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魯南地區流淌着一條棗滕地區的母親河---古薛河,她發源于山亭區的崇山峻嶺之中,流淌數萬年,她不僅創造了新石器時代的北辛文化和獨具特色的古薛文化,也孕育了一批歷史名人,著名的魯南鐵道游擊隊大隊長洪振海就是其中之一。
著名的抗日英雄鐵道游擊隊大隊長洪振海(原劉洪的原型),曾使日寇聞風喪膽,爲革命立下卓越功勳的,生前率領鐵道游擊隊“血洗洋行”“飛車搞機槍”等傳奇式的故事,至今仍在魯南地區廣泛流傳。老洪(洪振海)的名字在華夏大地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我們多次整理過他的事蹟,爲了材料的詳實,全面反映洪振海的真實面貌,在編寫《羊莊鎮志》時我們曾多次採訪了和他一起戰鬥過的戰友王志勝(王強)同志。他的叔伯兄弟戰友洪振鋒同志和原鐵道游擊隊政委李政(原名杜繼偉)同志,戰友自常忠,並得到他的後裔洪芳玲同志的大力配合,幾經整理編寫成《洪振海傳記---英雄虎膽貫長虹》載入史冊,現在他的戰友大多都已過世。2014年9月3日,洪振海烈士被國家民政部公佈爲第一批全國著名英烈。今年是建國70週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4週年前夕,筆者想起他的抗日愛國精神,再一次將他們的事蹟重新整理,以饗讀者,以此來緬懷烈士,啓迪教育後代,發揚老洪同志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爲祖國的統一和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洪振海同志的童年時代
洪振海系山東省滕州市羊莊鎮大北塘村人,一九一零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中。父親洪傳善是個藝高工精的木匠。生有五子七女。五子中洪振海最小,乳名“五行”。
當時,由於洪氏人多地少,加之天災人禍,婚喪嫁娶接踵而至,弄得家中一貧如洗。雖然每年冬春農閒季節外出做工,終日辛勞,但仍溫飽難求。家裏實在生活不下去了,父親不得不把幾個孩子分別安排在親朋家裏度日。老二在李家做長工,老三在本村給別人放羊,老四在棗莊窯做木工。因家庭人口衆多,難以維持生活,隨父母來到棗莊火車站西側的陳莊做木工。後來母親去世,父親變賣家產後,輾轉到淮南礦區謀生。洪振海有個姐姐在棗莊,姐夫葛茂林是鐵路搬道工,父親只好把年幼的洪振海寄養在姐夫那裏。
洪振海的姐夫葛茂林是一個忠厚善良、讀書識字的直性漢子。振海7歲時便跟姐夫學認字。他從小聰穎過人,且又刻苦好學,因而深得姐夫喜愛。葛茂林時常在工作之餘教洪振海讀文章賦小詩。振海稍大之後,葛茂林便授之以淺近的古文唐詩之類。振海所學的知識能很快領會。
當時,振海常到礦工工區及工人家裏玩耍,結識了不少窮苦工友,從而熟悉了工人的苦難生活。洪振海少年時期的勤奮學習和生活經歷,爲他日後參加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1925年,洪振海的父親帶着老大去安徽省淮南大通煤礦謀生。從此全家離散,各奔生路。
洪振海心靈手巧,不管什麼活路一學就會。15歲時,便鐵、木、石匠、泥水匠的活路樣樣精通,成了名副其實的“五行”。洪振海中等身材,臉型稍長,皮膚黝黑,平易近人,且性格直爽。行動瀟灑,身體強健,做事勇敢頑強,愛打抱不平。有一次,他看到一名蠻橫的工頭用鞭子抽打工友,便憤怒地疾步衝向工頭,二話沒說,三拳兩腳就把工頭打翻在地。還沒等工頭弄清是怎麼回事,洪振海卻早已隱身於青紗帳中去了。
洪振海稍大之後,便終日跟着姐夫奔跑在火車道上,和司機師傅交上了好朋友,幫助司機司爐幹些事。他不僅學會了開火車,而且學會了飛身上下疾馳的列車易如反掌的絕招,練就了一身爬火車的好本領。在以後的抗日戰爭年代裏,他的這一本領得到很好的發揮,使他成爲一名讓敵人聞之膽驚,叫人民喚之親切的傳奇英雄。
起初,洪振海是利用“扒車”爲生的。那時,他看到窯廠資本家只知榨取工人血汗,過着花天酒地般的生活,而勞苦工人在井下如入地獄,在車站扛抬貨物壓彎了腰,仍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振海深深感到社會的黑暗,他便經常把從列車上搞到的物品送給窮苦工人,這是他最初表現出的勇於抗爭的精神。
洪振海在姐夫家,靠姐夫在鐵路上掙來的錢賴以度日,久之難以維生。1929年,他姐夫託關係,讓他到中興煤炭公司當上了礦工。後來,葛茂林帶領全家也遷到淮南,唯剩洪振海一人在棗莊生活。1932年7月,他和礦友王志勝積極參加中共棗莊特委領導的中興煤礦工人罷工運動,並被推選爲小組長。
1937年“七七事變”後,煤礦停產,他同其他工人一樣失了業。無奈又爬火車,揀煤炭維持生活,常常挨打受罵,遭受欺侮。苦難而特殊的生活處境,陶冶了他那種頑強機智、果斷、義氣、豪爽的性格,洪振海就這樣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
(二)投身革命建立敵佔區情報站
1938年3月18日,日寇佔領了棗莊。洪振海懷着對日寇無比的刻骨仇恨,對祖國和人民無比的熱愛,在當天晚上,他和王志勝、劉景松跟隨中共地下黨員王福根一齊奔向嶧縣人民抗日武裝駐地墓山,正式參加了由共產黨領導的魯南抗日義勇隊。在第三大隊當戰士。因爲他服從領導善於團結同志,勇敢善戰,時隔不久,被提升爲班長,後又升任三連一排排長,成爲這支抗日武裝力量的基層骨幹。
抗日義勇隊根據鬥爭形勢的需要,東征到抱犢崮山區,建立根據地。1938年10月5日下午,洪振海、王志勝二人奉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司令員張光中之命,回棗莊的小陳莊建立祕密情報站,洪振海任站長。他們的任務是:搜索敵人情報,發展抗日組織,奪取敵人武器,支援部隊。
洪振海以流浪者的身份,借爬火車,拾煤炭爲掩護,及時準確地偵查日寇在鐵路沿線的兵力部署、後勤供應、物資運輸等情報,並連同打入日本人開辦的國際公司(俗稱洋行)的王志勝同志所取得的情報一起經嶧縣二區區委,由交通員劉景松同志送往義勇軍總部。
爲了搞垮日寇在棗莊的特務機關---正泰國際公司(洋行),洪振海於1939年8月的一天深夜巧妙摸入洋行,深入虎穴。他沉着冷靜地打死日本特務多人,大掌櫃、二掌櫃、三掌櫃打成重傷。繳獲長、短槍各一支。還沒等鬼子援兵趕到,洪振海矯健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夜幕之中。同年十月,他又身先士卒,帶領夥伴飛身躍上棗莊開往臨城的日本軍用列車,搞到機槍兩挺,步槍十二支。日寇對此驚慌萬分,四處調查,確認是八路軍游擊隊乾的。洪振海在對敵鬥爭中,充分表現了堅毅、頑強、深謀遠慮、視死如歸的崇高革命情操。在人民羣衆中飛快地傳揚,對激發人民的鬥爭起到很好的作用。
棗莊情報站,在對敵鬥爭中產生,並在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39年11月,已發展到11人。根據蘇魯支隊(原魯南抗日義勇隊)首長的指示精神,以情報站爲基礎,在棗莊開設炭場子,洪振海任經理。目的是開炭場爲掩護,繼續發展壯大抗日武裝。於是,洪振海帶領情報站的同志們,一面努力尋找時機發展武裝,一面忙忙碌碌的做生意。他們主要是靠夜晚去搞敵人即將運走的煤炭。當時開炭場是不用本而獲大利的,真是生意興隆,人財俱增。這樣既打擊了敵人,又爲我部隊獲得了許多經費,他們把賺來的錢大部上交,少部分留作活動經費。到1939年底,情報站已有長短槍10多支,並先後動員發展一大批同志參加了革命。
(三)組建鐵道游擊隊,並任首任大隊長
1940年1月25日,蘇魯支隊首長根據洪振海的建議,決定創建棗莊鐵道游擊隊,洪振海任隊長,杜繼偉任政治委員。他倆是鐵道游擊隊的第一任隊長和政委。同年5月,炭場子被敵破壞。洪振海便帶着八路軍鐵道游擊隊,同鐵路沿線的日僞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同年7月,爲了統一領導,魯南軍區決定將鐵道游擊隊、鐵道遊擊二隊和在滕縣東辛莊成立的鐵道游擊隊,合編成魯南鐵道游擊隊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
1940年下半年,抗戰進入艱苦的相持階段。日寇糾集了津浦和臨棗沿線的敵僞約8000人,向我魯南根據地合圍猛撲,對鐵路沿線廣大地區瘋狂地進行掃蕩、封鎖。此時,我魯南軍區的經費十分困難,槍支彈藥匱乏。在此緊張關頭,洪振海以大局爲重,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不但把開炭場所餘之款全部上交組織,而且想盡一切辦法牽制敵人,帶領全體隊員在鐵路沿線頻繁出擊,千方百計拖住日寇,以減輕我軍的壓力。
1940年11月,洪振海得到一份鬼子列車運送軍火的情報。他經過詳細的偵察,探明瞭鬼子列車的武器、兵力,決定劫車。洪振海周密地部署這劫車的每一個步驟,他把17名隊員安排在預訂地點接應,自己帶領曹德清等,熟練地爬上了飛快的票車車頭,打死鬼子的司機,洪振海巧妙地指揮隊員將車停在預訂的地點。車上車下隊員相互配合,迅速將車上20多個鬼子全部消滅。此時乘車羣衆擠成一團,洪振海同志趁機把乘車羣衆集合起來,宣講共產黨八路軍抗日救國的主張,有力地擴大了黨和八路軍在羣衆中的威信。在這次劫車戰鬥中,計繳款8萬多元,獲短槍8支、長槍12支、手炮1枚,機槍一挺。除3支短槍留用外,其餘全部上交魯南軍區。在劫車戰鬥中,由於洪振海判斷準確,指揮得當,我32名隊員無一傷亡。此戰就是爲衆所樂道的“飛車搞機槍”。
爲了配合反掃蕩,牽制打擊臨棗一帶的敵人,洪振海帶領隊員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巧妙地摸了敵人的崗哨,再次衝入棗莊正泰國際公司,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連擊斃8名日軍,有兩名敵人還沒來得及穿衣服,就被洪振海擊斃。這次戰鬥打死兩名掌櫃,消滅20多名鬼子,繳獲長、短槍20多支。這就是大快人心的“血染洋行”。
(四)威名遠揚千里鐵道線上
爲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洪振海帶領隊員破襲臨棗鐵路,切斷敵人的電話線,襲擊敵人數十次。臨棗一帶的鬼子在我神出鬼沒的襲擊下,惶恐萬分,膽戰心驚,稱鐵道隊爲“飛虎隊”、“飛毛腿”。
1940年12月,嚴冬在魯南大地降臨,日軍在山區進行瘋狂掃蕩,棄屍遍野,血流成河。爲了對付鐵道游擊隊,日寇又把他的忠實走狗閻成田兵團從泰安調到臨城一帶佈防,火車站幾乎是日夜戒嚴。火車上也增加了兵力,敵僞特不斷出來清剿,國民黨頑固派也藉機製造摩擦。在此嚴峻的日子裏,洪振海緊緊依靠人民羣衆,積極主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1941年6月,洪振海帶領鐵道遊擊大隊,配合兄弟支隊,一舉殲滅了日僞閻成田兵團駐微山島上的一個營。鐵道游擊隊的一系列活動,引起了日軍高度警覺。日軍還專門訓練出一支針對鐵道游擊隊的“高崗特種抗戰小隊”,尋機與鐵道游擊隊決戰。同年10月的一天深夜,洪振海帶領十數人組成3個戰鬥小組,化裝成僞軍巡邏隊,分頭奇襲臨城,僅用30分鐘打死火車站日寇頭目高崗和石川等人,繳獲武器和彈藥一宗,削弱了敵人實力,並給日僞之間設置了矛盾。
1941年11月,我魯南軍區被服廠遭到敵人的破壞。部隊的冬裝成了嚴重問題,鐵道大隊接受了向敵人奪取布匹,解決部隊冬裝的任務。根據我軍情況得知,11月26日11點由北京開往上海的票車,其尾部的兩節悶車廂裏,裝的是布匹。洪振海接到情報後,率領鐵道大隊,潛伏在預訂地點。深夜11點,列車轟轟地開來,他飛身躍上火車。當列車開到沙溝時,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列車掛鉤摘開,成功地截下來裝布的兩節車廂,隊員們和事先組織埋伏好的近千名羣衆一齊動手,很快將兩車相布匹全部運到離鐵路十五、六里遠的微山湖,足足裝了三十船。洪振海料定敵人會來報復,便指揮隊員埋伏在鐵路兩旁,伺機伏擊。就在布匹裝船時,一輛載滿鬼子的列車自南開來,鐵道隊沒等車靠近,手榴彈、機槍、步槍齊發,日軍被打得暈頭轉向,妄圖奪路逃竄,結果敵人倉惶飛駛的軍車與前面停放在道路上的布匹車相撞脫軌,撞死敵人30多名,傷不計其數。在這次戰鬥中,我軍無一傷亡。共獲洋布1000多件(計18000多匹),日軍服裝800多套,毛毯、藥物一宗。解決了魯南、魯中、蘇北等五個軍區的冬裝問題。
(五)壯烈殉國,英名永耀
鐵道遊擊大隊以微山島爲依託,經常跟敵人展開激烈的鬥爭,出其不意地打擊和擾亂敵人。敵人視鐵道隊如“眼中釘、肉中刺”,便收買一批民族敗類充當特務,妄圖消滅鐵道大隊,暗殺洪振海隊長。
1942年4月初,一天的深夜,臨城的日寇糾集了日僞一千多人,分兩路突然包圍了我鐵道大隊的駐地---黃鋪莊村。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洪振海冷靜地指揮隊員沉着應戰,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向敵人射擊,一連擊斃十幾個日軍。但終因衆寡懸殊,被迫突圍,他一面指揮隊員們突圍,一面向蜂擁而上的敵人射擊。洪振海掩護隊員們突出重圍後,便分身躍到村頭的一堵土牆邊,不幸被敵人的機槍火力點發現了,三挺冒着火舌的機槍向他掃射,子彈像雨點一般在他身旁擦過,但他毫不畏懼,奮力扔出最後兩顆手榴彈,炸翻敵人1挺機槍,又迅速向村北一條深溝滾去,但終因火力過猛,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2歲。洪振海壯烈犧牲後,由芳林嫂(名賀貞)等護送洪振海烈士靈柩到他家鄉---滕縣二區大北塘村,並葬於村之西側祖墳上。
洪振海烈士,尚未辦完入黨手續,便爲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爲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此時,中共魯南鐵道大隊黨支部已批准了洪振海的入黨申請,在其犧牲後魯南軍區政治部追認洪振海爲中共正式黨員。洪振海“赫赫戰績留史冊,英雄虎膽貫長虹”,爲世人永遠懷念和敬仰。
1995年在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爲發揚抗日愛國精神,他的老家羊莊鎮團委發動萬名團員青年開展了“發揚愛國奉獻精神 爲洪振海烈士捐資修碑”活動。洪振海的戰友,鐵道游擊隊第二任政委少將楊廣立在南京聽說後,給老隊長立碑,欣然題寫了碑名,並敬獻了花圈。4月5日清明節這天,羊莊鎮黨委政府在洪振海的老家大北塘村舉行了萬名青年參加的洪振海烈士紀念碑揭碑儀式,滕州市人大、政協、團市委的領導參加了活動。從此,洪振海烈士紀念碑就成了滕州市羊莊鎮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羊莊鎮每年清明節都組織團員青年在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或者舉行“團員入團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儀式”等活動。2003年棗莊團市委把它列爲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9月,洪振海被評爲“山東省100位爲新中國成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羊莊鎮黨委政府爲緬懷先烈英雄事蹟、激發正能量,計劃在烈士墓碑處籌建一個綜合性的鐵道游擊隊大隊長洪振海紀念館,向建國70週年獻禮。相信安眠在九泉之下的洪振海烈士也十分欣慰。他的愛國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在羊莊大地紮根、開花、結果。
原創作者:張兆登 梁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