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將墨子這句話,應用在教育上也十分合適,家長在孩子的家教養成這件事上,不可大意

家長如果放縱孩子不好的行爲,遭到他人的鄙夷不說,要是孩子養成了習慣再改就難了。

案例

社區舉辦了親子郊遊活動,在前往郊區的車上,同行的一個小男孩從車尾跑到車頭又從車頭跑回車尾,來回好多次,家長卻並未出聲喝止

出於安全考慮,司機希望家長能夠管教一下,可還沒等家長說話,小孩子就跑到車前,指着司機的鼻子:“你憑什麼管我?你又不是我爸媽!

大家都以爲他的家長教育孩子,沒想到家長在後排座位上喊道:“快回來寶貝兒不要跟這種人一般見識!”

車廂裏原本熱鬧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很多家長都皺起了眉頭,還有家長小聲提醒自己的孩子,“這樣做,是不禮貌的”,希望孩子不要效仿

到了目的地,那對母子做派,再次刷新了大家認知的下線。母親抱怨社區,組織這種免費活動沒意義四五歲的兒子,則是對身邊的小朋友吆五喝六

這對母子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各位家長不好意思提醒,都帶着自己的孩子遠離了他們。

分析:孩子沒教養,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上面的案例可以折射出一個教育道理,孩子的言行好比一面,照出的是家長人品德行。

當家長不能夠擺正自己的三觀態度,就沒辦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家長平時不教育孩子,出門在外時,孩子常常會表現出教養缺失的跡象。家長一旦發現應當主動制止,不可放縱孩子,以免在引起他人鄙夷的同時,讓孩子驕縱成性,難再回頭。

教養缺失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這些表現,家長要早發現早管教小時候沒教養事小,長大了釀成大禍,是沒辦法挽回的。

1)唯我獨尊,老大

很多家庭只生一胎,作爲獨生子女,他們就成爲了家中的“老大”集寵愛於一身,他們走到哪裏,都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甚至是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也希望所有人都圍着自己轉,什麼事都要自己說了算。

當家長帶着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時,孩子總是唯我獨尊的大吵大嚷,作爲父母的恐怕臉上也會很沒面子

2)號令天下,不能不從

有些孩子天生爭強好勝,加上家長的驕縱嬌慣,使孩子有了更爲強烈的發號施令的慾望,除了平時在家中對父母呼來喝去在外也希望所有人都聽他的,若是有人不服從了他的意願,便會亂髮脾氣,甚至做出傷害或欺負其他孩子的事情。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若在一旁必須管教,不能拿孩子還小作爲藉口,一旦孩子養成這樣的性格,很容易在社交活動當中,遭到大家的厭惡,交不到朋友。

3)沒有尊重,嘲笑他人

孩子的一言一行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的面前對他人評頭論足,導致孩子也特別喜歡嘲笑他人,甚至踩着別人的痛處鄙視他,而這是一種非常沒有教養的表現。

有一句話叫做“笑人不如人”,經常嘲笑別人來獲得自身的滿足感,終究有一天會成爲被他人嘲笑的對象,家長要及時制止,避免孩子以此爲樂,三觀扭曲。

“家教”是一門學問,做家長的不能夠把“撒手不管”當作是“靜待花開”的好方法,只有及時引導孩子的行爲,才能夠讓這一朵朵“”開得更美。

今日話題: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