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理上面提到的人,我們可以梳理出後宮干政的必備要素:名分 幼子。以上,便是後宮干政最淺顯的道理。

在中國古代史上,統治者一直都是男性,久而久之,女眷所在,有了一個和前朝遙相呼應的名字:後宮。可即便是領域上涇渭分明,仍舊有無數女子,雖身處後宮,仍舊指點江山。
由遠及近我們來一起回憶:漢朝初期,有一位呂雉,是劉邦的妻子,幫他主 了不少事,劉邦死後,劉盈年輕,母親強勢,以至於不能政由己出。爲此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篇《呂太后本紀》,竟然沒有劉盈傳記。
呂雉之後,漢武帝時期又出了個竇太后,處處干預政策,還動過廢皇帝立兒子的念頭。正因爲如此,武帝死前,傳位劉弗陵,防止外戚亂政,留子去母。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之後,天下歸晉。你一定忘不了,晉朝末年八王之亂的起因便是賈南風乾政。結果,五胡亂華,南北朝並立。
北朝存在較久的是北魏,而當其到了第六個皇帝手裏,也被太后干政這個問題深深困擾。公元465年,拓跋弘繼位(就是《鳳囚凰》裏那個信佛的小皇帝),此刻他年僅十二歲,因此大政方針少不了太后馮氏左右,長此以往,權力便收不回來了。拓跋弘二十三歲病逝,《周書》裏有說,傳言被馮太后所殺。這裏必須提一句,馮太后只是名義上嫡母,而非親孃。當年老皇帝防止外戚亂國,賜死了太子親孃,誰知這個嫡母做的有過之無不及。可見,要防止的並非血緣,而是對權力的慾望。
南北朝被隋朝替代,而隋的開國二聖就有一個女人,獨孤伽羅。
唐朝這裏,更不用說。先是武則天徹底顛覆世人對“干政”的底線,後有太平公主企圖效仿母親。
宋明時期,理學盛行,同時中央集權走向頂峯,後宮女子干政現象越來越少。但也不是沒有!你可記得,同一時代,遠在中原之北的大遼,有一女性,用起兵來神乎其神,政治手腕狠辣決絕,楊家將的男兒們,幾乎都死於其手。她就是大遼攝政蕭太后。
清朝更不用多提,順治的母親,康熙的祖母孝莊,便是實打實的干政。《甄嬛傳》裏甄嬛,與他們比都不算重量級。清朝晚期,先有慈禧,把持朝政,親歷三任皇帝,引起中外不滿。後有隆裕,垂簾聽政。
你看看,這後宮干政着實不少。尤其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明令傳男不傳女的情況下,歷朝歷代還可以湧現出這麼多出色的女人,就足以探討背後規律一二。
其實,所謂後宮干政,並非“亂象”,而是符合規律的歷史選擇。
整理上面提到的人,我們可以梳理出後宮干政的必備要素:名分 幼子。
因爲有了“皇后”“太后”之名,地位自然比後宮其他人要高。又因爲地位高,做起事來也會理直氣壯,逐漸培養出一種對權力的追求。這一點,男女都一樣。自古以來的男性攝政王,大柱國,大輔臣更容易篡權就是佐證。
而反觀,那些後宮女人沒有“皇后”之名的朝代:妲己只能妖媚迷惑;秦始皇一生后妃十餘人,可是沒有冊封過皇后,百年之後,胡亥身邊有了個趙高,卻沒有太后;曹操身邊有位卞夫人,然而自始至終是個夫人,所以即便出鏡率再高,依然沒有擊出什麼火花。所謂名不正言不順。
第二個要素,幼子。這時候,因爲孩子年幼,必須有位母親在身旁提點,或是垂簾聽政,或是直接代替決策。總之,太后由理直氣壯行走後宮過渡到可以直接參與朝政了。
以上,便是後宮干政最淺顯的道理。皇帝年邁,太子正好成年,若是再經歷個幾年歷練,繼位之後畢竟有所成就。這肯定是最健康的運轉模式。可是哪朝哪代沒有個人丁稀薄,皇帝轟逝,太子纔剛斷奶呢?
所幸,後宮干政不等於後宮亂政。羋八子,孝莊就是正面教材。然而,她們能如此,絕非僅僅個人選擇,難免要與整個男人社會抗衡,着實不易。
爲什麼不易?因爲她們要克服來自以下的種種危機:各路諸侯以“清君側”爲名發起戰爭;外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謀取利益;治世之才,不願意對一女子俯首稱臣;最重要的還有,那些偶爾發自心底,熱忱的對權力的呼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