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勾践,我们都知道他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越王勾践三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于是只能忍辱负重。其“卧薪尝胆”的典故被广为流传。

越王勾践剑出土

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出土了一个楚国贵族墓,后将其命名为“望山1号墓”,经过挖掘,里面许多珍贵陪葬品相继出炉,在其中,最惹人眼球的是一把名剑——越王勾践剑。传说中,越王勾践身边有一把不离身的剑,就是此剑。

宝剑来历

出土的这把越王勾践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还刻有“越王鸠浅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因此确认此剑来历。

千年不腐

这把宝剑出土的消息传了出去,世界各地都震惊不已,为何越王勾践剑长达2500年不生锈?大家都知道,古代青铜器是用青铜合金制成的,根本经不住数千年历史风霜的考验,大多数出土的青铜器具,腐蚀都很严重。而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没有腐蚀的痕迹,依然散发着寒光,锋利无比,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专家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通过3000倍的放大显微镜的观察后,从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发现了化学处理痕迹,证明春秋越王勾践剑主要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

不生锈的原因

经过总结,越王勾践剑历经2500年不生锈有3点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剑身铅含量较少,再加上越王宝剑出土时紧插于黑漆木制剑鞘内,在剑鞘的保护下,又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中;并且它所处的环境与外界基本隔绝,对剑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保护。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这把宝剑经历了千锤百炼,本身就比普通的剑更加坚硬。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