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備發兵攻打東吳,孫權立馬向曹操稱臣,他從來都不在乎天下到底是誰的。其實這和東吳的性質,以及孫權的性格有關,三個國家代表的是三種階級,曹操代表的是士族,劉備代表的是平民,而孫權代表的則是封建地主。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是一段紛亂複雜的歷史,漢朝的勢力衰微,各地出現了諸侯,最終天下被三位大諸侯分割,這三位就是我們熟悉的劉操孫。不論是在三國演義裏,還是在三國志裏,對東吳的記載並不是特別多,而且東吳似乎也沒有主動出擊,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其實這和東吳的性質,以及孫權的性格有關,三個國家代表的是三種階級,曹操代表的是士族,劉備代表的是平民,而孫權代表的則是封建地主。孫權所在的江東地區,是自己的家鄉,孫家的產業都是父兄辛苦打下來的,到了孫權這裏,他只想要守住江東的一片樂土。


可以說孫權是三國裏最沒有野心的一位領導者了,他從來沒有想過渡過長江,繼續拓展江東的領土。有了這樣的想法,東吳實行的一系列政策自然也要按着這樣的目標走。曹魏爲了招攬人才,開創了九品中正制,蜀國雖然沒有制度,但是劉備願意放下身段去尋找名士。

唯獨東吳,任用的都是親信近臣,縱觀東吳的名臣,有很多都是經歷過孫家父子三代的,例如黃蓋這種老臣,後期提拔上來的名臣也並不多,就算有那麼一兩個,也都和孫家有着或多或少的關係。不得不說東吳的運氣是比較好的,這些近臣裏大多數都是人才,很少出現無能之輩。


如果不是這樣,東吳也許早就被滅掉了。所以說孫權是封建地主的代表,他從來沒有遠大的目標,只想要在亂世之中存活。曹操南下進攻東吳,孫權可以和劉備聯合。劉備發兵攻打東吳,孫權立馬向曹操稱臣,他從來都不在乎天下到底是誰的。

不過孫權之所以有這種心態,也是因爲孫家的原因。曹操手裏有漢獻帝,所以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攻打其他諸侯,劉備雖然是賣草鞋出身的,但是漢獻帝曾親自承認他是自己的皇叔,這也意味着劉備是皇室宗親,一旦漢獻帝遭遇不測,他是可以繼承皇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