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5元到4936.9元

一位退休干部绘出工资增长曲线图

为骆宗明整理的工资增长曲线图。

为骆宗明展示他整理的档案。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工资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滦州市一名78岁的退休干部,把上世纪50年代至今33次工资调整变化,整理成《家庭档案:工资增长曲线图》,直观反映了家庭收入的变化,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时代变迁。

走进退休干部骆宗明的家,三排装满档案盒的档案架映入眼帘。他从30余盒档案中取出一盒,拿出一个日记本,泛黄的纸张散发出时间的味道。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字迹工整地记录着从1959年8月刚参加工作时每月26.5元工资到如今每月4936.9元的退休金,他的工资变化跃然纸上。

1959年,骆宗明进入古马公社店坨小学工作,先后在古马公社、滦州镇等地任职,当过老师、秘书、镇长等。由于从事职业的特点,骆宗明养成了做事认真仔细的习惯,喜欢将各项事件以文字记录的方式留存下来。每次遇到工资调整这样的大事,他都会记在日记本中,就这样,一记就是几十年。前些年,他开始利用闲暇时光整理、汇编这些记录。他按照时间顺序,把每个月的工资数据记录下来,绘制出一张工资变化曲线表。这一条逐渐上升的曲线,反映了他家生活水平提高过程。

骆宗明说,上世纪70年代初,他每月工资39元,只能用来应付基本生活,更别说买什么“大件”了。“当时物资很匮乏,乡下人买什么东西都要到供销社托人去买,许多东西想买也买不到。”这种情况也在日记本中反映出来,在改革开放之前,日记本上唯一一次大事件,就是为家里添置木箱、书橱和洗脸盆架,这些东西都是他当时托人打的。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人民生活水平在随后几年中飞速提升,以前人们没用过、不敢想的各种物件飞入了寻常百姓家。“1979年1月,买了一块上海全钢表,125元;1980年9月,买了一台天津牌缝纫机;1982年5月,买了一台收音机,17.6元;1982年9月,买了一台座钟,46.9元……”一家人在欣喜中感受着好日子的甜头,为美好生活共同向前奔。到了1985年,骆宗明每月工资达到86.5元,比70年代初翻了一番多。

2001年,骆宗明退休后,工资突破千元大关。随着养老金的不断提高,如今他每月能领到4936.9元养老金,家庭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骆宗明刚工作时,全家人挤在乡下三间小房子里,如今,他和子女们不仅搬进了城区,子女有的还住上了大房子,他和老伴住在4间温暖、宽敞的屋子里安度晚年,桌子的食盘上摆满了橘子、冬枣、花生等时令果品,富足的生活让一切都显得那么随心、惬意。

“改革开放这40年,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巨大,我们都越过越富裕了,我的工资就是最好的见证。”骆宗明说。

记者了解到,骆宗明的工资记录被当地档案部门视为“珍宝”,因为他们认为很少有人能够将自己从上班到退休的全部工资调整情况记录、保存下来,同时,能够精确地记录下工资调整的数额、年份月份以及当时所从事的工作。

“未来,我还要继续记录、整理这些工资记录,为时代变迁留下更多印记。”骆宗明说。

记者 赵立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