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州女中學生網絡訂餐卻 “引狼入室 ”後續:嫌疑人被行政拘留5日

《海峽導報》11月14日報道

    龍海一女中學生獨自在家裏,通過網絡訂餐平臺訂購了一份快餐。沒想到,竟“引狼入室”,遭送餐員猥褻(導報14日報道)。

    14日上午,小女孩的母親沈女士告訴導報記者,她收到了警方對該案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

    據沈女士提供的《決定書》內容顯示,嫌疑人江某被龍海警方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決定書》顯示:現查明2018年11月10日19時許,在龍海市某小區房間內,江某以叫小美(化名)幫忙查詢“交通違章”爲由,利用機會靠近受害人,偷摸受害人的大腿,並在後來擁抱受害人一次。2018年11月12日,江某主動到龍海市公安局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爲。

     對此,龍海警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九條第四項之規定,決定對江某處以行政拘留五日。

    導報記者注意到,這份《決定書》裏,有寫到嫌疑人江某曾受過刑事處罰。

    對於警方的處理結果,沈女士表示難以接受:“如果當時不是我女兒在掙扎的過程中,及時給我撥通了電話,後果將不堪設想,而警方僅僅對他處以拘留5日,這樣的犯罪成本也太低了吧,這隻會縱容不法分子繼續犯罪呀!”

    14日下午,導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漳州市公安局宣傳處。

    宣傳處的負責人黃警官說,警方對該案件的偵辦過程及處罰決定是依法依規辦理的,“如果受害人及其家屬對該案的偵辦及處罰決定有疑義,可以向我們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提出複議”。

    黃警官提醒說,在此也提醒下廣大未成年女性,獨自一人在家時,不要輕易讓陌生人進入屋內,要提高安全意識。

如果真遇到危險,女生該如何自我保護呢

1、出租車、順風車

1)男生和女生坐出租車,一定要先讓女生下車,特別是旅行時,男生不要自顧自下車後去拿行李將女生仍在車上,司機完全可以在男生下車之時載着女孩離開;

2)有的女生暈車,可能一上車就犯困,如果是這種情況,平時坐車要多加註意,在不熟悉的地方坐車應該找個附近的親友幫你記住車牌號和上車時間,在一定時間內你沒有給TA彙報到達,讓TA給你打電話;

3)打開手機導航,清楚顯示路線,可以防止司機繞道坑錢,也可以知道司機是否沿着正確線路而不是前往偏僻地方,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2、公共場合

1)不喫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喝陌生人遞來的水,不讓陌生人接觸到口鼻。

2)遇到人販子扯你衣服跟你裝熟人拉你走,大聲呼叫引起注意。(喊抓流氓比喊抓人販有效;從路人手中搶奪手機或包,引起利益糾紛,這樣路人就不能不管你;強行抱住路人,強迫圍觀者參與進來;踢倒或毀壞自己所能夠到的東西,對商家造成利益損失,這樣商家就不能不管你);

3)往人多的地方走,必要時偷偷撥通朋友電話別掛,不要一緊張就嚇得往家裏跑;

4)問路的話適當引導即可,不要自己帶路去偏僻人少的地方(男女都適用)。

3、家裏

1)拔掉鑰匙,把門反鎖;

2)單獨在家時,只要不是家裏人敲門,問清楚人名和來訪目的,正常情況下可以開門,如果是不太熟來訪目的又很敷衍儘量拖時間;

3)女生獨居時陽臺上掛男人內褲、短袖,門口放男人鞋子;

4)經常檢查門口是否有異樣圖標,防止犯罪分子做標記;

5)如果是一個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門(從貓眼看),大喊“爸爸,有人來了,”之類的話,假裝有男人在家;打開電視找到對白多的場景,假裝家裏很多人;

6)經常撕門口小廣告,證明家裏人常在。

4、電梯

1)女生一個人時儘量避免與(一名)陌生男子同在一輛電梯上;

2)與陌生異性在一輛電梯上(戴耳機)聽歌時把音樂關掉(耳機可以不摘掉);

3)乘電梯時注意陌生人按的樓層,如果是同層面生多留個心眼;

4)人少的時候儘量不要在電梯內背對陌生人。

5、自己開車

1)上車時先鎖門再放包包,防止搶匪搶奪包包;

2)陌生人敲窗求助,只拉下四分之一即可,讓對方可以聽見你的聲音又不會對你造成威脅。

6、其他

1)扔掉快遞包裝時撕掉快遞單或用小刀毀壞;

2)旅行時注意當地**俗禁忌;

3)平時多瞭解最新犯罪方式。

降低傷害要點

1)確認作案人員是否有攜帶凶器;

2)製造對方脅迫拖曳的難度,比如賴坐在地上;

3)想辦法報警/逃跑;

4)尋找其他人的幫助,儘可能撇清與作案人員的關係,告訴別人你們完全不認識;

5)事後積極保留證據,照片、監控錄像、警方立案文件、傷痕鑑定;

6)一個人進出電梯的時候,別讓人先按樓層,如果看到有人遲遲沒有按,確保安全可以和其他住戶一起下電梯,看對方是否尾隨;

7)如果發生意外,及時求救,保持警覺心,不要在一個人坐電梯的時候聽歌、打電話、玩手機!要注意身邊人的神情和動作。

聲明: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本文系《海峽導報》記者原創文章,版權歸《海峽導報》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併發布,如若擅自轉載或刪改文章內容,《海峽導報》將通過法律渠道,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導報記者 王龍祥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