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段祺瑞在袁世凯一一命呜呼之后已经抢先控制了北洋政府,他也很想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即“大位”,但又忌惮冯国璋,故而拥戴有“泥菩萨”之称的黎元洪继任。就这样,黎元洪就在段祺瑞的拥戴下,继任了袁世凯之后的大总统。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集团内部乱成了一锅粥,由于没有特别强势的人物可以掌控局面,各方势力开始角逐最高权力。但北洋将领谁的不服谁,不得已之下,还是推举各方都能接受的副总统黎元洪继承大总统职务。不过,说起这个黎元洪,实在也是近代中国最窝囊的一个角色,即便是当了大总统,也不过是段祺瑞的一枚橡皮图章而已。
如果以军事实力来说,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最有资格胜任大总统一职,他们二人早在袁世凯在世时就已势同水火,相对来说段祺瑞优势更大,毕竟他身处北京,对动荡的局势可以把控,而冯国璋却在江南,颇有鞭长莫及之嫌。
段祺瑞在袁世凯一一命呜呼之后已经抢先控制了北洋政府,他也很想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即“大位”,但又忌惮冯国璋,故而拥戴有“泥菩萨”之称的黎元洪继任。
段祺瑞此举用意有三:一是借黎元洪堵住冯国璋北上争位之路,因为黎元洪一直是孙中山、袁世凯时的副总统,在法统上继任名正言顺。冯国璋内心再怎么不满,也没有堂皇的理由公开反对;二是实行“责任内阁制”自己掌握实权,把黎元洪变成一个盖印的,使总统和总统府形同虚设;三是可以捞取“拥戴”的政治资本,为以后正式即位积聚人望,铺平道路。
就这样,黎元洪就在段祺瑞的拥戴下,继任了袁世凯之后的大总统。当然,黎元洪再傻也知道,北洋政府是军人控制的政府,袁世凯死后,各方势力必然会火并,难以自拔,而他作为“民国创始人”之一的资本,也早在袁世凯时代就被清除干净了,如今除了充当段祺瑞的工具外,不可能有所作为。
可是作为大总统却要听命于总理,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更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而且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更是嚣张跋扈,颐指气使,更让黎元洪忍无可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府院之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所谓的“府院之争”即指总统府与国务院之争,而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了府院之争的焦点。当时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英、法等协约国集团已胜券在握了。日本企图借对德宣战之名,夺取德国在中国的种种权益,达到完全控制北洋政府的目的。
一贯亲日的段祺瑞也企图通过参战,对外借款编练所谓的“参战军”,借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而黎元洪完全持反对态度,主要是为了遏制段祺瑞的扩张,因而,黎元洪、段祺瑞关于参战的真实用意都在参战之外,目的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次府院之争黎元洪因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气势壮大了不少。段祺瑞首先发难,他主持国务会议通过了所谓的对德绝交案,并率全体内阁成员至总统府要求黎元洪向国会提交该案并盖章。黎元洪这回断然拒绝,段祺瑞恼羞成怒,以辞职相威胁。
黎元洪有国内反战民意和美国的支持,也不甘示弱。他也有意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但一贯以调停人面目出现的徐世昌又不肯出面组阁,而北洋将领以及各省督军又纷纷致电挽留段祺瑞。在种种压力之下,黎元洪不得不接受冯国璋的调停,表示一切外交方针由段祺瑞决定。
恰恰在这个时候,美国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希望中国对德宣战。而北洋集团内部的许多督军也一齐向黎元洪施压,这些手握重兵的地方诸侯,以国会若不通过对德宣战案,就要求总统下令解散国会相威胁。
这样信誓旦旦的逼宫,让黎元洪忍无可忍,于是,在美国驻华公使的支持下,他下令解除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瑞琪也不示弱,他授意地方督军宣告独立,而黎元洪恳请的徐世昌始终不愿出面组阁,一时间政局陷入危机。内外交困的黎元洪无奈向表示拥护自己正驻守徐州的张勋求援,希望他进京调停。
张勋表面上同意了黎元洪,但自己却有如意算盘,他率辫子军入京后,自导自演了一幕复辟大戏,这让四面楚国的黎元洪变成了众矢之的,无奈之下,黎元洪只好致电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同时又不得不重新起用段祺瑞,而自己则逃往外国使馆避难。
回头来看“府院之争”,黎元洪虽然一直占据“法统”的优势,但处处受制于段祺瑞,最终不得不自取其辱,完全败下阵来。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黎元洪手里没有实权,没有自己的军队,徒有一个“民国创始人”的虚名,他只能沦为段祺瑞的“橡皮图章”,不能有所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