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

《通知》要求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關國有企業轉型爲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民營的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武漢是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12個城市之一。

2018年,武漢市日前通過的《2018年建立租購併舉住房制度實施方案》提出,今年將籌集租賃住房不少於3萬套(間),約100萬平方米。

這一系列的舉措對於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

綜合試點城市推出的政策來看,除了能夠享受相對低價的租房,承租者還享有相應的公共服務權利,主要包括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其中最爲關鍵的是有關子女教育及戶籍相關的內容。

具體到武漢,規定明確:承租人可按規定申領居住證,並享受義務教育、醫療、就業、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務

從這點來看,“租購同權”能讓很多在漢外地家庭的孩子在武漢上學。如果孩子能到武漢來上學,不僅能陪伴在父母身邊,還擁有更好的教育機會。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實際上,武漢已於多年前出臺《居住證服務與管理暫行辦法》。

明確租房人員子女能夠就近入學享受義務教育,但條件是當學區生源不足時,符合條件的租戶子女才能就近入學

如果學區生源超額,武漢則實行戶口、房屋產權優先政策,第二順位是有房無戶者,最後纔是租戶子女。

也就是說,外地家庭如果在武漢沒有買房,仍然很難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

由於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絕對的“租購同權”是很難實現的,如何解決孩子入學的問題,東莞提供了新的思路。

東莞房管局日前發佈徵求意見,擬放寬公租房申請條件,並提高租房提取公積金上限至1800元/月。同時,租房達到一定年限視爲“租購同分”,能爲子女申請“積分入學”。

武漢會不會參考實行還是個未知數,目前較爲靠譜的辦法是滿足限購令的要求,交夠兩年年的社保再購房,以此作爲學校的敲門磚。

在武漢,除了代繳社保,智點道HR還開通了個人代繳公積金業務,能爲廣大買房者提供支持,歡迎隨時後臺聯系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