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全政
今天小編結合劉曉慶版電視劇《武則天》,和大家聊聊一代女皇武則天。武則天這並非她的本名,是她晚年退位後,皇帝李顯給她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的前兩個字。《論語》裏說“惟天爲大,惟堯則之”。“則天”就是取則於天,取法於天。
再美的尊號還是尊號,畢竟不是名字。當皇帝前後,爲了造輿論,她給自己取名“武曌”,意思是“日月當空”,說自己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普照着萬里江山,這是一個很有氣魄的名字,但她入宮前叫什麼名字,早已湮沒在歷史的煙雲裏。說起來,一千多年來如雷貫耳的“武則天”,居然是個“無名”英雄。在她死後的一千多年裏,人們一般都叫她“武后”。但是按照近代以來的習慣,人們管她叫“武則天”。

劉曉慶版《武則天》劇照
自古以來美麗就是女人改變命運的重要資本。那時候,楊夫人雖然不擅女紅,卻喜歡文史,家庭的耳濡目染,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武則天在少女時代就比一般官僚人家的女兒更顯聰明和勇敢。貞觀九年(635年),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yue)嘔血而死時,她已出落成一個美人坯子。
武家有女初長成,一朝選在君王側。14歲的少女進了宮封爲才人,楊夫人割捨不下日夜啼哭,武士彠喜歡冒險的基因傳給了女兒,她回眸一笑對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表現出了不同一般的見識和膽量。貞觀十一年,唐太宗給她起了個名字叫“武媚娘”,國事一忙太宗就把她丟到腦後了。心氣比天大的“武媚娘”豈能容忍?
從“獅子驄”事件可以看出,武則天的剛硬、勇敢,愛出風頭。這樣一個小姑娘不大能吸引太宗,卻引起了年輕的文弱太子的注意,甚至可以說一見鍾情,一見傾心,再也忘不了,這給了她一個翻牌逆襲的利好機會。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太子李治即位。人在機會面前是分層次的,第一類是“凡人”,眼看到嘴邊的鴨子飛走了,追悔莫及;第二類是“強人”,好風憑藉力,叩開命運之門,上位成功人士;第三類是“超人”,創造機會,走向輝煌。武則天的過人處,是在侍奉太宗時,施展天生的狐媚手段,讓李治不可救藥地愛上自己。李治是一個有藝術家氣質的帝王,書法、詩文、音樂樣樣在行,柔弱,天生對女人懷有很強的依賴心,而武則天堅強、獨立、有表現欲。太宗病榻前,和李治偷情;感業寺傳情,靠文藝女青年的敏感多情和智慧完勝。
感業寺中她寫了一首詩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大意是說,我心緒煩亂,神情恍惚,把紅的看成綠的,要闖紅燈了;爲什麼我如此憔悴?是因爲思念你而流淚;你如果不信就打開箱子看看我的石榴裙,斑斑點點說不盡的相思。這首詩據說後來詩人李白看了也爽然若有所失,嘆息自己才情難比武則天。永徽元年(605年)五月太宗周年忌日,李治到感業寺行香,兩個人的一番激情表演,徹底俘虜了李治。可笑的是,王皇后把武則天引進後宮,企圖暴擊情敵蕭淑妃,上天給了王皇后高貴的出身和美貌,卻沒有給她李治的心和愛情。

劉曉慶版《武則天》劇照
當初進宮時還是一個青蘋果,經過14年的歷練,就多出了一份溫柔多情的成熟風韻。武則天向皇后、皇帝、宮女三個方向打情感牌,她贏了,拜爲昭儀,生下李弘,她的地位穩定下來了。
武則天的堅強潑辣,正和高宗相契,她還有讓李治依戀的沉着冷靜,能屈能伸。隨着後宮地位的提升,她開始衝擊後位,“小公主死亡”事件,讓高宗大腦短路,讓王皇后暈菜,讓一個母親吞噬人性、殺死親子。
在小公主死亡事件上,推動她下毒手的是蓬勃的慾望和強烈的野心,這對一個母親是可怕的,但對一個鐵腕政治家而言卻是必要的。
從悽愴的感業寺一路走來,先是突破人倫界限,再是突破天倫界限,再到籠絡長孫無忌失敗,控告王皇后“巫蠱案”,到“辰妃風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這節骨眼上,以李義府和許敬宗爲首的官僚選擇了支持武則天,通過楊夫人和武則天暗通聲氣,外廷和後宮迅速建立起一個反應敏捷的情報網。
永徽六年(655年)九月,高宗和武則天決定攤牌,在“殿廷鬧劇”中,許敬宗代表支持派,李勣代表中間派,長孫無忌代表反對派,高宗和武則天上下其手,利用支持派,拉攏中間派,打擊反對派,官員意識到了武昭儀的厲害,人性的陰暗佔了上風,他們統統保持了沉默。
從貞觀十一年進宮,歷經十八年的掙扎,新皇后在肅義門高調碾壓男權世界,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酋長的朝拜,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

劉曉慶版《武則天》劇照
從王皇后、蕭淑妃之死,李弘立太子,到國舅謀反案,高宗是統帥,武則天是他的親密戰友,血雨腥風的清洗,皇權得到了空前提高。顯慶年間的武則天,打造了一個模範媳婦和稱職國母形象。
高宗在生病期間,對武則天不斷委以重任和信任,權力令人上癮。從伏誅上官儀開始,是武則天和高宗鬥法的一個轉折點,讓她頓悟:控制高宗,走向權力頂峯才能保護自己,安定黎民社稷。接下來有了泰山封禪,魏國夫人(賀蘭氏)之死,二聖臨朝一系列閃轉騰挪。
高宗賓天后,她以太后身份臨朝,逼殺廢太子李賢,改革各種名號,追尊武氏先人,提拔武家子弟,平定李敬業叛亂,誅殺宰相裴炎,朝堂立威,自我造神,鎮壓宗室……
六十七歲時終於君臨天下,改國號爲周,完成了她從太宗才人,到高宗皇后,再到大周皇帝的權力三級跳。
她是明媚的才人,是有見識的皇后,是目光深邃的皇帝;是敏感多情的詩人,是深謀遠慮的政治家,是果敢有爲的大周天子。
她在連續不斷的逆境中抗爭、前行,沉潛、隱忍又剛毅、潑辣;愛出風頭,又不怕喫苦頭。她的人生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姜全政,男,甘肅鎮原人,鎮原某初中教師。喜歡塗鴉文字,鍾情讀閒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