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平王深知这件事办得不怎么地道,费无极也深怕世子芈建找他麻烦,就跟楚平王进言将世子芈建和太师伍奢一起派去遥远的城父一地镇守。楚平王顺利将芈珍立为世子,欲杀伍奢时,费无极提醒道,伍奢的两个儿子都是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被他们逃到他国,对楚国必然是隐患,不如假以免除伍奢之罪,将他二人骗来一起杀掉。

楚平王给自己的长子,楚世子芈建,选了两个老师。太师伍奢和少师费无极。
两个老师都是身具才学之人,但品行却各不相同。
太师伍奢身为世子的老师,尽职尽责,悉心教导,与世子芈建关系密切;少师费无极却是善于阿谀奉承,虽然做了世子的老师,但是在世子身边的时候少,常常跟随楚平王淫乐,为世子所不喜。
费无极察觉到世子对自己的不喜和日渐疏远,心中忌恨。
随着世子渐渐长大,费无极和世子芈建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深。费无极心中惧怕,就想离间楚平王和世子芈建的父子关系。
他说服楚平王给世子芈建求娶秦国公主孟嬴,又向楚平王夸赞孟嬴的美貌,引诱楚平王强娶了自己的儿媳。
楚平王深知这件事办得不怎么地道,费无极也深怕世子芈建找他麻烦,就跟楚平王进言将世子芈建和太师伍奢一起派去遥远的城父一地镇守。两人一拍即合,世子芈建和太师伍奢就被打发到了城父。
伍奢自是猜到是费无极在暗中搞鬼,却也不便劝阻楚平王,只好跟随世子一起到了城父。
而志满意得的费无极,却是依然放不下心来。他想着自己现在得罪了世子,有楚平王在,世子不能将自己如何,但一旦楚平王去世,世子继承了王位,自己岂不是要遭殃?
恰好此时的楚平王甚是喜爱强娶过来的孟嬴所生的儿子芈珍,费无极便对楚平王造谣道,世子因为孟嬴之事,怨恨王您很久了,如今他和伍奢在城父厉兵秣马,预备谋反啊!
楚平王不置可否,不管这话是真是假,他确实有废世子芈建,重立芈珍为世子的心思。于是君臣二人又一次一拍即合。
费无极毕竟是世子的少师,对世子的情况有所了解。他告诉楚平王,芈建现在手握兵权,不可轻举妄动,不如先召回太师伍奢,断其臂膀,再派兵擒拿芈建。
楚平王同意了,当即派人将太师伍奢召了回来。
伍奢回到郢都后,楚平王就芈建反叛一事询问他。伍奢为人刚直,直言道,王您将孟嬴据为己有已经够过分了,现在竟然还听从小人的谗言怀疑自己的亲生骨肉,王您心安吗?
楚平王恼羞成怒,将伍奢关押了起来,狠下心欲派人杀死世子芈建,密令城父司马奋扬刺杀世子芈建。
奋扬知道世子是被诬陷的,便偷偷派心腹先给世子递了个消息。芈建得知后大吃一惊,连夜奔逃宋国。
楚平王顺利将芈珍立为世子,欲杀伍奢时,费无极提醒道,伍奢的两个儿子都是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被他们逃到他国,对楚国必然是隐患,不如假以免除伍奢之罪,将他二人骗来一起杀掉。
于是楚平王命伍奢给他儿子写信,叫他们来郢都。伍奢自然明白这是个圈套,言道,伍尚宽厚仁慈,一叫准来;伍员桀骜不驯,忍辱负重,能成就大事,他知道来了就是一块被擒,势必不会来。
楚平王不听,伍奢无奈,但他一生忠于楚国,只好按着楚平王的要求给儿子去了封信。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父。收到信的伍尚和伍员,果然发生了分歧。
伍员认为这就是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不可前去送死;伍尚却认为置父亲于不顾,乃是不孝,不管最终能否救父亲一命,都不可不去。
伍员很无奈,和父亲一起去送死,又何必呢?不如逃走为父报仇。
伍尚却认为自己才智不足,一旦不能报仇雪耻,终被人耻笑,不如我以身殉父,你为父报仇,我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为父尽孝吧。
伍员流着泪给伍尚磕了三个头以示永别,伍尚独身一人回了郢都。
伍员逃走,楚平王大怒,当即命令费无极将伍奢伍尚父子押到街市斩首。临刑前,伍尚大骂费无极谗言惑主,伍奢却是忧心忡忡:”忠于国,忠于王,是我们做臣子的职责,忠奸自有公论,不必纯费口舌。我只担心伍员不死,楚国将再不得安宁啊!“
伍奢一生忠于楚国,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因为自己的死将会给楚国带来灭亡之灾,临死前也不知是何心情。
伍奢伍尚一死了之,得知消息的伍员,也即伍子胥,咬牙含恨一路逃亡,躲避楚国的追杀,发誓要投奔他国,借兵伐楚,生吃楚王的肉,车裂费无极!
伍家几代忠良,伍子胥一路上虽然几次遇险,皆得遇贵人相助,终于逃离了楚国,一路辗转最后到了吴国,搭上了吴国崛起的风势,终得报大仇,大败楚国,亲自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成为了掘墓鞭尸的始作俑者。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