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事或壞事,做以前就知道是錯事,或者做完以後發現做得不對,自己私下有反思,有所謂的內疚神明,但是形勢所迫,有時候明知有錯也得去做一這是明白人。還有一種人,一直以錯爲對,以做壞事爲樂事,沒有反省能力,這種人是混蛋。
皇帝有明白的皇帝,有混蛋皇帝。明白的皇帝有時聖明,有時陰壞,做大臣的還可以和他鬥鬥心眼;混蛋皇帝是拒絕和他人在心智層面交流的,碰到這樣的主兒,只能要麼屈服於他的淫威,要麼投其所好玩弄他。
劉秀是個明白的皇帝,是有反省能力的皇帝。上次說到,他因爲“度田不實”殺了很多省地級領導幹部,有一次,他和馬援一起聊到了這件事,劉秀似有不安地說:“哎呀,前陣子殺了不少地方幹部,是不是手太重了?殺得太多了?”(吾甚恨前殺手、相多也!)馬援赤膽忠心,能征慣戰,拍馬屁水平也是一流水準:“要說他們犯的罪,確實該死,有什麼多不多的。皇上您宅心仁厚,想寬恕他們,可是人死不能復生,就讓他們去吧。”(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復生也!)說完,君臣相視,哈哈大笑—一就是像馬援這樣的臣子,天天幫助皇帝減輕心理負擔,讓皇帝原來作爲正常人僅有的一些自我反省能力漸漸退化,成爲口含天憲永遠正確一句頂一萬句的“聖明天子”,修煉成了予生予奪的權力人格。以後,當皇帝要修理馬援的時候,劉秀一定是代表真理自以爲是,不會做任何反省反思的。劉秀在建武十七年,更換皇后,爲換太子張本。
劉秀的首任皇后叫郭聖通,這名字挺雄偉的。郭聖通小姐的母親是宗室王的女兒,按現在電視劇的規矩,應該是郡主,比公主小一號。郭聖通的外公是封在河北真定的一位墓王,舅舅劉楊襲爵也是,當時劉秀需要這位宗室王的支持,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這段婚姻是標準的政治婚姻,但當時劉秀在倒黴時期,郭小姐和劉秀沒有感情也有恩情。後來,劉楊“因謀反”被劉秀派耿純殺掉了,這已經是十五年(公元39年)前的事了。皇后的親孃舅被殺,看來“近親”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劉楊謀反的事情似乎沒有影響到郭聖通的地位,影響她地位的,是另外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不尋常:
這個女人叫陰麗華,和劉秀是老鄉。陰麗華是當地聞名退邇的大美人,劉秀是無數暗戀者之一。有句餓語叫“劉秀當爲天子”,這句話激勵劉秀真的成爲天子,劉秀於是自己也創造了一句“謙語”:“仕宦當作執金吾,要妻當得陰麗華。”“執金吾”是負責京師治安的大官,儀仗威赫,制服超帥,經常巡街,劉秀在長安求學時經常見到,所以有此比興。後來,他果然娶到了陰麗華。
劉秀和陰麗華,應該是我們皇家婚戀史上最浪漫的一對。劉秀天下坐穩了,心裏有一件憾事就是沒有讓自己打年輕時愛戀的陰麗華做上皇后,順便也許更重要的是,讓陰麗華所生的兒子劉陽(後改名劉莊)做太子。
兩年前,十二歲的劉陽就解決了“潁川、弘衣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的哥德巴赫猜想,劉秀就覺得陰美人生的兒子“深肖朕躬”,是塊做皇帝的材料,於是就動了換太子的念頭。什麼事情、只要動了念頭,就難放下。
劉秀先換皇后再換太子,走的是“子以母貴”的路線。換了皇后,劉秀下詔:“今年我的生日慶典就不搞了。”原因是他自己覺得換皇后是“異常之事,非國休福”。劉秀非常注意別人的感受,做了對不起人的事,心裏常有款疚,郭皇后下課以後,劉秀對她的家族格外優待,郭皇后的兄弟郭況,備受恩寵,劉秀經常到這位舅哥家串門,拉拉家常,“賞賜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爲“金穴”。對郭皇后做了很多彌補的工作。
更換皇后是家事,但由此引出的更換太子,卻是重大的國事。“異常之事,非國休福。”劉秀所言,恐怕更多是針對即將發生的更換太子一事。接班人突然變更,是爲“異常之事”,輕則震恐朝野,重則動搖國本。即使做足各種預防工作,想到很多補救措施,但最高權力的非秩序傳承,總體而言“非國休福”。在劉秀的教育控制下,劉疆、劉陽兄弟沒有反目內證,表面上看起來,這件事最終波瀾不驚,沒有出什麼亂子。但是,問題還是有。
皇位不期而至,對於突然出位的新太子來說,不可能沒有壓力,這種壓力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的壓力、會讓新皇帝格外勤勉、他們希望用自己的勤政堵天下悠悠之口,如漢武帝劉徹、如劉秀的兒子漢明帝劉陽(劉莊)、如宋太宗甚至他兒子宋真宗,如明成祖朱棣,甚至包括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還有清朝的雍正.……他們都想用格外突出的政績回報他們心目中的“選民”,掩飾內心的不安。反過來,負面的壓力也讓他們對“競選對手”進行事後殘酷的清洗。非正常秩序的權力更迭,一定要用大量鮮血來培固。
今天小編的故事就先講到這裏吧,最後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留言,喜歡本文的話,給小編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