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閉關鎖國的做法,讓當時的中華與世隔絕,在西方世界已經經歷了好幾次工業革命的時候,清朝卻還是古老而落後的農業大國,國力相差自然是越來越大。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而清朝的改革,並未將目光放在落後的封建主義制度上,只是簡單地“師夷長技以制夷”,所取得的成效自然也是十分有限的。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清朝引以爲傲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着變革的徹底失敗,同時也讓清朝看到了先進的工業國和落後的農業國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甲午戰爭是一場加快了我國發展歷史進程的戰爭,清朝的慘敗促進了更多有識之士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技術。

不過,中華民族什麼時候都不缺拆下肋骨當火把的民族英雄,在甲午戰爭中同樣湧現出一大批不怕犧牲爲國捐軀的英雄人物,鄧世昌就是其中一個。

在甲午海戰中,鄧世昌是副艦致遠艦的艦長,他駕駛致遠艦直接撞向了日本艦艇,最終致遠艦沉沒,鄧世昌也跟着以身殉國。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在致遠艦沉沒時,發生了這樣感人的一幕:鄧世昌隨着逐漸下潛的戰艦慢慢下沉,他的狗一邊叫着一邊向他奔來,然後用嘴叼着他的衣服,死死地把他往上拖。鄧世昌想把狗趕走,但是狗堅決不走,他無奈只能含着淚狠心將狗按了下去……

毫無疑問,鄧世昌是一個民族英雄,但是很多人仍然對當年這一段歷史不太瞭解,不明白鄧世昌爲何一定要駕駛致遠艦撞向敵艦,採取以命換命的打法。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事實上,鄧世昌這樣做,並非是因爲已經無路可逃,所以只好撞向敵艦,而是完全出於他自己的意願。也就是說,鄧世昌是在有所選擇的情況下,主動選擇了撞向敵艦,與敵人同歸於盡。

那麼,這究竟是爲什麼呢?按理說致遠艦是有火力的,完全可以開全火力攻擊敵艦,沒有必要直接撞上去的。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這要從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戰艦的不同說起。北洋水師當時造戰艦,並沒有什麼經驗,誰也不知道戰艦到底該怎樣造纔是最好的,所以嚴格來講,致遠艦也不過是個實驗性質的戰艦。

根據資料記載,致遠艦的最高航速本來是有18節的,但甲午海戰爆發時,致遠艦因爲年久失修,速度已經下降到了14節,即使鍋爐超負荷工作,也只能達到16節的速度,而日本海軍的吉野艦,最好航速達到了23節。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所以,致遠艦其實是追不上吉野艦的。致遠艦即使衝過去,也不見得能撞到吉野號,不過說鄧世昌想去撞吉野號,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那個時候人們發現,當戰艦的龍骨被撞擊時,會發生嚴重的損壞,所以就有了艦首帶衝角用以撞擊的戰艦,致遠艦也是其中之一,它本身就有撞擊敵艦的功能,而且當時也確實有這樣的打法。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致遠艦在那麼遠的距離上,炮彈打不到吉野號,因爲對方速度太快,所以它是想拉近距離,然後發射炮彈攻擊敵艦,這樣纔會有冒險衝向敵艦的舉動。

然而,致遠艦到達敵方戰艦的射程內之後,遭到敵方戰艦的圍攻,被炮彈打中魚雷管,魚雷管爆炸把船炸燬了,全艦官兵也因此殉職。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致遠艦被魚雷擊沉的信息是絕對錯誤的,因爲戰艦在戰鬥前都會把魚雷給丟棄掉,不然極有可能把自己的戰艦給炸沉,十分危險。

致遠艦冒死攻擊吉野號,甚至不惜以命相搏,直接撞擊敵艦,是因爲鄧世昌想打亂敵方戰艦陣型,給北洋艦隊創造取勝的機會。

致遠艦爲何要撞擊敵艦?不是因爲無路可逃!原因讓人替鄧世昌惋惜

但是,各艦之間的配合不到位,吉野號也並非日本的主心骨戰艦,所以即使鄧世昌能成功,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這個真相讓人替鄧世昌感到惋惜。

但是,鄧世昌以及致遠艦全體官兵,無疑都是有着一腔愛國熱忱的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值得我們永遠敬仰和懷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