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对于每一个武汉人都注定刻骨铭心

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

书写了坚韧不拔的武汉精神

传播了伟大的中国力量

武汉保卫战留给世人的启示

是深刻而久远的

“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这些都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重器。疫情期间,有一群人怀着强烈的责任心默默守护在文物旁,确保国宝无恙。今天的《2020:我和我的城》专栏,一起来听听省博物馆馆长方勤的讲述。

方勤于2013年5月起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今年已经是第8个年头。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带上简单的行装住进了保卫室,成为编号76的值守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吃住在馆中,实行24小时值守。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1月23日封城是一个号角,对我来讲,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责任,我对博物馆的值守是负有最大责任。网上有一个照片,就是最近疫情期间,钻石公主号全员感染事件,最后下船的就是船长,我想我是馆长,我的角色和他是一样的。

湖北省博物馆有100多名干部职工,为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方勤精选了76人组成值守队伍,每天在博物馆进行巡查,还要防范火灾、排除盗窃隐患、维护设备运转。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博物馆闭馆跟一般单位不一样的,比如大家熟悉的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都在展厅里面,展厅的大门是关上的,但这些文物的状态我们是要监控的,一天24个小时必须看着它,这些文物从来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 我们通过监控看到它们安好,这样我们才踏实。

值守期间,由于馆里防疫防护物资紧缺,方勤通过朋友圈向全国的博物馆发出了“求助”,各地同行纷纷伸出援手,令他非常感动。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疫情之前,我们一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想到时间会这么长,所以必要防疫物资如消毒物资、口罩等都是准备不够的。他们很快就给我们捐赠了这些物资,特别是上海博物馆,是第一个送来物资的,把口罩给我们寄过来,当时我们感觉很温暖。

方勤郑重地写下了每一个捐赠者的姓名。作为爱心的传递,湖北省博物馆后来还组织防疫物资捐赠给意大利博物馆。随着疫情缓解,陆续有市民来大门口打听:博物馆什么时候才会开门?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这么困难他们还是想来看博物馆。有一天来了两个人,年龄可能也就是二十来岁。其中一位就问:“我能不能进?我是志愿者,陪的这位是山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他明天就要回山东了,临走前想来看看博物馆。”这让我十分感动,我想着这都是为我们拼过命的人,医护人员是,志愿者何尝不是?我就赶紧请他们进来参观,他们就很开心地进来看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从来没有降低、没有放弃。

100天的日夜值守,换来的是馆内24万余件藏品安然无恙。3月22日,当“春天里的武汉”直播走进省博的时候,方勤再次走进久违的展厅。不到两小时的直播,吸引观众790万人次。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我当时是非常激动,就像老朋友重逢一样。网友们留言都是终于见到你了,充满了喜爱的心情,我觉得这也是博物馆人特别欣慰的一点。

这次疫情带走了我们很多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给咱们湖北省博物馆带来了什么?

我记得我以前在日记里写过一句话“它病了,我无安。”感觉那个时候我跟这个城市在一起,这个城市它真的病了,我们也没法安心。当然也给我们博物馆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都是见证我们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一步步走过的历程,我想这也是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