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大額存款銀行的利率會比定期存款高一點。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一般都建議最好的選擇是時間比較適中的兩年定期,這樣對比三年的利率下來也不會很低,這樣既不缺乏靈活性,又有一定的流動性。

我國一直是儲蓄大國,儲蓄率在全球一直遙遙領先,最高時達50%,但是近年因爲消費觀念的盛行,導致儲蓄意識一直降低,開年因爲新冠疫情,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日子變得舉步維艱,這使得很多人開始重視起了儲蓄的重要性。

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是大衆普遍的方式了。衆所周知,對於客戶來說,定期存款自然是年限越長的收益越多。不過,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次去銀行存錢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卻建議定期存款首選兩年而不是三年。那麼定期存款到底是存兩年還是三年好呢?有何“貓膩”沒有?

兩年和三年存款利息差距

很多人都會有疑慮,因爲存款利率越高,對於定期存款客戶來說肯定是划算的。央行兩年定期存款利率是2.1%,三年定期存款利率是2.75%,但是,事實上,銀行工作人員的建議對你是有利的。

以存款10萬爲例,某地方銀行利息會比央行高很多,兩年定期存款利率爲4.14%,三年定期利率爲4.77%,存兩年,你每年可以獲得4140元的利息,存三年,你每年可以獲得4770元的利息,雖然利息多了630元,但代價是10萬的存款在一年內無法動用,明顯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流動性與靈活性

不選擇長期來作爲定期存款,是因爲考慮到其靈活性與流動性。如果選擇五年的長期限,將面臨長時間的資金被套牢,萬一遇突發事件,要取出存款,急需用錢的時候,它的將利息大打折扣,這對於儲戶來說非常不划算。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一般都建議最好的選擇是時間比較適中的兩年定期,這樣對比三年的利率下來也不會很低,這樣既不缺乏靈活性,又有一定的流動性。

但說到資金的流動性,兩年定期更適合小金額儲戶。例如,儲戶存了一筆三年定期存款,如需要提前取出,是不能按年收益計算,只能按活期存款計算來取出。而且存款利率相差不大,就算是多存了一年,差距也不會很大,僅僅是相差一年,其時間成本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相比之下,兩年定期存款還是比較具有優勢性的。

如果存滿兩年之後,別的銀行推出更好的理財產品,儲戶也可以把這些錢取出來去其他銀行儲存,一年之差,資金的差別就大了。因此不推薦大家選擇年限較長的定期存款,但如果你選擇存一年定期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爲利率實在是太低了。

銀行利潤爲盈

銀行的主要支出,就是支付客戶的利息,爲了要考慮銀行盈利問題,而銀行主要的盈利在於利率差。想要讓存款利率往低處走,銀行工作人員當然是儘可能的推薦低息的存款方式。總之,儲戶選擇了低利率,而銀行房屋貸款利率較高的話,銀行就能賺取一定的差價,以達到盈利目的。

雖然兩年定期存款與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相差不大,但其實是不可小看的。例如存了10萬,那麼就可以因此少支出數幾百元的利息成本,幾百元雖然不多,但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最重要的是,每個客戶都可以少支付一些利息,成千上萬個客戶累計起來,就可以節省一筆不菲的額外支出。

存期與銀行工作人員業績掛鉤

銀行工作人員一般都會有業績要求,儲戶定期存款時間越短,對銀行工作人員的業績越有利。相反,如果儲戶定期存款時間越長,對銀行工作人員的業績而言肯定是不利的。因此,銀行工作人員只會推薦你選擇期限短的存款,這樣對他們來說也是有利的。

另外,定期存款只適用於幾萬元的客戶,如是幾十萬的大額現金,可以選擇大額存單。因爲大額存款銀行的利率會比定期存款高一點。

所以,手上如果有閒錢,秉持着保守態度去銀行存放,兩年定期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定期存款利率不能滿足的話,其實還有別的選擇渠道,各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國有銀行,後期存放也比較有保障。有些理財產品還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還高,無論選擇哪個進行理財,總之各有利弊,還是要切合自身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去安排。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才能獲得更多的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