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魚臺縣司法局提高政治意識、增強服務能力,以服務全縣農民工依法維權爲中心,以強化組織領導、暢通服務渠道、開展專項服務爲主線,積極爲全縣農民工提供勞動合同“體檢”、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服務等,爲全縣農民工依法維權賦力賦能賦勢。

念好“宣傳經”

法治宣傳爲農民工維權賦力

一是將農民工作爲普法重點對象,以法律進企業、法律進工地、法律進鄉村等活動爲載體,組織律師、法律顧問等以法律諮詢、法律宣講等形式,爲農民工兄弟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服務。同時,深化線下活動和微信、微博等線上平臺的融合,打造“1+X”立體化宣傳陣地,通過網上推送法律知識解讀、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涉及農民工的法律法規送到企業、解讀到企業、落實到企業,廣泛宣傳合法維權相關法規,引導農民工理性維權。二是強化企業“體檢”消除欠薪苗頭。組織全縣企業法律顧問開展專項法律“體檢”活動,幫助顧問企業建立完善工資發放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存在的可能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引導企業依法經營,增強企業法治觀念,從源頭上預防欠薪案件的發生。

搭好“連心橋”

人民調解爲農民工維權賦能

在全縣412個調委會全部設立涉農民工糾紛受理專窗,實行“一窗受理、流轉辦理”,着力構建“最後一公里人民調解服務圈”,讓身陷糾紛的農民工就近找到“孃家人”幫助化解紛爭,同時,強化農民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對農民工普遍遭遇的工傷糾紛、勞資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第一時間介入調解,站在關照弱勢羣體的立場,在調解中充分表達農民工的合法訴求,運用多種調解手段幫助他們爭取最大的權益。

彈好“合奏曲”

公共法律服務爲農民工維權賦勢

一是打造“零距離”三級法律援助平臺。依託魚臺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全縣11鄉鎮(街道)、11個部門法律援助工作站,392個基層法律援助聯絡點,構建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爲龍頭、援助工作站爲骨幹、援助聯絡點爲觸角的三級法律援助網絡體系,對涉及農民工的案件,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全面實現農民工法律援助“受理、審批、指派、調查、處理、回訪”一條龍服務。二是開通“零等待”法律援助直通車。在企業開通民工討薪法律援助“直通車”,提供預約上門服務,讓農民工辦理法律援助維權“一次都不用跑”;對涉及民工欠薪申請法律援助的,做到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優先辦理的“四優先”服務,實現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案件“零距離、零等待”的“一站式服務”,切實提高法律服務質量,提升援助效率。

來源:濟寧司法 、濟寧長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