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姓氏是在河南诞生的,伏羲氏姓“风”,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氏,淮阳也被誉为“羲皇古都”。相传伏羲氏始规定姓氏,制订婚嫁制,教人结网捕鱼、饲养牲畜,更教人们烹制食物,推演出八卦,制造武器用于战斗狩猎。

中华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前伏羲氏时期。相传伏羲氏始规定姓氏,制订婚嫁制,教人结网捕鱼、饲养牲畜,更教人们烹制食物,推演出八卦,制造武器用于战斗狩猎。第一个姓氏是在河南诞生的,伏羲氏姓“风”,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氏,淮阳也被誉为“羲皇古都”。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姓和名一样,都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它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风氏出自上古三皇之首的燧人氏,燧人氏自立为“风”。
伏羲氏随父姓风,义妹妻子女娲氏随夫姓风,后代也都以其为姓。风姓的得姓始祖就是伏羲。风氏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幽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到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
山西省芮城县城以西35公里处黄河渡口,名为“风陵渡”,便是上古时代名为“风后”的一人,葬于此命名的。“风”的古体字为“飏”,代表的是龙蛇图腾,“风”是有角的、人格化的龙蛇之王。
现在有一些人说“风”与“凤”二字相通、相侵、相假是不对的。没有任何历史文化依据,更违背基本的汉字造字原则与华夏文化经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