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富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工蟻看世界(ID:wfh_lhj)。

外交是國與國之間對壘的最前沿,有兩種狀態,不勝則敗,全以國力說話!或是高處不勝寒,滿腹悲愴;或是山高人爲峯,指點羣山。

而中國從滿腹悲愴到指點羣山,相隔百年!

01

1896年,巴黎萬國運動會開幕式上,世界各國依次升國旗、奏國歌,百般高亢,但輪到大清國時,卻陡的靜悄悄地升起一面小黃旗,沒有音樂、沒有國歌,百般的寂寥。

在死一般的冷寂之後,全場爆發出雷鳴般地鬨堂大笑。

此時,74歲的大清權臣李鴻章,在一片嘲笑聲中,拄着柺杖邁步到黃龍旗下,挺直腰板,望着國旗,滿懷深情地唱起家鄉小調《茉莉花》。

這一刻世界都在嘲笑他的祖國,但他沒有因之羞慚退縮,他依舊像狗不嫌家貧般深愛着他的祖國,縱使世人笑她千百遍,他依舊對她滿懷深情。


一百多年過去了!

中國的國旗、國歌不僅飄揚在奧運賽場、世界錦標賽的賽場上,而且每逢閱兵式,五星紅旗配上激昂的國歌,雄壯的部隊,總能令無數中國人驕傲到熱淚盈眶。

不僅如此,中國的國歌還可以響徹國外首都的街頭,且以和平、自願、感謝的方式。

如3月14日晚18時,意大利首都羅馬街頭的上空,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民衆高呼感謝中國!

中國的國旗可以飄揚在外國的首都,同樣是被滿懷深情地接納和感激。

如2020年3月,塞爾維亞首都,總統武契奇動情地親吻五星紅旗,並把兩國國旗的一角牢牢地系在了一起。

今日之中國,五星紅旗飄揚,嘹亮歌聲響起,在世界任何一個有華人的地方,都會令人心生驕傲,而世界不敢小覷。

02

1895年3月24日,日本東京,馬關議和的第四天, 李鴻章乘轎車返回驛館途中,突然遭遇一日本男子地襲擊,朝他臉上開了一槍,左頰中彈,倒在血泊中。

他醒來後不準醫生給他動手術,只做簡單地包紮,對隨從說

“都不要哭,我死不了!此血可以報國矣!”

三天後,頭裹白紗布的李鴻章坐在了談判桌前,世界一片譁然,衆矢之的下,日本主動提出減少賠款一億兩白銀。

這就是當年的中國啊!即窮且破,還要靠一國重臣賣慘來維繫生存。

一百多年過去了!

今日之中國,外交場上,中國外交官叱吒風雲,充顯中國的大國氣場和神聖不可侵犯的王者霸氣。

耿爽可以說『

那些說“中國製造有毒”的人,可以不要戴中國製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國生產的防護服,不要用中國出口的呼吸機,以免染上病毒。

華春瑩可以置聲世界

『做人不能太美國』,

讓美國的逼格瞬間降了一級,在風中零亂。

有外交官戰狼之稱的趙堅,可以中英雙語連發5條推文怒懟美國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個現行。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美國要透明!要公開數據!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

中國的外長王毅在外交場上更是霸氣全開,

對待美國的挑馴,或斥之爲一派胡言,或聳聳肩不屑一顧,或直接哈哈笑場離開,將中國人的霸氣與高傲留在外交場上餘音繞樑,威風三日不散。


這就是當今中國的外交,霸氣側漏,掌天下風雲於三寸之間,一顰一笑皆是王者風範。

03

1895年4月17日,73歲的李鴻章簽完《馬關條約》後,帶一身屈辱踏上回國的船,在離開日本的那一刻,他對身邊的人說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國土!”

回國後,年邁的李鴻章不堪國人的謾罵,出遊歐美各國躲避流言。

本是葉落歸根的年齡,李鴻章卻是有國不能回。

一年後,李鴻章結束環遊歐洲之旅回國,當途經日本需要換乘時,李鴻章臉色鐵青,一言不發,拒絕上岸!

最後隨從在高高的輪船之間,搭上一塊窄窄的木板,74歲的李鴻章拄着柺杖、顫顫巍巍的走過輪船的間隙,身下是波濤洶湧的大海。

上船之後,李鴻章立即啓程回國,白浪之後是迎接他的日本首相和高官。

那一刻,李鴻章驕傲的心無法再次面對曾經屈辱留下的傷痕,只能選擇逃避,傷心離開異國。

一百多年後

中國人不僅站起來了,而且雄起爲一個偉大的國家,其實力不是一般國家能惹得起的。

縱使戰火紛飛的國度,也要讓出一條安全通道,讓中國人帶着驕傲棄岸回國。

2011年,4萬多中國人,可以唱着國歌爲護照,手舉紅旗,從容離開戰火紛飛的利比亞,撤僑回國。

那一刻中國人是驕傲的,因爲回望戰火焦土中的利比亞,還有不少國家的僑民,在一片零亂中黯然神傷。


又9年後,2020年。

疫情中的中國,可以帶上醫護人員,包12架飛機飛行萬里,去世界各地接散落於海外的中國人,說一聲接你們回家,讓無數中國人驕傲到淚奔。

而相比之下,鑽石公主號上的美國公民,卻被美國遺棄在日本的碼頭不得歸國。


▲ 元宵夜,61名湖北人飛越8300公里,從印尼巴厘島被祖國接回家。

這就是當今的中國,只要你是中國人,驕傲與不受欺辱,可以延伸到世界任何一片國土,因爲背後有強大的祖國,那是我們共同的家。

04

一百多年前的李鴻章,傾盡全力扶持着晚清這艘大船,不要漏了、不要翻了,希望能老樹逢春,振作些,再振作些,不至於太難堪。

然而總是事與願違,步履艱辛!

爲強兵不受欺辱,1865年,李鴻章親自託人去美國購買機器,聘請高級技師和工匠,在上海成立了全東亞最大的兵工廠——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爲科學教育救國,李鴻章安排挑選各省聰明幼童,赴美留學,每年三十人,十五年後,依次回國,報效祖國。

曾記當年中國人的努力是這樣的,如下文,總是讓人淚水漣漣!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李鴻章想通過實業救國,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船塢、第一家近代化煤礦、第一個海軍基地、第一支純近代化艦隊——北洋艦隊等等。

然終究國運不濟,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幾乎全軍覆沒,簽定了他一生中最爲屈辱的馬關條約,賠償白銀2億兩。

此後的中國越發風雨飄搖,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中國的首都被人一把火燒了,老佛爺只能帶着朝庭大臣倉惶西逃。一國首腦如此,何況亂世百姓。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年後,1901年,78歲的李鴻章在滿目瘡痍,殘垣斷壁的天津城,哭得像個委屈的孩子。

因爲在他即將油盡燈枯的時候,要再次迎來人生更大的一次羞辱,要和十一個國家的大使,輪番簽下《辛丑條約》。

那一天他曾說過:

“天下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

簽完條約,李鴻章吐血不止,兩個月後,李鴻章病情急轉直下。

1901年11月7日,78歲的李鴻章大口大口吐血,臨死前,兩目炯炯不瞑,張着口似乎想說什麼。

直到身邊的人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

聽到這句話,李鴻章閉上眼睛。他死後,大清上下,哭聲一片。

▲ 油盡燈枯的李鴻章被迫簽署《辛丑條約》

這就是李鴻章那個時代的中國啊!一心想報國,想強國,奈何卻一次又一次將自已的名字籤成屈辱,以至死難瞑目。

一百多年後,中國的軍事力量,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睥睨,東風快遞指哪打哪,震攝全球。

中國已是人才濟濟,上可仰查天宮宇宙,下可深潛蛟龍探海,中國已成爲世界製造業最全、最完善的國家,中國製造遍佈世界。

中國的交通在山谷間縱橫馳騁,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均列世界第一,中國的港口羅列江涯海岸,胸懷世界,中國的基建均一騎絕塵,稱雄世界。

今日之中國已是富庶而強大的國家。

2020年,在席捲世界的疫情危難面前,首當其衝的中國,不僅可以攜14億人民安然渡過危難,還可以做到疫情期間電不停、水不停、網不停、整個中國有序運轉。

試問如此中國,哪一國能做到?

此外,如今的中國已可兼濟天下,有實力有能力主導全世界人民共同團結起來一致抗疫!可以同時向世界近百個國家提供援助,用中國力量保護世界。


這就是如今之中國,一個擁有着大胸襟、大格局、大擔當的偉大國家,一個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重拾漢唐榮光的偉大國家。

如今之中國,李中堂足可含笑九泉,放心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