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世界各國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很多國家紛紛注重礦山的修復工程,加大礦區的生態建設。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就礦山恢復將推出新的礦業制度,要求礦業企業繳納“保險基金”用於老礦山修復。該擬議的資源規定雖暫未公佈,但已對整個昆士蘭州礦業界引起了不安和躁動。

從昆士蘭州政府表示,該項立法可以爲環境和資源行業取得適當的平衡,同時確保礦業公司而不是納稅人爲修復舊礦山買單,所有礦業企業必須支付保險基金的費用,以確保礦山的恢復,政府不應該把廢棄礦山留給下一代治理。昆士蘭州政府也考慮用保險債券來替代現金,以解決中小型礦業公司繳納保險基金所面臨的資金困難。

作爲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公司首席執行官Andrew Mackenzie和政府就此項制度進行磋商,Mackenzie表示,企業願遵從這項制度,但並不是所有條款都願意接受,因此需要進行磋商。那麼該項制度將會對昆士蘭州產生什麼影響?

據NEWS消息,根據昆州財政廳長傑基·特拉德(Jackie Trad)提出的修訂法案,可能使得昆州16個礦山被迫關閉,2500多個工作崗位被削減,造成該州礦業生產商遭受1000億澳元的經濟損失。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皮博迪能源(Peabody Energy)和嘉能可(Glencore)等這些資源公司也正受到《礦產和能源資源法案》修正案的影響,該法案可能會對現有礦山徵收高昂的財政關稅。安永對澳洲採礦業進行建模發現,11個生產商控制的16個礦正面臨“淨資產負增長”的高風險,這表明可能出現破產。安永表示,如果這些公司擁有的礦場關閉,該行業可能會失去2540個工作崗位,相當於3.06億澳元的工資和22億澳元的經濟產出。

據預測,2018年澳大利亞煉焦煤出口爲1.76億噸,受今年運輸和開採限制,煉焦煤產量有所下降,但澳大利亞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運煉焦煤出口國。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黑煤儲量約佔澳洲黑煤總量的62%,1-10月份澳洲北昆士蘭共出口煤炭1.23億噸,昆士蘭州出口的煤炭絕大部分爲煉焦煤,所以昆士蘭州將新推出的礦業制度或將影響全球煉焦煤的供應量。

澳大利亞煤炭資源分佈圖

來源:今日煤炭APP(http://www.jinrimeitan.c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