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對於每一個武漢人都註定刻骨銘心

經歷了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

書寫了堅韌不拔的武漢精神

傳播了偉大的中國力量

武漢保衛戰留給世人的啓示

是深刻而久遠的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這些都是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重器。疫情期間,有一羣人懷着強烈的責任心默默守護在文物旁,確保國寶無恙。今天的《2020:我和我的城》專欄,一起來聽聽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的講述。

方勤於2013年5月起擔任湖北省博物館館長,今年已經是第8個年頭。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帶上簡單的行裝住進了保衛室,成爲編號76的值守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喫住在館中,實行24小時值守。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1月23日封城是一個號角,對我來講,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責任,我對博物館的值守是負有最大責任。網上有一個照片,就是最近疫情期間,鑽石公主號全員感染事件,最後下船的就是船長,我想我是館長,我的角色和他是一樣的。

湖北省博物館有100多名幹部職工,爲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方勤精選了76人組成值守隊伍,每天在博物館進行巡查,還要防範火災、排除盜竊隱患、維護設備運轉。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博物館閉館跟一般單位不一樣的,比如大家熟悉的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都在展廳裏面,展廳的大門是關上的,但這些文物的狀態我們是要監控的,一天24個小時必須看着它,這些文物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的視線, 我們通過監控看到它們安好,這樣我們才踏實。

值守期間,由於館裏防疫防護物資緊缺,方勤通過朋友圈向全國的博物館發出了“求助”,各地同行紛紛伸出援手,令他非常感動。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疫情之前,我們一是沒有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想到時間會這麼長,所以必要防疫物資如消毒物資、口罩等都是準備不夠的。他們很快就給我們捐贈了這些物資,特別是上海博物館,是第一個送來物資的,把口罩給我們寄過來,當時我們感覺很溫暖。

方勤鄭重地寫下了每一個捐贈者的姓名。作爲愛心的傳遞,湖北省博物館後來還組織防疫物資捐贈給意大利博物館。隨着疫情緩解,陸續有市民來大門口打聽:博物館什麼時候纔會開門?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這麼困難他們還是想來看博物館。有一天來了兩個人,年齡可能也就是二十來歲。其中一位就問:“我能不能進?我是志願者,陪的這位是山東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他明天就要回山東了,臨走前想來看看博物館。”這讓我十分感動,我想着這都是爲我們拼過命的人,醫護人員是,志願者何嘗不是?我就趕緊請他們進來參觀,他們就很開心地進來看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從來沒有降低、沒有放棄。

100天的日夜值守,換來的是館內24萬餘件藏品安然無恙。3月22日,當“春天裏的武漢”直播走進省博的時候,方勤再次走進久違的展廳。不到兩小時的直播,吸引觀衆790萬人次。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我當時是非常激動,就像老朋友重逢一樣。網友們留言都是終於見到你了,充滿了喜愛的心情,我覺得這也是博物館人特別欣慰的一點。

這次疫情帶走了我們很多東西,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東西,給咱們湖北省博物館帶來了什麼?

我記得我以前在日記裏寫過一句話“它病了,我無安。”感覺那個時候我跟這個城市在一起,這個城市它真的病了,我們也沒法安心。當然也給我們博物館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都是見證我們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一步步走過的歷程,我想這也是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