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在一支紅軍部隊中,發生過這樣一件怪事:一位紅軍幹部打土豪時捉到兩隻雞,好心送給患病的首長補養身體,卻差點被首長處以極刑。
不就是兩隻雞而已嘛!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
這裏面究竟有什麼玄機呢?
其實,這跟該紅軍部隊的一項特殊紀律有關,那就是“不能喫雞”。
衆所周知,大作家茅盾原名叫沈雁冰。但鮮爲人知的是,他還有個親弟弟名叫沈澤民,是中共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18歲進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1921年回到上海,加入共產主義小組,三年後成爲中共上海地委委員。1931年當選爲中共中央宣傳部長,4月調任鄂豫皖省委書記,率領紅二十五軍在鄂豫皖根據地開展革命鬥爭。
1933年3月5日,沈澤民與二十軍軍長吳煥先、政委戴季英等人,爲了敦促部隊嚴格遵守羣衆紀律,共同商定了一條新的規定:紅軍戰士誰了不準喫雞。此後,紅二十五軍一直嚴格遵循這一規定,獲得了各地羣衆的高度讚揚。
當年11月,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嚴重挫折。沈澤民的肺病多次復發,而且又患上了瘧疾,每日忽冷忽熱,身體疲弱無力。由於環境艱苦,既缺醫少藥,又嚴重缺乏食物,只能以生命中蘊藏的一點氣力,苦苦支撐。
就在這時,擔負警衛任務的紅二十五軍第二二五團五連指導員,帶領一個排遠到赤白邊界打土豪。他們除了搞到一些糧食衣物,還捉到了兩隻活雞。
指導員把兩隻雞交給沈澤民的勤務員,叫給他補養身體。誰知這下卻闖下了大禍!
沈澤民聽說外出打土豪捉了兩隻雞,也不深入瞭解問明情況,就下令將五連指導員捆綁看押起來,交由軍長吳煥先親自處置,藉以教育部隊嚴格遵守“雞犬不驚”的宗旨規定。並一再吩咐他的勤務員,叫五連派上兩名戰士,趕快把雞給人家送回去,以使挽回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開始,軍長吳煥先對這事也很生氣。當他了解到事情真相以後,不禁被五連指導員的所作所爲深深地打動了。
這位指導員晝夜都警衛在省委書記身邊,看到沈澤民病成那個樣子,有今天沒明天的危在旦夕,心裏很不是個滋味。
他本想在打土豪時,順便搞點雞蛋或肉類食物,帶回來給其補養身體。誰知這兩樣食物都沒有弄到手,無奈之下也就抄了土豪的雞窩。
他也害怕落個“雞犬不寧”的名聲,就偷偷裝在口袋裏面,一路上不顯山不露水地背了回來。
他是出於對省委書記的愛護,完全是一番好意。如果對他處以極刑,未免有點過分。
對於沈澤民吩咐把雞送回的事,因爲雞是土豪的,五連連長怕送雞不成,反倒舍下兩條戰士生命,就把兩隻雞轉手送給了老百姓。
對此,吳煥先默不作聲地予以認可。然而,沈澤民對這事卻一直抓住不放,他一再要求吳煥先嚴加懲治五連指導員。
吳煥先不便跟個垂危病人進行爭論,子是就故意打着哈哈:“我說沈鬍子,你都病成這個樣子,就是喫上兩隻雞,我看也未嘗不可。你還是好好安心養病吧!”
沈澤民這個曾經在大上海和莫斯科喫過各種美味佳餚的名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不但不肯喫雞,仍在唸念不忘嚴明“雞”的紀律。
這位忠心耿耿而又書生氣十足的省委書記,不久之後,就病逝於老君山中,年僅31歲。
而五連的那個指導員雖然沒有被處以極刑,但還是被撤去指導員職務,留在五連當了一名戰士。
讀者朋友,一邊是體恤首長、無奈捉雞的紅軍指導員,一邊是嚴守紀律、說一不二的沈澤民,您支持哪一方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