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齐放,各路学说纷纷开课立坛,一时间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最为繁华的时代。

而关于人性的探讨,这时期也有两个对立的观点: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实际上,这个世界并非完全的非黑即白,对于人性,也是一样。

正如接下来要说的几位历史人物一般,在后世的盖棺定论之中,也会发现,他们曾经也是有过闪光点的。

秦桧---臭名昭著之前,也曾是热血青年

如今的秦桧已经是声名狼藉,无须赘述,这里面要讲的是其年轻时候的事。

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影视剧形象

公元1115年,时年26岁的秦桧进士及第,开始出仕。此时的北宋已经是沉疴已久,北方的金国正在逐步成长。

公元1125年十月,在灭辽之后,金军开始分两路挥师南下。

金军南下路线

在强大的女真骑兵攻击下,北宋府州一路被破,很多官员投降,但此时的秦桧却上书宋钦宗要积极予以军事抵挡金军。此后,金军第一次兵临汴京城下,秦桧对于朝廷的绥靖政策再次上书表示异议,甚至对于北宋廷议是否割地给金国以求对方罢兵时,秦桧与另外三十五官员投了反对票,投赞成票的有七十多位官员。

但此后的“靖康之耻”彻底的打断了秦桧的脊梁骨,他开始积极投入金人门下甘为走狗,直到被金人放回祸害南宋主战派将领,“莫须有”,何其冤。

插一个小故事:秦桧的妻子王氏是两宋之间著名词人李清照的表妹,李清照的母亲乃是王氏的姑姑。

严嵩--- “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也曾不屑拜权臣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公元1505年严嵩中进士二甲第二名,也就是全国第五名,很巧也是26岁登科。

严嵩被《明史》 列为大明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严嵩的奸臣形象通过各种电视剧、戏曲广而告之。

严嵩影视剧形象

公元1509年,明正德四年,严嵩母亲去世。严嵩听到噩耗之后大病一场返乡丁忧。按理讲守孝三年后严嵩就可以返回朝廷了,但他没有,他整整在老家待了八年。严嵩对于同僚们的疑惑。给予的答案是:“此时奸臣当道,我无意与其为伍”,这个奸臣指的就是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

公元1517年,在老师杨廷和的劝说下,严嵩复出,再度出山为官。

此时的严嵩官声不差,总体说来,是个工作扎实,才学突出,而且品德端正的好官员。

但随着新任皇帝嘉靖的上台,严嵩这种投机倒把分子彻底的脱颖而出,也从此走上了奸臣的道路。

插一个小故事:严嵩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欧阳氏,没有纳妾,两人生育了二女一子,儿子就是严世蕃。

汪精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1903年,汪精卫赴日本留学;1907年汪精卫拜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后以“精卫”的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痛斥 康有为、梁启超 等保皇派谬论,受到海内外一致好评。

汪精卫

1910年1月汪精卫抵达京师,随后与喻培伦、黄复生等人谋划用炸弹刺杀摄政王载沣,但事情失败,汪精卫和黄复生被捕,喻培伦被通缉逃亡香港。

在狱中,黄、汪二人争相说自己是主谋,对方只是一个帮工。汪精卫更是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来明志。

负责审理此案的是肃亲王善耆: 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十世孙,女间谍川岛芳子生父。

善耆是清末比较开明的满清贵族之一,在审讯黄汪二人中,感慨于革命党人的大无畏以及对满清朝廷的局势担忧,善耆认为此时杀几个革命党人无济于事,不如以怀柔手段对付之。在其力劝载沣之下,汪精卫得到从轻发落,仅以“误解朝廷政策”之罪名,被判处永远监禁。

武昌起义之后,由袁世凯保释出狱。

此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