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山,大家會首先想到安徽華山。不過,在蘇州,也有一座山叫華山。雖然這座山不高,但是名頭還不小!

▲蘇州華山

蘇州華山 又名花山

蘇州的華山,因古時‘華’與‘花’想通,因此又叫做‘花山’。蘇州花山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晉時代。據唐陸廣徵《吳地記》載:“晉太康二年,山生千葉石蓮花,故名。”不過傳說在2500年前,老子在《枕中記》就有了蘇州花山的記載:“吳西界有花山可以度難”。可見,花山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而且還是福地。

▲蘇州花山

不只有山清水秀自古就受到文人垂青

花山就像一處清幽安靜的世外桃源,這裏不僅山清水秀,也有着濃厚的文化底蘊,自古就受到了文人的垂青。

▲蘇州花山

行走在這裏,山上碎石古道邊不時有歷代文人騷客的筆墨丹青。從東晉的泉井到宋代的摩崖,從元代的大佛到明代的塔林,從清代的御碑到民間的詩篇,無一不透露出着花山的歷史文化底蘊。

▲花山的石刻

並且,清康熙、乾隆兩朝帝王,曾多次來到這裏,與翠巖寺的方丈結下君僧之誼,給這裏的故事增添了幾道樂趣。翠巖寺讓花山名聲大振

花山不算很高,不一會就能到達半山腰的翠巖寺。整座寺廟黃牆黛瓦,頗有氣勢。

▲花山翠巖寺

根據記載,康熙二十八年,康熙要來這裏登蓮花峯,蘇州府臺接旨急告翠巖寺方丈曉青,要闢登山的捷徑。寺內數百個和尚連夜在整塊崖石上鑿出五十三個臺階,號稱“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取自佛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參見佛”之說。登石梯時,會發出叮咚音響。

▲五十三參

第二天,康熙來到這裏後,賜:"翠巖寺"額,還以《香域賜華山敏膺》爲題作詩云:“香焚沉水聖皇前,感得宸毫寵賁宣。價重一銖因慧力,堅持五分在心燃。栴檀馥郁鳴威鳳,蘭麝氤氳降洞仙。信手拈將供釋座,願祈聖壽萬斯年。”

▲康熙、乾隆詠花山石碑兩塊

之後,康熙帝對翠巖寺極有好感,命將寶鼎瓶盒等御賜之物永留寺中。一時花山名聲大振。至今寺遺蹟旁還立有康熙、乾隆詠花山的石碑兩塊。自古以來就是佛教聖地歷代皆有高僧到此

花山自古以來就是佛教聖地,資料顯示,這裏的翠巖寺與天池山寂鑑寺同時代建造,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翠巖寺原有的石柱、石屋、石鼎,均採自花山。

▲翠巖寺

清代,是翠巖寺最爲鼎盛時期。順治年間,翠巖寺住持僧鑑作爲一代高僧,通曉詩畫,聲名更是爲民間所知。而自東晉佛學家支遁前來開山後,元代的師梵、明代的麓亭、雪良、憨山、中孚、鹹然、巢松等,清代的汰如、蒼雪都曾在此說法。

▲翠巖寺遺蹟

不過可惜的是,翠巖寺的大殿在文革時期被毀於一旦。現僅存的殘柱、石門檻、石臺階依稀訴說着當年的光景。幸運的是,我們還能看到這裏現存的臨濟正宗三十一至三十八代和尚的塔林。這批禪師塔造型莊嚴,各不相同,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翠巖寺塔林

順着山路小道,叢林中的石柱上還刻着佛像。佛像端坐、神態莊嚴,上下石層均有蓮花造型浮雕,雕刻藝術非凡。

▲佛像

吳中第一峯蓮花峯

蓮花峯號稱吳中第一峯。

‘華山’轉變爲‘花山’,與蓮花峯有關。民間傳說,女媧補天,由天神天將協助搬石。想不到搬運最後一擔即將黎明時,耽心泄漏女媧補天的機密,將一擔既造型奇特,又巨大無比的石塊,在天空中路過蘇州時往下一倒,正巧倒在蘇州西南方的華山。

▲蓮花峯

由於石塊是女媧煉過的,色彩繽紛,陽光照射下放出奪目光彩,遠望好比盛開的蓮花,由此山峯名爲蓮花峯,山名爲花山。

自花山被批准爲國家級森林公園之後,這裏修復了元代大佛、上山大道、觀音殿、蓮葉精舍、梅香閣、雲根山房等。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相交相融的花山,吸引了諸多蘇州市民前來一睹風采。

素材來自蘇州地方誌;李俊鋒,蘇州天池花山景區這個遺址稱爲“蘇州圓明園”,這是爲什麼;鬱乃堯,譽稱爲蘇州最後世外桃源的花山勝蹟;馬蜂窩。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