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聶鳳智率部打清了濰縣西城外圍後,令部隊暫停攻擊,並稍向後撤,作總攻前的各項準備。濰縣攻城戰,山東兵團以犧牲1364人,受傷6548人的代價,取得了斃傷山東省第八區保安司令兼總隊長張天佐以下1.9萬餘人,俘敵整編第96軍軍長兼整編第45師師長陳金城以下2.6萬餘人,繳獲各種炮181門,各種槍1.7萬餘支(挺),炮彈3.6萬餘發,手榴彈11.5萬餘枚,子彈26萬餘發,以及大量軍用物資的輝煌勝利。

在電影《大決戰·遼瀋戰役》臨近結尾處,有這麼一個細節:廖耀湘兵團在遼西全軍覆沒後,有被俘軍官頗不服氣,用暗藏的左輪手槍對天鳴槍,企圖製造混亂,煽動被俘官兵“暴動”。東野指戰員們迅速控制了局面,有位我軍基層指揮員恨恨地說:“怎麼着?不服氣是吧?那就把槍再發給你們,咱們再打一次!”
戰敗後不服氣,覺得自己輸得太冤枉,是不少蔣軍的共同心態。他們也不好好想想,戰場勝負是雙方各種因素綜合較量的結果。贏就是贏,輸就是輸。我軍又不是宋襄公,從縮短戰爭進程、減輕人民痛苦角度而言,亦無“七擒孟獲”的必要。不過,在歷史上,倒還真有解放軍攻克堅城後不急於慶功,反而將部隊拉出城外,真刀真槍再攻一次城的奇事發生。這事發生在1948年4月27日的山東濰縣,想出這個古怪主意的,是時任華野9縱司令員的聶鳳智。
近迫作業這招,令濰縣守敵極爲惶恐。守在濰縣北關的蔣軍營長,不顧王耀武和陳金城的三令五申,率部放棄陣地,逃入城中。王耀武聞訊,一面急調青島守軍5個整編旅增援濰縣,一面新率濟南守軍3個整編師出援。爲激勵濰縣守敵士氣,王耀武乘飛機親臨濰縣上空,投下親手書寫的兩幅書法作品。一副上書“魯中堡壘”四個大字,另一副則寫着“百戰功高”字樣。
在看過地形後,聶鳳智首先檢討的是自己的指揮問題。戰前,他將西城的突破口都選在正北和西北面,忽視了東北面。而東北面恰恰有個全城僅此一處的城牆內壁斜坡,部隊可由此迅速下城。事後看來,如果當時能派一支部隊在西城東北面實施突破,既可分散守敵兵力、火力,又可迅速切斷西城守敵逃往東城的通道。
4月27日天剛亮,新成立的濰縣軍管會就在城中四處張貼告示,並挨家挨戶通知住在城牆附近的羣衆,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做完這些,9縱各部開始再次攻城,在實戰中磨合攻堅戰術。爲儘可能減少附帶損傷,此次攻城演練,9縱並未運用火炮,但各種槍彈、手榴彈和炸藥包的消耗量竟然比前幾天實際攻城時還要高。
作者:忘情

聶鳳智
1947年華野“七月分兵”後,無論是內線兵團、還是出擊外線的各縱隊,都遭遇到了挫折。原華野9縱司令員許世友臨危受命,指揮留在山東內線堅持的2、7、9、13縱隊及地方武裝,組成山東兵團,與步步緊逼的蔣軍重兵集團。聶鳳智就是在這個時候,接替許世友任9縱司令員的。
許世友

此後,進攻山東的蔣軍重兵集團終於被我華野外線兵團、山東兵團和蘇北兵團扯散。許世友趁勢指揮山東兵團,接連發起膠河戰役、膠濟路西段戰役和周村戰役,大量殲敵,全部收復了魯中根據地。到1948年3月,許世友的山東兵團主力屯兵於周村附近,向西威脅80公里外的濟南,向東威脅120公里外的濰縣。位於周村西南方向的津浦路要點兗州,也暴露在山東兵團面前。
蔣軍第2綏靖區司令王耀武一時無法判斷許世友真實意圖。他覺得濰縣城防堅固,歷史上從未被攻破過,遂採取了自以爲萬無一失之策:將膠濟路西段各孤立據點的守軍悉數收縮到濟南和兗州,加強這兩個要點的防禦力量。
王耀武

王耀武對濰縣城防頗爲放心,絕非沒有道理。該城被縱貫南北的白浪河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號稱“雙城”。方形的西城較大,城牆高10餘米。橢圓形的東城較小,城牆高7、8米。兩城之間由5座石橋相連。蔣軍在城牆上、下均構築了密集工事。外圍陣地縱深約3公里,依次爲野戰工事、土城寨、護城河、雷區、子母堡羣、鹿砦、拒馬、鐵絲網。城內守軍爲整編第45師的4個團、12個保安隊和諸多地主武裝,共計4.7萬人。由整編第936軍軍長兼整編第45師師長陳金城統一指揮。
許世友是員粗中有細的猛將,偏偏就要去擄王耀武的“虎鬚”。他見王耀武急於收縮防線,自己側背已無後顧之憂,遂揮師東向,劍指濰縣,誓將這個地處膠濟鐵路中段,東連青島、西至濟南,將膠東、渤海、魯南根據地分割開來的交通咽喉要道收入囊中。具體部署是,由聶鳳智指揮9縱、13縱、渤海縱隊一部及魯中軍區部隊,共計22個團的部隊負責攻城。以7縱、13縱及渤海縱隊一部負責鉗制和打援。

聶鳳智決心反常用兵,先打下城牆更高,工事更強,敵軍兵力更雄厚的西城,敲掉守敵指揮機關,徹底催垮守敵信心後,再攻東城。他着眼於連續作戰,將攻城部隊編爲若干梯隊,各司其責,並展開大規模近迫作業,將塹壕直挖到守敵眼皮子底下。

王耀武在蔣軍中算“文化人”,書法着實不賴,否則也不敢在軍情似火之際去現這種眼。不過,蔣軍官兵中,文盲比例着實太高,有多少人能欣賞王長官的墨寶,就不得而知了。
4月18日,聶鳳智率部打清了濰縣西城外圍後,令部隊暫停攻擊,並稍向後撤,作總攻前的各項準備。此舉讓王耀武和陳金城都產生了幻覺。王耀武在濟南隆重召開“濰縣大捷”慶功會,聲稱“敵軍遭我陸空聯合火力嚴重殺重,已撤離濰縣城關10餘里,濰縣之圍告解,膠東大戰已至末期,共軍指日可滅”。
因爲這一錯誤判斷,濟南和青島兩路援敵均放慢了腳步,提防“撤圍濰縣”的山東兵團主力在野戰中合圍自己。這就給聶鳳智的總攻準備爭取了時間。
8月23日傍晚,總攻開始。聶鳳智指揮各攻城部隊,在炮火掩護下進行連續爆破。9縱27師79團率先打開2個突破口,有4個連先後登城。但陳金誠急令1個正規團及諸多保安隊拼死反撲,反覆拉鋸至24日凌晨,奪去了其中1個突破口。9縱主力25師,則奮戰一晚,仍受阻於城牆之下。

天亮後,聶鳳智一反我軍傳統,令部隊冒着敵機轟炸掃射,白天堅持進攻。他令25師重新組織73、75團並肩突擊。這個73團是9縱第1主力,幾個月後以“濟南第一團”的榮譽名揚全軍。該團不負聶司令期望,於正午前在北門附近取得突破,分散了敵軍注意力,極大減輕了79團登城部隊的壓力。
戰至24日晚間,9縱已打開8個突破口,源源湧入西城。城南的浡海縱隊、魯中軍區部隊也一併突入城中。陳金城被迫趁夜逃往東城。

這一下,被事實打臉的王耀武急了,又催促濟南和青島兩股援兵急速前進,解救陳金城。許世友立即從攻城部隊序列中,抽調13縱的1個師轉用於阻援方向。而攻城總指揮聶鳳智卻並不慌亂。他讓各部隊做了整整兩天一夜的準備工作後,於26日傍晚纔對東城發起總攻。
由於準備充分,又是依託西城實施的居高臨下俯攻,因此9縱27師80團只耗時20分鐘,就率先突入東城。守敵心理瞬間崩潰,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撲,紛紛從東門逃出城外。此舉早在聶鳳智預料之中。守候在東門外的9縱26師及魯中軍隊部隊,織就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天網,將逃敵一網打盡。
濰縣攻城戰,山東兵團以犧牲1364人,受傷6548人的代價,取得了斃傷山東省第八區保安司令兼總隊長張天佐以下1.9萬餘人,俘敵整編第96軍軍長兼整編第45師師長陳金城以下2.6萬餘人,繳獲各種炮181門,各種槍1.7萬餘支(挺),炮彈3.6萬餘發,手榴彈11.5萬餘枚,子彈26萬餘發,以及大量軍用物資的輝煌勝利。
以如此小的代價取得如此大的勝利,部隊指戰員們無不歡欣鼓舞。不過,攻城總指揮聶鳳智卻並未急於搞表彰、開慶功會,而是在硝煙尚未散盡、槍聲並未停歇之時,就登臨東城、西城各突破口實地考察,總結得失。

此外,各團攻城時,在突擊分隊任務編組,突擊隊和後續部隊銜接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並不因爲部隊最終取得了勝利就可以視若無睹。除了濰縣,僅山東境內就還有濟南、兗州、青島等堅固設防城市有待攻克。如果放眼華東、放眼全國,部隊未來必須面對的城市攻堅戰還有許多,不解決部隊攻堅戰術上存在的問題,將來還得喫大虧。

於是,在各部隊還在忙着清查俘虜、收繳武器裝備之時,聶鳳智就令9縱3個師連夜收攏部隊,準備實地實裝實彈再攻一次濰縣。
事實證明,如此“浪費”彈藥是值得的。幾個月後的濟南戰役,9縱的攻堅戰術有了明顯進步,在各攻城部隊的激烈競爭中率先破城,奪得了“濟南第一團”的榮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