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底 的一天,《西遊記》劇組正在籌備期,楊潔導演從北京趕到浙江紹興,她此次前來的目的是爲《西遊記》尋找合適的孫悟空人選。

《西遊記》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孫悟空,只要是孫悟空演活了,基本上《西遊記》就問題不大。

在來紹興前,楊潔導演曾看中了北京實驗京劇團的武生董志華,但是董志華當時是劇團的臺柱子,還有出國演出任務,她只能遺憾放棄這個合適的人選。後來董志華曾先後出演過《西行平妖傳》和《功夫》等電影。

北方沒有合適的美猴王,楊潔導演就將目光轉向以猴戲著稱的紹劇,他要找的人正是紹劇猴戲大師六齡童章宗義。

一、一次遺憾的錯過

時年57歲的章宗義是著名的南猴王,藝名六齡童。他帶着小兒子到火車站接到了楊潔。在六齡童家裏,他向楊潔導演展示了一套猴戲,精湛的演技讓楊潔導演非常興奮:“您要是再年輕二十歲,這孫悟空非您莫屬”。

六齡童則適時向楊潔導演介紹了一下自己外貌清秀的小兒子:“這是我的兒子……”

楊潔導演沒有領會六齡童的意思,轉而問他什麼時候去紹劇團考察年輕演員。

六齡童有些失望,他還是先把楊潔導演安排在了招待所,並給她拿來了一些紹劇團的演出資料。

在這些資料裏,楊潔導演發現了一位年輕的猴戲演員,他的猴戲文功武戲都好,資料上甚至用“令人拍案叫絕”來形容他,楊潔導演看中了這位年輕演員,決定第二天就去找他。

沒想到,第二天六齡童依然將楊潔導演接到他家裏,楊潔提出去紹劇團看看報紙上介紹的那位年輕演員,但六齡童依然“顧左右而言他”,只是一再岔開話題介紹自己的兒子。

楊潔導演這才猛然醒悟,原來六齡童這是“舉賢不避親”,她這纔開始注意一直陪在她身邊的清秀小夥子。

這位來自浙江崑劇團的小夥子爲楊潔導演表演了一套猴戲,動作很像六齡童,但眼裏的精氣神還遠遠不夠。

雖然楊潔導演心裏有些忐忑,但她還是在六齡童的保證下答應讓這位年輕人去北京試試,由央視領導最後定奪。

以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那位小夥子就是時年22歲的章金萊,他也有個藝名,叫六小齡童。

而那位被楊潔導演看中卻連一面都沒見到的猴戲演員是劉建楊。

二、劉建楊和章金萊

劉建楊比章金萊小兩歲,出生於1961年。他11歲考入紹興藝術學校學藝,因此後來他取藝名就叫做“十一齡童”。

16歲時,劉建楊正式拜師六齡童學習紹劇猴戲。在他學習拜師前兩年,章金萊也開始跟着父親六齡童系統學習猴戲。

不過,同樣是學習猴戲,劉建楊的進步速度堪稱飛快,他在19歲時就在紹劇《火焰山》中擔綱出演孫悟空,並且連續拿到兩項大獎。同一時間段六小齡童考入浙江崑劇團專攻武生,並且在崑劇《悟空借扇》中出演了孫悟空。

從劉建楊和章金萊的學藝過程可以看出,劉建楊顯然在猴戲上悟性更高,短短几年內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難怪會被楊潔導演一眼看中。

實事求是講,如果將1981年底的劉建楊和章金萊同時推到楊潔導演面前,相信楊潔導演幾乎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劉建楊。

何故?

除了劉建楊在猴戲表演水平領先於章金萊之外,楊潔導演後來還發現章金萊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眼睛還有七百多度的近視,表演經驗上幾乎是一張白紙,需要兩位老師去日常輔導演技(人藝先後兩位表演藝術家董行佶和鄭榕,副導演任鳳坡)

但是,歷史不能重來,也不能假設。事實就是章金萊在《西遊記》中拍攝過程中逐漸成長,最後完成脫胎換骨,從一位青澀的年輕演員成長爲家喻戶曉的美猴王。

而劉建楊除了在紹興本地比較有名氣外,其他地區幾乎少有人知。

我們可以說,六齡童對楊潔的阻攔,讓劉建楊失去了出演《西遊記》孫悟空的機會,他甚至連楊潔導演面都沒見到就被自己的師父給“淘汰”了。

雖然劉建楊和師父六齡童的關係一直很好,和六小齡童同樣保持着友誼,但他心裏確實有一些不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的六齡童葬禮上發生了羣毆事件,被毆打的對象就是劉建楊,這件事也曾經引起媒體議論紛紛。

而劉建楊博客上的一段文字袒露了他的真實想法:我們生下來就是演孫悟空的……《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我不去演,不是我的損失,是劇組的損失,是全國觀衆的損失。

三、如何評價六齡童的選擇

如果小六齡童還活着,那麼一切問題都沒有,孫悟空的角色非他莫屬。可惜他英年早逝,當楊潔導演找來時,六齡童就面臨了一個難題。

一邊是愛徒,一邊是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按照世俗的看法,當然還是兒子這邊更重要一些。所以,即使在猴戲上章金萊明顯弱於劉建楊,六齡童還是阻攔了楊潔導演,沒讓她見到劉建楊,而是將小兒子推了上去。

說到這裏,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六齡童“舉賢不避親”的做法感到不適,畢竟這對猴戲更好的劉建楊太不公平。

不過,筆者倒有些理解六齡童老先生的選擇,怎麼講?

首先,章金萊確實猴戲不如劉建楊,但他似乎對影視劇更有感覺,早在楊潔導演來之前,他就在《阿Q正傳》裏嘗試了一把當演員。

而在《西遊記》中,六小齡童從一張白紙起步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他成名以後,不論是演電影《過年》裏窩囊的軟弱兒子,還是《連城訣》裏的反派花鐵幹,表現都可圈可點。

可以說,孫悟空並沒有限制六小齡童的戲路,他個人的演技本身就很出色。

從另一方面講,我們也無法肯定劉建楊出演《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就必定能超過六小齡童,畢竟戲劇舞臺和電視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其次,六齡童的做法似乎更平衡一些。試想,如果劉建楊去了《西遊記》劇組,他成名之後可能就像六小齡童一樣專注於影視領域,那浙江紹劇團的猴戲誰來繼承?

要知道,彼時的六小齡童在紹劇猴戲上是不如劉建楊的,而且他還是浙江崑劇團的演員。

因此,六齡童的做法等於將在猴戲上並不突出的兒子送去影視劇領域發展,而將自己畢生專注的紹劇猴戲傳承給了愛徒劉建楊。用一句時髦話講,這相當於紹劇章家影視戲曲兩開花。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也要說一下,在1981年時,電視劇的地位遠不如電影和戲曲,那時候電視劇還是個新鮮事物,並不受很多人的重視,不信你去問汪粵和徐少華。

因此,我們也不能拿1988年以後的眼光去衡量1981年時六齡童的選擇。

四、曲藝戲曲兩開花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沒去演電視劇的劉建楊順利接了師父六齡童的班,他在戲曲舞臺上演孫悟空拿獎拿到手軟,並在1993年接任浙江紹劇團團長,1999年成爲國家一級演員。(六小齡童在2017年被評爲國家一級演員)

此外,劉建楊還獲得過文華表演獎和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3年成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紹劇)的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可以說,劉建楊在紹劇舞臺上取得了不亞於師父六齡童的成就,也證明了當時六齡童的選擇是有道理的。

雖然劉建楊有時候心裏還是有些小別扭,但他對師父的感情非常深厚,一直陪着師父走完了藝術人生路。

有意思的是,劉建楊還成爲馬雲父親馬來法的忘年交,他在馬來法的幫助提攜下,加入了浙江曲協,還自創了脫口秀節目“紹興大話”,論起來相當於紹興評書。

劉建楊的《紹興大話》在當地的影響不小,成了他除了猴戲之外的另外一個招牌,他也就真正實現了“戲劇、曲藝,兩開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