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毫無疑問,在這樣一個毫無經驗和學術能力的總設計師的管理下,蘇27戰機的研發項目和進展速度可謂是異常緩慢,甚至在很多領域花費了國家大量的精力財力之後還無法取得進展,最終伊萬諾夫也是被之後的西蒙諾夫所取代。可以說蘇27戰機的研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蘇聯的國家體制的僵硬,導致大量毫無經驗的人員進入到社會的各個關鍵部門,損失了國家大量的物力財力。

衆所周知,作爲前蘇聯空軍最後的榮耀——蘇27戰機以其超高的機動性和超遠的航程,載彈量等等一系列優點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空優戰機,也成爲蘇聯空軍的主力戰機。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一款性能優秀大名鼎鼎的戰機,卻最後拖垮了蘇聯。而它背後的原因可謂是十分複雜。
在上個世紀70年代面對美國接連推出的先進戰機,蘇聯航空工業界不甘落後也開始自主研發本國第3代戰機加以對抗。而這就是蘇27戰機的前身,當時作爲最早的蘇27戰機總設伊萬諾夫。實際上這個人他本身的學術能力就十分薄弱,更多的是靠着一路上的吹吹打打而坐到了總設計師的位置上。毫無疑問,在這樣一個毫無經驗和學術能力的總設計師的管理下,蘇27戰機的研發項目和進展速度可謂是異常緩慢,甚至在很多領域花費了國家大量的精力財力之後還無法取得進展,最終伊萬諾夫也是被之後的西蒙諾夫所取代。
相對於伊萬諾夫,西蒙諾夫本人飛機制造更具有經驗,在航空工業上也更具有研究。在他的帶領下,蘇27項目重新洗牌並一步一步開始,最終使戰機的研發試飛順利走上了正軌。然而其中耽誤的精力和財力卻始終是無法挽回的,從客觀上看雖然說西蒙諾夫在最後將蘇27戰機順利的製造了出來。但是當時的西蒙洛夫爲了趕工期抓進度,在蘇27飛機的機體和發動機壽命,日常維護等等方面依然有着較大的問題。
可以說蘇27戰機的研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蘇聯的國家體制的僵硬,導致大量毫無經驗的人員進入到社會的各個關鍵部門,損失了國家大量的物力財力。同時盲目的追趕進度,也使得本國製造的大量武器裝備在性能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巨大的缺陷,因而在今後的使用當中也必將會產生巨大的問題。可以說一架小小的蘇27戰機卻折射了當時蘇聯整個社會的巨大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