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唱作人王嘯坤新專輯主打歌《王先生》上線。歌曲創作歷時一年,由王嘯坤擔綱詞曲,他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致敬種種過往,“曾經十三的王,如今三十王”。不同以往作品的調性更顯成熟與高明,值得細細咀嚼文字遊戲背後的甘甜和那份對青春執着的豁然開朗,告慰每一個即將而立之年的朋友,不要過於計較得失,人生的路會越走越寬敞,心會越來越坦蕩。

聽《王先生》會不禁聯想到王嘯坤的《王十三》,不變的是同樣沒有商業銅臭味,都是對自我表白的歌。《王十三》聽前奏就能腦補十三搖頭晃腦那嘚瑟又瀟灑的畫面,像看到那個穿着紅衣拿着喇叭,燥的不得了的火星男孩。與三十歲的《王先生》大相徑庭,《王先生》是在用音樂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用一種付之一笑的灑脫,輕描淡寫得表達出來。這裏面或許包含他在做音樂人時的那份執着與困惑,他在做電影導演時的那份艱辛與遺憾,他在面對歲月蹉跎後的那份悵然若失......王嘯坤錶示“把過往的一切都寫進了這首歌,發生了便是發生了,過去了便過去了,不值得歌頌也不值得大書特書,只不過是人生經歷的一小部分而已。”在這首歌裏,王嘯坤採用傳統的音樂表達方式,弱化了流行搖滾的特質,用故作輕鬆的語調致敬過往。如果用酒來形容這兩首歌的味道,《王十三》像二鍋頭,勁頭十足,可以燃燒一切。而《王先生》像是茅臺,入口柔和,餘味深長,還不失後勁。

音樂、電影都可以說是文化淘金者的名利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輝煌。十年間的轉換,個體的人生擱淺沙灘,經歷過行業寒潮襲侵,王嘯坤沒有怯懦而是完成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他在06年“我型我秀”中獲總冠軍,一舉成名的他那年才18歲,《王十三》正是那時寫的歌;16年首次跨界執導電影《有完沒完》,受一衆業內人士驚歎“沒想到好歌手還能拍好電影”,那年他28歲。據瞭解,這首《王先生》最早是爲電影《有完沒完》創作的一首歌,後因種種原因被擱置。這首歌是王嘯坤在一次泰國演出中偶然間得到靈感,隨後每天都在哼唱旋律想它的歌詞。從靈感到初具成型出了demo,在三十歲生日那天,王嘯坤突然想要把這首歌再拿出來。他表示“我們總害怕長大,但是長大的過程又是絕對的不可逆轉,所以在這個絕對不可逆轉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優雅的姿態和繼續前行的信心,挑戰人生的勇氣便顯得比較難能可貴”。對於王嘯坤而言,音樂是他的解壓密鑰。三十的他褪去了少年的衝動和任性,擁有了令人羨慕的成熟,收穫了功名與家庭。

有人說三十歲是一個分水嶺,每個人都會經歷三十歲,都想要找到一個避風港。但人生並沒有什麼真正的避風港,畢竟誰也不能徹底從世俗裏抽離。不過是找個地方,藏起傷痕,用力大口得呼與吸。像王嘯坤歌詞裏寫道“嘗過青春,共赴永遠的人,但願能,是我們,三十的王先生”。只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時,那個地方,纔是避風港。王先生已然找到了自己的“避風港”,但願在聽這首歌的“王先生”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避風港”開啓人生下一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