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级决定让贺,段等人南征壮大苏区,但此时段德昌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红军还没有能力外征。1930年2月工农红军第6军在监利县汪家桥成立,段德昌任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而军长是旷继勋、政委周逸群他们率红6军驰骋荆江两岸,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同年七月段德昌又改任军长。

湘鄂西苏区亦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位置处于湖北与湖南交界处。而创建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是贺老总与周逸群等革命党人,并且红二军团也是在这里成立的。在他们的努力下,将苏区人员发展到3万多人,同时,湘鄂西苏区也拥有许多杰出的将领,如有火龙将军之称的段德昌就是其中之一。

段德昌,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人,他是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在中山舰事件后,段德昌脱离国军加入了我党,并且参加了8月1日的南昌起义,当时他在贺老总麾下任职。所以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段德昌与贺老总一起带领部队撤往湘鄂西边境。然而南昌起义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他们干革命的信心。于是在荆江两岸为革命做宣传,段德昌一边为革命真理作宣传,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红军,一边建立革命武装,做好随时暴动的准备。


段德昌

在时机成熟时,段德昌与贺老总,周逸群等人领导了湘西起义,并建立创了洪湖根据地。也是在以洪湖为基础下,并创建了后来的湘鄂西苏区。而且在这期间段德昌还介绍国军湖南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彭加入我党。这位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彭老总。

1929年春,段德昌率洪湖游击队在江陵、石首、监利等地区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他深知红军人员少,武器弹药装备也不足。如果面对面与敌人拼杀肯定会吃亏,这样也会伤害革命武装力量。于是段德昌就提出经典游击战作战口决;“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战术,成为湘鄂西红军与敌人作战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消耗敌人,壮大红军。而且与毛提出的游击战术原则有同曲异工之妙。


段德昌

1930年2月工农红军第6军在监利县汪家桥成立,段德昌任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而军长是旷继勋、政委周逸群他们率红6军驰骋荆江两岸,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同年七月段德昌又改任军长。

段德昌不光拥有出色的战术,而且战略眼光也比一般人看得远想的多。在上级决定让贺,段等人南征壮大苏区,但此时段德昌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红军还没有能力外征。但遭到反对,结果,南征失利,不仅丢了新苏区,而且连洪湖老根据地也几乎全部丧失。


段德昌

回师洪湖苏区的段德昌率领新六军和赤色警卫总队,采取“只打虚,不打实;不胜不打,要打必胜”的战术,灵活机动地与敌周旋,顺利将失去的根据地夺回,重新恢复了洪湖苏区,新六军也发展到2000余人。

不过很可惜,同年3月夏曦到湘鄂西主持工作后,段德昌各方面遭到打压,从军长降为师长。加上让一个不懂军事的人主持工作,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显而易见。最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作战,未能挫败国军第四次“围剿”,红被迫离开洪湖苏区。段德昌率领红9师担负阻击、最后红军撤往湘鄂西根据地。


夏曦

打了败仗,做错了事,肯定要承担责任,而夏曦却责任推到段德昌的身上,诬陷他是“改组派”将段德昌强行逮捕,最后被错杀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江家村,年仅29岁。

虽然,段德昌死了,但是他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并没有被后人所忘记,在1952年,毛亲自为段德昌签发第一号烈士证书;并且还位列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假如,段德昌不被错杀,会授什么军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