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黎瑞剛介紹,微鯨科技的VR策略將以視頻爲核心,同時也會和華人文化的資源做整合。但其也表示,微鯨科技所主打的輕量級的影視和遊戲體驗能夠整合其及華人文化的資源優勢,“讓消費者很方便的應用,有很多影視內容,給他們更好的體驗,這會成爲他門日常生活反覆使用的一個設備。

文 | 翰陽

在國內媒體與科技跨界融合的代表性企業中,微鯨科技及其背後華人文化(CMC)是不可忽視的一家。

不是每口油井都能出油!黎瑞剛李懷宇就這5個問題和我們談了VR

微鯨科技打算怎麼做VR?

不論是在海外還是國內,在此時宣佈進軍VR的微鯨科技並不算是一個先行者,其邏輯究竟是什麼呢?在黎瑞剛看來,其核心仍然基於媒體形態的未來走向。

“我相信媒體有一種新的變革即將來臨,現在是媒體底層的傳輸結構在發生變化,發行平臺在發生變化,因爲互聯網、因爲移動。接下來媒體生存內容的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接下來用戶接受信息、接受娛樂的方式也會發生變化,這些東西都是跟後面的人工智能這些東西有很多的結合點。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充滿了巨大的興趣,我們也希望在中國,一個人口很大、娛樂消費很大的國家,這樣大型的娛樂消費是能夠催生和孵化一些基礎設施的,大的市場人羣中間是能夠孵化的,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抓住機會。”

顯然,黎瑞剛眼中的計劃便是VR。

不過,黎瑞剛也表示,“VR本身更多的是內容消費,所以它不是一個光硬件終端本身解決問題。”同時,“因爲在內容這一端是不能簡單的用傳統生產內容的方式來生產,這不是你戴一個眼鏡之後在一個大屏裏面看到一個影視產品。未來比如說做電影做電視劇的,不是放一個攝像頭拍回來拼接一下就是一個VR體驗,它對於整個故事編輯的邏輯,故事線,對所有編劇的結構都有着嚴格的要求,原來的結構思維是主客體的結構思維,現在是沉浸式的結構思維,所以對思維模式是一個新的挑戰。”

“這些問題很挑戰,傳統的電影學院教出來的那種思維是解決不了VR的效果的。所以這裏面有一整套的審美標準,因爲原來的審美是主客體,現在是主體和客體融合在一起。所以,很多內容探索還在後面不斷的發生。”

主打視頻不做VR遊戲

相比於不少“全盤”佈局的大小VR玩家,微鯨科技顯得要專注的多。

據黎瑞剛介紹,微鯨科技的VR策略將以視頻爲核心,同時也會和華人文化的資源做整合。而其中除了技術的驅動力,其強媒體基因也能爲華人文化產生品牌、IP和數據的價值。“藉助運營而形成的社羣,最後很可能產生新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相比於VR視頻,VR遊戲顯然是另一個巨大的機會。對此,李懷宇認爲,國內的VR遊戲需要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其中“更合理的通道”是與手遊的結合,這與美國往網遊及大型端遊發展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認爲要做出一些能夠匹配的很好的視聽和一些現在輕量級的遊戲,我們要做的頭顯是一種比較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能夠對VR視頻有很好的支持,對這些移動互聯網的遊戲有很好的支持這樣的一個領域。 ”

不過,李懷宇也強調,“VR遊戲現在是一個熱點,但微鯨的基因不是做遊戲,所以我們短期內應該沒有在VR遊戲方面的佈局。”

不是每口油井都能出油!黎瑞剛李懷宇就這5個問題和我們談了VR

企業級市場VS消費級市場

實際上,儘管VR要改變的是我們娛樂生活的未來,但當前絕大部分VR的變現機會都集中在了企業級市場。對於同時佈局了消費級市場的微鯨科技來說,兩者的關係或者說預期要如何權衡呢?

對於VR在消費級市場爆發的時間,李懷宇認爲至少需要3年,“有可能還會略多一點。”“這就是雞和蛋、蛋和雞的問題,做設備的人要內容,做內容的人要設備,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需要培育的階段。”其同時強調,短期內微鯨科技並不會把VR作爲盈利的考量,“我們一定要把VR作爲一個長期戰略,並不是考慮明天就掙多少錢,如果考慮明天掙多少錢這事都不會幹的。”

而對於哪個行業能率先爆發的命題,黎瑞剛表示“很難說”。但在付費電視內容領域,體育、綜藝節目和音樂等將是比較有機會的幾個領域。

不是每口油井都能出油!黎瑞剛李懷宇就這5個問題和我們談了VR

Jaunt、NextVR和樂蝸科技

作爲Jaunt在去年9月新一輪6500萬美元融資的領投方之一,華人文化也“自然而然”的拉來了Jaunt前來爲微鯨VR戰略站臺。對此,黎瑞剛表示,作爲最早進入的中國資本,Jaunt是其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也關乎於其業務未來在中國的落地。“他們現在業務拓展非常快,在國內的合作,我們和他們一直在密切的談判、溝通過程中”

不是每口油井都能出油!黎瑞剛李懷宇就這5個問題和我們談了VR

而關於NextVR,則以項目合作爲主,且其中也會涉及一些技術合作、人力培訓等相關內容。但在硬件研發方面,李懷宇表示仍然以自主研發爲主。

此外,對於此前傳聞的微鯨科技收購樂蝸科技的傳聞,李懷宇也做出回應。其表示,儘管不能直接說收購,但雙方有很密切的合作和項目上的融合,“相當於這個團隊進入了我們這個體系來。”

資本與未來

黎瑞剛稱,自己在兩三年前便開始了VR方面的佈局,“當時我們在上海的實驗室團隊,當時不叫VR,那個叫360度全景視頻。 ”

面對當前資本市場的火熱,黎瑞剛表示當前的市場仍然是“比較喧譁、比較躁動的”,“遍地都有機構,遍地都有投資,但是並不是每個投資,每個挖下去的井都有油冒出來,很多井挖下去沒有油冒出來。而你自己作爲投資人還是要冷靜要清晰,看中方向,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做了投資還要做運營。 ”

“因爲你光投資,你就是砸錢、燒錢,有很多方面你沒有自己對行業的理解認識、沒有紮紮實實切入到行業縱深去,你這個投資就是很空泛的。雖然你一做投資一做運營,馬上會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商業模式上,因爲商業模式是距離變現最快的,中國的市場很大,很多技術應用過來馬上就找到了商業模式,馬上在巨大的人口市場當中變現。但是回過頭來商業模式能夠持續發展最終還是需要核心技術。所以我個人看來,這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個長跑的過程,而且是場耐力長跑,最後誰能在這個奔跑的過程保持勻速的發展、持續的發展,還得要有核心技術。”

而就VR產品本身而言,李懷宇坦承目前正處在一個競爭的階段。但其也表示,微鯨科技所主打的輕量級的影視和遊戲體驗能夠整合其及華人文化的資源優勢,“讓消費者很方便的應用,有很多影視內容,給他們更好的體驗,這會成爲他門日常生活反覆使用的一個設備。”

由此,在李懷宇看來這也並非是一種競爭,而是大家從各自角度在看這個市場的爆發點。“因爲整個市場量非常少,現在都是在想怎麼讓消費者買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