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单车上的胡思乱想】

周五加完班到了八点,下到楼外,夜色已然完全覆盖了城市。我走了一段路,找到一辆共享单车,电量61%,按里程数计算,可以把我这一百多斤肉身,从白水东街的公司驮回到太岳街的家里。

白水东街是这两三年逐渐热闹起来的城市,我路过东南带状公园的时候,看到路边密密麻麻的车辆,有暴走团队伍,有跳广场舞的,我还听见一个声音很嗲的女声,大声报告着自己身处的方位,这应该是玩网络直播的。

贾樟柯感叹,我们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实际上在任何时候都是,只不过相比较于古代的慢节奏,现在的只是加快了速度。我有一种感觉,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在加速度。从高铁到超级高铁,车速越来越快;从3G到4G、5G,网速越来越快;从邮政到顺丰快递,货运越来越快;从清明端午到中秋国庆,一年的感觉越来越快;从毕业的青春年少到盘串的油腻中年,人生的进程越来越快。得到的快,失去的也快;满足的快,空虚的也快;来的快,去的也快。一切都是无法阻挡的在“加速度”。

皮一下的话,比4G、5G更快的不是6G、7G,而是“眉目传情”,我到凤台小区一家熟悉的饭店去吃过油肉,因为去的次数多了,所以老板看见我来了,会笑着挑一下眉目,我点头或是眨一下眼睛,然后过油肉和糖醋溜丸,就依次端上来了,这是目前任何人工智能都实现不了的光速度传递,这动下眉毛和眨下眼睛,瞬间传递了几百兆的信息量。

我这么想着的时候,这辆共享电动单车,正吭哧吭哧载着我一百多斤的肉体努力的爬坡,坡度不大,但是很长,速度于是没有在平地上那么快。到底多快的速度才算快?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我们公司的司机师傅,他的回答是“你能掌握的速度,都不算快”。我觉得他的回答已经超出了我的命题范围,从物理层面继而进入心理学、哲学等多个范畴,很是耐人寻味。速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在你可掌控的范围,他就是不存在的。这就像我经常思考的“无龄感心态”,你感到自己年轻,你感到自己简单,不就是因为虽然出发了很久,但因为你的初心还在,一切还在,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今天下午在某先生处聊天,他谈到了我的几位朋友,这几位朋友是我交往十几年之久的良师益友,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希望身处的这座城市越来越好,这算不算爱好?还是算理想?怎么都行吧!反正为此我们每天侵淫在地方文化的研究之中,像草一样不能自拔。他们是张太行、李鹤鸣、何明道,“太行、鹤鸣、明道”都是我无偿赐给他们的字,何明道更多时候被我唤做何闷骚,因为我的这位好基友他的性格在人前和文中呈现着巨大的分裂,他在人前的沉默和文中展现的张力都被他统治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当然我也赐给自己一个字,自嘲为平海心,来源于网络新成语“地命海心”,大意是说有一类人,生着吃地沟油的命却操着中南海的心。我们四个人,从过去到现在,或者从现在到未来,可能都会为着那个有点可笑的初心,比如“为了生活的城市更美好”,而继续思考和写作。某先生是名文化情结很深的官员,交往不多,对我关心不少,平易近人,每次和我坐在沙发上聊天,说这样更体现平等。有这样的知心“文友”,让我觉得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一切机缘无须外求。

穿过三个十字路口时候,越来越感到夏夜的凉爽,这可能越往北走,城市居住的人口越少的缘故。有时候下雨也是,十里不同天,城东一场雨,朋友圈里忙着晒忙着抒发各种感受,城西却依然阳光灿烂,让人怀疑我们的城市已经大到不是一个时区了吗?同在一片天空,因为身处位置不同,所遭遇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某次聚会,“青山白雪”让我们几个回想一下十年前的自己,我记不得太行兄、鹤鸣兄、明道兄的回答了,我只借着入口的梅酒,感叹自己十年前很忙也很闲:说忙,是因为当时妻子在一家国企上着“三八倒”的班,小夜班的时候,我要在午夜十二点接她回来;大夜班的时候,我要在十一点多送她乘车。在送她上班之后或者等她回来之前,是我的大段从容的悠闲的阅读时光。那时候不比现在浮躁,是可以一年读几十本书而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选择也是如此,没觉得十年前的一些选择是对或者错的,人都是一直往前走的,在走的过程中去动态平衡。马云有过很多至理名言我都没记住,我就只记住他说人和事的关系。他说,人靠谱,事不靠谱,人会慢慢把事情理顺,理到靠谱,但如果事靠谱,人不靠谱,再靠谱的事也会被搞乱搞糟,搞到不靠谱。所以你看,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人靠谱,都可以去动态中求平衡。

政务中心外有人借着灯光在玩平衡车,她的同伴在前面探路,看有无阻挡的地方,而我一路绿灯,一路前行。我身边的骑行车流中,有和我一样刚下班的,制服还没脱去的银行柜员,也有一手听着微信语音一手握着车把的外卖小哥,也有两个人骑一辆车出来闲逛的人吧,叽叽喳喳的,大声的说笑着。文博路大桥上的装饰灯光很亮,我骑行过去的时候,看到有人借着五彩斑斓的灯光在玩自拍。我闲来也刷抖音,但往往刷十几分钟就觉得无趣了,大同小异的内容,竞相模仿的段子,千篇一律的皮囊,再好看也会审美疲劳。只有勇敢面对他,才会放心拒绝他,我尝试过玩电子游戏,还有抽烟,是真玩不进去抽不下去,然后,放心的拒绝了,这是最笨的办法。

最好就是亲自去经历,别无他法。每个人都是死倔死倔的,谁也无法真正去说服另外一个人,因为谁也无法代替他的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带给他的困惑或者收获。我最近读完康熙版的《泽州志》,这也是一位人在官场,但心系文化的先生送我的。《泽州志》里记载着很多的人和事,我感觉今天依然还在重复上演着,历任的行政长官,都免不了要搞修桥铺路,建学校,用今天的话说补齐基建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创优人居环境,今天白马寺山头的景公塔,老城的景德景忠两桥,还有东南的文笔峰塔,都是历任晋城主政者留下的痕迹。《泽州志》里的记载的大量艺文,也生动真实的反映着当时的文化生活,某某某爬太行山了,哎呦风好大雪好急路好陡,写篇文章记录一下,某某某约某某某去青莲寺了,写篇文章刻块碑,状元李俊民说他的几个文友了,写了篇文章记载下来,和现在除了工具用的不一样,做的事情有啥不一样?我在晋城博物馆见到过古代出土的一块墓志铭,大意是说晋城人某某某一生如何如何,我当时就在想,我们自诩当代晋城人如何,却不知一千年前,古人也在这样思想者消费者。然后呢,都没有然后了。

我在想什么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呢?孔子羡慕周礼,但孔子这么想的时候离周公已经几百年了;唐宋好吗?可也有安史之乱,杜甫经历了全国人口从五千多万锐减到一千多万,于是整个人都不好了,过得颠沛流离,写得凄风苦雨;明清好吗?就晚清那丧权辱国的光景,活着都憋屈啊;民国好吗,现在流行民国是最美好的年代,可民国的教育普及率还不到10%,整个社会能好到哪去?我看着家门口公园乘凉的人群,还了单车,骑行共计32分钟,扣款4元。

从来就没有最好的时代,那个你能掌握了脉搏跳动,并能跟上节奏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属于你的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