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清朝著名的貪官,因爲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所以人們對他的貪也不敢指責,直到嘉慶上臺之後,才把貪得無厭的和珅扳倒。並且在扳倒和珅的時候,嘉慶都不敢用貪污這一項罪責,因爲涉及的人員實在太多,如果以此定罪,恐怕要弄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可想而知和珅的貪污網是多麼的廣。
和珅一生只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是豐紳殷德,小兒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可能大家會疑惑和珅的兒子爲什麼不跟和珅姓,這還得從和珅是多麼受寵說起。在古代,如果皇帝特別喜愛某位臣子的話,就可能會賜予名字給他,豐紳殷德就只其中之一。
但不同的是,豐紳殷德並不是因爲自己很優秀被賜的名字,他是因爲有一位受寵的爹。爲什麼這麼說呢?原來豐紳殷德被賜名的時候才5歲,在賜名之後,乾隆皇帝還將自己最寵愛的十女兒許配給了豐紳殷德。這位公主就是固倫和孝公主,被賜婚的時候才4歲。
清朝時期,只有皇后生下的女兒才能被稱爲固倫公主,但是固倫和孝公主是個例外,她並不是皇后親生的,由於她從小性格剛毅,又喜歡跟隨皇帝一同打獵,因此皇帝對這個頗有男子氣概英姿豪氣的公主寵愛有加,便特批爲固倫和孝公主。皇帝能把自己如此喜歡的女兒許配給和珅的兒子,足以證明和珅在乾隆跟前的地位有多高。
豐紳殷德14歲的時候,他和固倫和孝公主便完婚了,而固倫和孝公主的嫁妝遠遠超過其他公主十倍不止。成爲駙馬後,豐紳殷德本就順風順水的人生更加得意,在官場上一路高升。
但是好景不長,嘉慶登基之後,對和珅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十分不爽,而且還四處收集和珅的罪證,乾隆駕崩多久,和珅就被徹底扳倒了。
面對和珅這個大貪官,嘉慶本應該給予滿門抄斬的,但礙於固倫和孝公主的原因,豐紳殷德逃過了死劫。難道豐紳殷德死裏逃生僅僅是因爲駙馬的身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第一、嘉慶剛剛登基,根基不穩,此時不宜大開殺戒,畢竟當時與和珅同流合污的人並不少,如果深究,必將引起恐慌。
第二、就豐紳殷德自己而言,他並不像他父親一樣貪婪,和珅貪污那些事他也沒有參與。
有了這兩點原因,再加上駙馬的身份,豐紳殷德才勉強死裏逃生。如果豐紳殷德跟他父親一樣貪得無厭,想必即使是駙馬,也不會被暫時放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