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桂花園 中華桂花文化園

咬文嚼字,是我歷來不喜歡的文人瑣碎。精益求精,又是我對工匠之心由來已久的尊敬。對文字的追根溯源,對於學習傳統文化,應該算是基礎工作。不管倉頡造字時,“驚天地,泣鬼神”的傳說是真是假,漢字的出現和漢文化的發展,在人類文明史上,本來就是驚天動地的事情。每個漢字都有其豐富的人文或自然的信息,是天人合一最完美的具象。

爲了寫這篇微文,我特別關注了一下奢字。受我們從小所受教育的影響,在我們的意識形態裏,奢一直是一個貶義字。驕奢淫逸、奢侈、奢望、奢華、窮奢極欲,這些都讓我們對奢字充滿反感。自從讀了《崇奢黜儉論》之後,讓我對奢字有了更全面的認知,並多了不少好感。

奢字的本義,是城市裏的大戶人家,侈是家裏人多,身邊人多,有家大業大之意。這本來就是大多數人追求的人生目標。因爲可望而不可及、酸葡萄理論的原因,讓奢侈一直處於社會的反面。

今天,物質文明的普及,讓大家可以平常之心,端正之態,來正視奢侈,享受奢侈。不管我們對奢侈有怎樣的成見,真正奢侈品,是精品的精品,這是不容置疑的。他們精益求精、追求極致與完美的工匠精神,足以讓世人望洋興嘆,甚至望而卻步。卻讓貴族精英們歎爲觀止,趨之若鶩。

清流,福建西部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蘇區縣,有何奢可談呢?山青,整個福建基本無山不青;水秀,山清水秀到處都是;泉靈,中國有無數的泉城,清流的那些冷泉、溫泉也不算是特別的出衆;花香,中國有二十多個縣市以桂花爲市花,有好幾個桂花之鄉,有無數個桂花園。但把山清、水秀、泉靈、花香四者完美結合,渾然一體,就變得有些少見了。但僅此還談不上奢,遠算不上難能可貴。

清流最難得的是他的清麗無華:樸實的民風、樸實的官風、濃厚的佛風。清流人保持着客家人的熱情好客之風,不封閉,不排外。“進了清流門,就是清流人”,是清流人基本的共識。更難得的是,清流的官風,來清流的客商都會有一種相同的感覺。清流的官不像官,或者說更像父母官。清流的幹部也來自五湖四海,正常的情況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清流的醇厚,就像客家人不變的中原之風,潛移默化了“進了清流門,就是清流人”的人們。

“南朝四百八歲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個王朝,一個首都,有四百八十寺,就足讓行走天下的詩人感慨萬千。而一個人口十萬左右的小縣,依法登記,香菸繚繞的寺觀就有四十多處。農村六十多以上的婦女,年年都有念彌陀的活動。佛風之盛,全國出其右者有多少呢?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而且許多教義都有排它性,而中國的佛教卻包容一切。

一句“如是我聞”,讓集體智慧成了中國的佛教的本義。中國的佛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許多民族,經過無數代人的完善和發展而形成的。他的包容與智慧,可以滋養萬物。清流的佛風,也一樣難能可貴。清流的山清水秀泉靈花香,加上樸實的民風、樸實官風和濃厚的佛風,足以讓這一片山水由此人奢了。

奢而不華,奢而不貴,奢而不侈。清流之奢,返樸歸真!“衣冠南渡,斯成客家”。清流客家人以舊中原人的自信與從容,以天下佛家的氣度與包容,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東風。在清流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將與天下有緣人一起分享。山清水秀泉靈花香佛盛的人間淨土。一起分享,林泉志趣、山水文章、文章華國的心靈花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