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隐约之中,我们会把维京人和海盗划上等号。除了冰岛之外,维京人在1000年到1450年之间对格陵兰岛,1000年到1350年对北美大陆都曾经有过数百年的殖民历史。

说到维京人的世界,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呢?

是挥舞着战斧的狂暴战士,还是划着龙船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维京人的了解来源于各式各样的影视剧。

隐约之中,我们会把维京人和海盗划上等号。

看完《维京人的世界》这本书后,我对维京人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读后感的话,那就是:维京人的世界不但有冰与火之歌,还有权利的游戏和灿烂的文化。

《维京人的世界》的作者菲利普·帕克是英国历史学家,他曾经担任过英国的外交官,在《维京人的世界》之前,他还出版过《帝国于此处止步》和《地图中的英国史》。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The Northmen's Fury:A History of the Viking World>》,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北欧人的狂怒:维京世界的历史》,我觉得原来的书名更带劲儿。

我注意到,这本书提供了14页的年表、26页的参考书目和71页的注释,可见作者的创作态度非常的严谨。后浪出版公司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在2020年3月出版了这部著作的中译本。

1,维京人的侵略

大部分人把维京人等同于海盗,是有历史原因的。

793年的一个夏天,维京人以海盗的形式闯入了历史。一只维京人船队洗劫了英格兰东北部圣岛上的林地斯法恩修道院,所有试图反抗的人全部被杀死。

1993年,在这次洗劫发生了1200年之后,挪威尼达罗斯主教撰写了一份致歉信,信中写道:我们以悔悟之心,纪念793年林地斯法恩僧侣们的牺牲。这份致歉信挂在圣玛利亚教堂圣坛对面的墙上,这个教堂,就建造在当年被洗劫的岛屿上。挪威,是古代维京人的大本营之一。

从793年开始,维京人在年表上面就留下了一长串的抢劫与杀戮的记录,从《维京人的世界》开头提供的年表里面,我们可以窥见这些北欧人的好战和嗜血。

维京人能够以海盗的身份侵入英伦三岛,得益于他们精湛的航行技术和优良的造船工艺。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北方向纵深一千多英里,水道和湖泊把地形分割的支离破碎,陆上交通很不方便,加上挪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丹麦拥有众多的群岛,斯堪的纳维亚人精通水上航行几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维京人的舰船体积大,船体开放,同时使用风帆和划桨两种动力,更加适合长途劫掠,此外这些船只吃水很浅,意味着他们可以深入到内陆腹地展开战斗。

相比较其他工具,维京人的武器更让人感兴趣,不管是游戏还是电影里,我们都见识到了维京人武器的威力。历史上的维京人使用长枪、弓箭和战斧,少数人会使用剑。维京人的剑和我们中国人的龙泉宝剑很不一样,他们的剑尖是钝的,主要用于劈砍,和菜刀差不多。还有一点大不相同的是,维京人的剑是用好几根铁条扭在一起锻造而成,因此打造成功之后剑身上会呈现出特有的花纹。我们在《权力的游戏》片头里看见的花纹大宝剑,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当然了,维京人最著名的武器是斧头,最初他们的战斧和樵夫砍柴的斧头相差无几,后来才演变成大家熟悉的那种夸张的宽刃战斧。事实上维京人的战斧看起来很威风,实战的时候并不实用,因为挥舞这种战斧需要双手把持,这样在防御性阵型中无法受到保护。

可谓:挥舞战斧一时爽,无法保护心慌慌。

此外维京人的金属头盔也很有特色,一般都是锥形,偶尔在额头位置会有护眼装置或者向下伸出的护鼻,这些在影视剧里都有充分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要多说一句,真正的维京人头盔从来都没有过角,尽管牛角头盔在今天的影视剧里已经作为维京人的基本特征,但是它不符合史实。

维京人的牛角头盔,不存在的!

在早期,维京人的打劫行动都是同一地区的小团体进行的,后来随着掠夺队伍的显著扩大,常常由国王的队伍组成。用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说法,就是“奉旨打劫”!

在战争战术方面,维京人面对修道院之类软柿子的时候,一般就是恐吓和威胁,如果遭遇反抗就采取暴力手段,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有一个残忍的例子, 无骨者伊瓦尔为了给父亲报仇,对诺森布里亚国王埃伊拉实施了残忍的血鹰祭祀,就是把俘虏的肋骨敲断之后拉出肺脏,在背部形成雄鹰翅膀的形状。

除了直接烧杀抢掠之外,维京人还通过收取赎金和贡金的形式大发横财。

例如991年的时候,埃塞尔雷德的政府为了获得和平,向北欧人支付了一万磅的贡金。正如我们都能想到的那样,缴纳贡金带不来持久的和平,只会让维京人的胃口越来越大。1012年维京人的价码已经暴涨到了惊人的4.8万镑。不仅如此,维京人还抓获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准备敲诈另外一笔赎金。由于大主教拒绝支付另加的赎金,最后被海盗敲碎了头骨,早期维京人是异教徒,对基督徒毫无敬畏之心。

为什么维京人会在9世纪之后忽然大规模的当起了海盗呢?

一个理论认为是人口的增加引起了资源争夺战,斯堪的纳维亚内战迫使北欧人开始向外寻找生存资源。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当时欧洲西北部贸易联系的加强。7世纪之后,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业中心和贸易点大幅度增加,从考古发现可以知道,当时来自莱茵兰的玻璃和来自东方阿拉伯世界的毛皮都已经成为北欧活跃的贸易商品。

而在那时候,海盗和商人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在《艾吉尔萨迦》中,一个英雄在波罗的海打劫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体面的商人,用抢来的钱在库尔兰进行合法贸易。

我们看到这里,是不是会联想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那些倭寇?大商人汪直曾经是做海上贸易的大商人,等到明朝海禁,没有生意可做的时候,他们也会联合日本浪人、没落的武士这些亡命之徒做起海盗的勾当。

维京人的“海盗事业”为什么会做的风生水起呢?

除了维京人自身强悍的战斗力之外,另外一个因素是他们面对的敌人的极度分散的。

正如你知道的,中世纪的时候,英伦三岛上面分散的存在着大大小小许多王国,这让维京人有机会实现各个击破。

当满载而归的维京人回到家乡,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北欧人加入“海盗”这个名利双收的职业。

维京人对英伦三岛和法兰西的劫掠一开始只是打一枪就跑的“薅羊毛”行为,目标也局限在沿海的城镇和修道院。但是慢慢的事情发生了改变,845年维京人沿着塞纳河而上第一次进攻巴黎,在获得一大笔赎金之后满载而归。在尝到了甜头之后维京人多次采取这种方式大发横财。

海盗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终于到了852年,维京人开始在塞纳河上过冬,这个改变标志着他们永久的进入了法兰克王国的政治时局之中。有了基地之后,维京人可以随意掠夺塞纳河岸的城镇。

维京人后来终于拥有了像秦朝宰相吕不韦一样的觉悟:拥有政治权利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到了1063年,经过长期的混战和征服,丹麦国王克努特在英格兰确立了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克努特不但击败了英格兰威赛克斯王朝的军队,还迎娶了英格兰国王的遗孀爱玛,这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此外由于爱玛是诺曼底公爵的妹妹,通过这场政治联姻,又让他和诺曼底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说,维京人的故事里,不但说打打杀杀的冰与火之歌,也有相互算计的权力的游戏。

在维京人的巅峰时代,他们建立起了一个横跨大西洋,包括英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帝国。

2,维京人的殖民

除了通过掠夺获取财富,维京人还横渡大西洋展开殖民。

9世纪早期,维京人的船只进攻和定居苏格兰北部西部的群岛,法罗群岛是维京人定居时间最长的岛屿,也是他们在大西洋领域第一块奠基石。

考古发现,这里的维京人以畜牧为生,以捕鱼为副业,养殖绵羊在当地经济中处于主要地位,法罗群岛中的法罗的意思在古代北欧语中就是绵羊岛。

公元870年左右维京人到达冰岛,早期维京人在冰岛的故事,在航海传奇小说和旅行家的日记中都有体现。公元9世纪60年代末,挪威探险家弗洛基来到了冰岛,最终在冰岛西北海岸的海峡登陆,弗洛基爬上登陆点附近的山丘,在制高点上看到附近的海湾里全是浮冰。由于恶劣的天气,他们无法及时离开,一直等到第2年的夏天才回到挪威,由于他满腹牢骚,就将岛屿重新命名为冰岛。

冰岛是唯一一个有相对完整的定居记录的维京人海外领地,冰岛学者阿里在《定居者之书》中记载,最早一批到达冰岛的人是为了逃离挪威国王的高压政治。第一批冰岛定居者里面就有英格尔夫,他最终选择定居在雷克雅未克,雷克雅未克在北欧语中的意思是“烟雾缭绕的海湾”,因为在那里有很多的温泉。

冰岛早期历史的第二个资料就是《冰岛家族萨迦》,它讲述了冰岛主要家族之间的冲突。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历史的插曲。

17世纪的时候斯考尔赫尔特主教把两份珍贵的萨迦手稿作为礼物送给丹麦国王。19世纪随着民族主义的觉醒,冰岛人要求丹麦将萨迦手稿送回。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谈判,1945年冰岛从丹麦独立,1961年丹麦国会通过萨迦送还冰岛的法案。1971年最初的两份手稿得以回归。

当这两份手稿送出去之后,丹麦哥本哈根国家图书馆降半旗。与此同时,在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则用电视现场直播了手稿的移交仪式。

冰岛移民是从挪威高压政权逃亡到冰岛的难民,他们不愿意重建一个高压政权,最终建立了一个没有国王也没有其他行政权威的政治体系,冰岛自由邦。此外,冰岛人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议会。

除了冰岛之外,维京人在1000年到1450年之间对格陵兰岛,1000年到1350年对北美大陆都曾经有过数百年的殖民历史。

由于气候变化、疾病肆虐和北方因纽特人南下造成的暴力冲突,维京人逐渐放弃了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是北美大陆的维京人联系本土的纽带,在格陵兰岛殖民地逐渐废弃之后,北美殖民地自然消亡。

有意思的是,在19世纪之后,随着大量北欧人移民北美,北美大陆对于维京人在北美的研究日渐兴起。这些北欧人的后裔认为自己的祖先才是最早发现新大陆的开拓者,对于世界对于哥伦布的荣誉愤愤不平,他们甚至在1892年芝加哥政府举办纪念哥伦布登陆新大陆400周年的时候组织了一场“踢馆”活动:

他们筹集资金重建了一艘维京风格的战船在美国航行27天,最后一站抵达芝加哥,向人们宣示,维京人才是北美大陆的发现者。

3,维京人的遗产

维京时代的最后岁月由三个强者围绕英格兰的命运交织而成,这三个人分别是挪威国王哈拉尔德,英格兰国王哈罗德和诺曼底公爵威廉。

简单来说,就是1066年,英格兰国王在本土消灭了渡海而来的挪威国王,随后自己被渡海而来的诺曼底公爵威廉消灭。这个诺曼底公爵威廉,就是历史上“威廉征服”的主角。

因为维京人生活区域的辽阔和复杂,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界定维京时代的终结,一般来说,人们会把1066年的黑斯廷斯战役作为维京人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具有讽刺性的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威廉公爵,也是维京人的后裔。

以海盗形象示人的维京人,除了血腥的杀戮和殖民之外,到底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呢?

首先,维京人就像猛兽攻击牛群一样,总是选择最薄弱的王国出击,而那些保存下来的王国,则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就像尼采说的那样: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将会让我们更强大。正是维京人的不断攻击,消灭弱小的王国,加速了英伦三岛的统一步伐。

此外,在语言学上,维京人也在英语当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例如英语单词里面的鸡蛋和面包,就全部来自维京人的语言。

在文化方面,19世纪之后欧洲大陆曾经掀起了一股探寻维京文化的热潮,产生过一大批以维京神话传说为素材的文艺作品。比如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不朽名作《尼伯龙根的指环》,就是来自于北欧神话。

直到今天,不管是英国还是丹麦的维京文化博物馆,都是外地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在《魔兽世界》的电脑游戏中,还是《指环王》这样的史诗大片中,甚至于《复仇者联盟》,《权力的游戏》,这些享誉世界的艺术作品里,都能够看到维京世界的影响。

维京人的世界已经从生活中消失,维京人的影响依旧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想到这一点,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我是铁锤文史,致力于创作有趣有益的作品,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