親手摔死了小枝?”陳同禾盯着陳利,艱難地問。

“是又怎麼樣!我都說了那不重要,反正她都已經死了。”陳利口齒不清地嚷嚷道:“爸,關鍵時刻你還是我爸呀。要是當初你不幫我,我早就進勞教所了,哪還有現在的成就呀。你兒子我以前不知好歹,現在知道了,你必須得跟我回深圳享享福了……”

陳同禾沒有聽陳利繼續講下去,他顫巍巍地起身,向門外走去,不知不覺竟走到了當初埋葬小枝的那棵大柳樹下。他蹲在樹下,一口一口地抽着旱菸。四周萬籟俱寂,陳同禾將自己隱藏在黑暗裏,卻無法隱藏此時的情緒。

他無聲地啜泣着,爲小枝、爲美霞、也爲他自己。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兒子殺害女兒的幫兇。

當年,他不是沒有懷疑過,可是這種懷疑太過殘忍,他的兒子殺了他的女兒,這種悲劇,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他更無法想象如果美霞知道真相的話,會怎是樣的反應。他了解他的妻子,她一定會瘋的。所以他選擇了相信,讓自己相信兒子是無意的,讓妻子相信小枝只是丟了。

現在兒子親口把真相說出來了。雖然是醉話,可是酒後吐真言,他知道,有些話,只能在酒後說。

這些話像一把尖刀,一點一點把他那顆麻木了十七年的心剖開了,他疼啊,這輩子都沒有這麼疼過。

而那個剖開了他心的人,此刻卻沒了心。他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回來,就是爲了證明自己當初做得沒有錯,他沒有懺悔,也沒有贖罪。

陳同禾意識到,這麼多年來,陳利都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存在,他愛的人永遠都是他自己。

這樣的人,是時候要爲他犯的錯付出代價了。他心裏想出了一個計劃。(原題:《叫魂》,作者:姜二千。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 ,看更多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