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工商聯作爲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始終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牢牢把握“兩個健康”主題,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把準政治方向,找準工作定位,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對工商聯提出政治建會、團結立會、服務興會、改革強會的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健康”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別是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和11月1日在與民營企業座談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不僅在新時代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戰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爲民營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注入新的強大動力,也爲工商聯在新起點上更好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進一步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發揮好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必須抓住服務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這個着力點。習近平總書記在與民營企業座談時,站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的時代高度,從不斷爲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的現實出發,明確要抓好稅費、融資、環境、政策執行、政商關係、人身財產安全六個方面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這六個方面的舉措切中了當前民營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的熱點、焦點、痛點問題,摸準了脈、點對了穴、切中了要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工商聯必須更好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要架好“連心橋”。通過深入廣泛的宣傳,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春風吹到每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心中,同時加強輿論引導,及時澄清非議、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切實增強民營企業發展的定力和信心。要架好“信息橋”。大力宣傳闡釋黨中央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舉措,讓民營企業家切實知曉政策、熟悉掌握政策。要撲下身子,深入基層、企業和商會,瞭解實情、聽取意見建議,通過報送調研報告、參與政策制定、提交提案議案、開展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反映在政策落實過程中民營企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架好“溝通橋”。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既要守住底線、把握分寸,又要積極作爲、靠前服務,加強工商聯與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繫平臺建設,推動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同企業家經常性、制度化溝通交流,切實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以實際行動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發揮好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必須抓住服務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這個關鍵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要求廣大民營企業家要“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要“講正氣、走正道”“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艱苦奮鬥、敢闖敢幹、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工商聯必須發揮好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與黨中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畫出最大同心圓。要教育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講政治、重擔當。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培訓、宣傳引導活動,引領廣大民營企業家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發揚老一輩工商業者聽跟走的優良傳統,把個人發展、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擔當起國家、民族、時代重任,堅定發展信心,心無旁騖發展企業。要教育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講誠信、重發展。通過開展法制宣傳,搭建各類服務平臺,引領廣大民營企業家將守法經營作爲企業發展的根本原則和長遠發展之道,着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投身“三大攻堅戰”,踊躍創新創業,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到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要教育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講奉獻、重名譽。通過繼續開展好“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組織好光彩行活動等,引領廣大民營企業家將自身名譽當作最寶貴的財富,熱心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回饋社會,努力爭當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範。

發揮好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必須大力推動工商聯自身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廣東考察時強調,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更好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實現組織和工作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全面有效覆蓋,工商聯自身也必須深化改革,不斷提高工商聯組織的工作效率、組織活力和服務能力。要繼續推進組織體制深化改革。重點抓好廳字〔2018〕30號文件的貫徹落實,大力推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切實發揮商會作爲工商聯的基層組織在落實各項工作中的主陣地作用。要落實好會領導聯繫地方工商聯和所屬商會制度,進一步拓寬工商聯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執委常委、兼職副主席副會長參與工商聯工作、合理表達意見的渠道,優化調整領導班子、專門委員會成員結構,切實讓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站前臺、唱主角,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不斷擴大組織和工作覆蓋面。要不斷推進工作機制和工作方式創新。通過改進宣傳教育工作形式,建立機關幹部下企業下商會制度、部級合作機制,建設“網上工商聯”,建立法律維權服務中心,爲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軍民融合服務平臺等工作舉措,增強機關幹部聯繫基層、服務基層的實效,爲廣大民營企業搭建與國際國內、各級黨委政府溝通互動的渠道和載體,不斷提高組織執行力和影響力。要持續推進幹部素質提升。通過加大幹部實踐鍛鍊和培訓教育力度,推進幹部選拔培養和掛職交流,加強黨建“六強”建設,進一步使工商聯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落實“兩個堅決維護”,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爲工商聯組織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有爲纔能有位,有位必須有爲”。新的時代賦予工商聯新的使命,新的挑戰帶給工商聯新的機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工商聯將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更好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努力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網絡編輯、製作:張聰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工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