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过成数字,还是过得更有仪式感?

或许是人性骨子里就埋藏着对美好的追求的原因,所以我们一直期望着浪漫的生活,期许着慵懒的躺在床上看着朝阳升起,欣喜的凝望满天繁星,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的距离,看尽在钢铁丛林的城市里所不曾有过的风景。

或者去到另一处钢铁丛林,但也要看过存在的不同风景,就像那句老话一样,距离产生美。

生活不该一成不变,不该每天计算着数字增减,不该是简单的一眼可以望到尽头;又或者生活就该是肆意的享受美食,评论风景。

而我们接触的人是这样,从网络上看到的生活也是这样,我们就理所当然的开始唾弃将生活过成数字。

我认识一个女生,她从小就和我们村里的其她小伙伴关系不怎么样,可似乎和我的关系还不错。大学的时候,她就像所有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一样,她喜欢旅行,喜欢去到不同的地方,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

我曾是那样的羡慕,毕竟我的生活不曾有过这样的多姿多彩。我们曾谈论过旅行,她说旅行并不需要多少的钱,即使是穷游也可以很开心,旅行和金钱没有关系。

可是当她大学毕业,家里不再给她生活费,自己在外打工以后,生活有过的仪式感也随着离开大学校园而湮灭,繁忙的工作,住在500元一个月的小隔间,周末再也只是在小隔间里乏味的度过。

有仪式感的生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逝。

没人愿意把生活过成数字,可是生活不总是只有阳光雨露,总有人会去承受狂风暴雨,只为让自己在乎的人将生活过得更有仪式感。

就像古话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样,所有有仪式感的生活,其实都是建立在把生活过成数字的基础上,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小我们就憧憬着自己是一名科学家、航天员、大老板,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它从不因某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我们毕竟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员,没有光芒万丈、也没有璀璨闪耀。

我曾以为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拖了国家平均收入的后腿,毕竟不管是在怎样的榜单中,我的收入都只能是中下,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堪堪达到平均线。

但是自从拼多多的上市,让我认识到,原来真的是月入3000元就已经超过了全国80%人的收入。

而我们所渴求的不将生活过成数字,要将生活过得更有仪式感的人,可能也就只是这20%里的10%而已了。

如果生活可以随心所欲,不必去理会责任,不必去考虑未来,或许能够将生活过得更有仪式感的人就不仅仅只是10%了,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的残忍,必须有人用将生活过成数字,才会换回自己所在乎的人将生活过得更有仪式感。

所以,没必要去唾弃将生活过成数字的人,因为谁也不想,可有时候必须为了某种自己在乎的原因而放弃仪式感,毕竟我们都是其中渺小的一员而已。

但是,也并不是将生活过成数字就成了理所应当,我们将生活过程数字是现实的无奈,可是将生活过成怎样的数字,就得看我们的想法。

将生活过成数字是无奈,将生活过得更有仪式感是追求,即使拥抱无奈,也要想着追求前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