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敵後抗戰正處在最艱苦的困難時期,日軍推行“治安強化”運動,掃蕩一輪接着一輪,鬥爭空前殘酷。爲儘快消滅敵後抗日武裝,日軍中國派遣軍開始關注沿海地區的根據地,特別是位於黃海之濱的膠東根據地,尤爲日軍統帥部所重視。


▲“治安強化運動”中,日軍在焚燒根據地的莊稼

1942冬,敵酋岡村寧次於11月8日親抵煙臺召開作戰會議。11月日軍第12軍團司令官土橋一次中將集結日僞軍1.5萬人在10多架飛機和26艘軍艦的配合下,對我膠東軍區發動了“第三次魯東肅正作戰”,這次長達40多天的“鐵壁合圍”大掃蕩,日軍妄圖將我膠東八路軍主力驅逐、壓縮到半島的最東端加以殲滅。


▲被日軍殺害的無辜羣衆

我膠東軍區主力部隊只有5個團,加上各縣大隊和區中隊這些地方部隊,總兵力也不過1.4萬人,而且裝備和補給奇缺。爲了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粉碎敵人的掃蕩,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制定了以營連爲單位,分散遊擊、分區堅持的方針。

11月20日,日軍一部在海軍的掩護下在膠東半島東端登陸,與從濟南撲來的日軍對膠東半島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日僞軍採用拉網式、梳篦式的鐵壁合圍,並配合實行“三光政策”。逐漸縮小包圍圈,企圖在以馬石山爲中心的地區合圍我膠東部隊主力。在多次激戰後,我膠東主力部隊多數跳出了合圍,但16團爲了掩護來不及轉移的羣衆、各級政府和機關,未能及時擺脫敵軍,被敵軍逐步逼到馬石山上。


▲爲了加強宣傳,敵僞在佔領區到處張貼“治安強化運動”的宣傳標語

11月22日中午,日軍的前鋒部隊已經逼近了我軍所在的招虎山,由於許多羣衆、地方政府和黨委、後勤機關都未能及時衝出重圍,也滯留在包圍圈中,情況非常嚴重。夜幕降臨後,日寇在我軍據守的山頭以南地帶開始宿營。爲了防備我軍趁着夜暗突圍,敵軍在敵營周圍設置了大量的崗哨,這是根據岡村寧次的新戰略設置的“梅花式多層次”崗哨,各崗哨之間大約相隔100多米,每個崗哨都設有2-3名敵兵,部分關鍵位置的崗哨還配備有輕機槍,在便於大部隊運動的道路還設有伏兵,所有的崗哨前都用柴草點起一堆篝火。爲了取暖也爲了照明,整夜哨兵都會不斷向火堆裏添加柴草,火勢很旺,形成了大片火網。


▲日軍封鎖根據地的崗哨

在夜色中,我軍幹部戰士在山頂上默默地凝視着敵人設下的封鎖線,心情格外沉重。當晚必須突出敵軍的包圍,不然天一亮必然會被敵人全部消滅。可怎樣才能夠安全突圍呢?如果向沒有火光的黑暗處轉移,那裏往往是山陡林密,不容易行走地形,天亮前肯定無法完成突圍。

入夜後,我軍利用敵人疲憊之機,召集部隊幹部和政府的幹部研究作戰方案,部署了突圍方案,也就是在敵人佈設的“梅花式多層封鎖線”中蛇形行進突圍。


▲我軍指揮員在觀察敵情

當地政府幹部找來了幾位熟悉地形的老鄉作爲嚮導,在夜幕的掩護下,隊伍開始向南突圍。我軍2個連在前面開道,縣政府幹部及大批羣衆緊緊跟隨。由於當時日軍的包圍圈尚未完全合攏,敵軍各部隊之間的結合部兵力較爲疏散,封鎖不夠嚴密,加之夜幕的掩護,有利於發揮我軍善於夜間行軍的優勢。


▲我軍利用山地複雜地形與優勢日僞軍展開周旋

敵軍哨卡前燃燒的熊熊大火爲突圍的我軍起到了指路的作用,敵哨兵站在火堆旁,只能看到火光內10幾20米的距離,不可能看得太遠,而且火堆不斷髮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影響了哨兵的聽力。而我軍卻能在遠處就看到敵軍的身影和行動,聽到他們的談話和相互叫喊聯絡聲,及時調整隊形和突圍的方向。因此大部隊從敵人的兩個哨卡之間蛇形穿越時,敵哨兵很難發覺。岡村寧次費盡心機搞的“梅花式多層”封鎖線最終被證明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終我軍民利用熟悉的地形尋隙穿插,數萬人寂靜無聲、秩序井然地穿越了封鎖線,奇蹟般轉移至黃海之濱的鞠家莊。一槍未發勝利突圍,完全出乎敵人的意料,也使得膠東軍區領導驚歎不已。突圍部隊除1個連指導員和1名通訊員掉隊失蹤外,軍民全部安全衝出鬼子的包圍圈,而且幾乎沒有遺落任何輜重軍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