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其實看起來差不多,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題材。爲什麼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拍這樣的題材呢?很簡單,日出日落的時候會有變化非常快的色溫。高色溫的時候,可以表現出悲涼啊高冷的感覺。色溫低的時候,可以給人溫暖的感覺。

  如果天上再有云,那種旖旎的美感啊,實在是溢於言表。適當調節白平衡,還能夠表現出紫色、古銅色等等其它非常美妙的色彩。

  但是我點評照片這麼久了,特別好的日出日落片很少。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怎麼拍出一張還不錯的日出日落片。

  講實戰的方法,咱們就是一個關鍵點一個關鍵點的來。絕對簡單好學。關注攝影筆記訂閱號,你會發現很多好學的教程。也希望您覺得好的文章,推薦給想學習的朋友。

  第一點:找到好的地面景色

  我看很多人的日出日落片往往會說:天空好看的時候,注意地面。

  是的,當你真的要到第一個地方拍攝日出日落的時候,你可能要提前很多去觀察地形。到底在日出日落的時候,我該到什麼位置拍攝,取怎樣的景。

  很多攝影師都會有幾個事先找好的好的地面景色,就等着天好直接殺到最近的地點拍攝。這樣就會有一個好的地面景色襯托這個天色。

  所以拍攝日出日落這樣的好天色,找好的地面景色。

  當然,可能我們偶然到了什麼地方,遇到了日出日落,那就就地找景。千萬不要什麼都不準備。

  話說我到達貓本的第一天,天是陰陰的,所以到了日落的時分,天依然是灰灰的。我當時和老飄飄老師一起在這個海邊走,想着可能會看到雲層有開的可能性,這樣天空的顏色會很有意思。同時這也是我們倆第一次到貓本,我們也在儘量找尋一個好的拍攝地點——找好的地面景色。

  最終無功而返。下圖就是我們能找到最好的地方了。

  這時候定居在貓本的張悅時正好趕過來,他對貓本簡直太熟悉了。他說你們剛纔走到的地方繼續往前走就可以了,然後走到這個石頭大堤上。說罷給我看了他存在手機裏的一張照片。我和老飄飄看到後立刻明白機位的位置。趁着天還有顏色迅速狂奔過去。

  然後就拍到了現在的場景。

  儘管有後期的功勞,但是可見地面景色的重要性。

  上面這張圖是在長崎海邊,當時在大巴車上看到日落,我問導遊可不可以安排停靠一下,讓我拍一下日落。聽到這個話,各位攝影老師紛紛要下車拍攝。當然我速度慢,所以好位置都被人家佔了。我當時想着就是有個長焦,可以拍攝海面的船。但是當時海上只有一艘船,而且不好看。不過我反而覺得他們幾個人站在前面很好。我想表達日落很美,要麼直接要讀者感受到,要麼營造氛圍襯托。這麼美的日落,纔有人拍,對吧。那我就把他們拍進去好了。就有了上面的照片。

  我經常會在美景前,找個拍攝的人做前景,以表達這裏的美。

  後來上了車之後,其他攝影師們紛紛回放看看拍攝的效果,當我把這張拿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不說話了。顯然在這個臨時停靠的地方,我找到了更好的地面景物,所以在這個場景比他們拍的還是好。

  上圖這張高色溫的照片拍自京郊喇叭溝門。日落後看層巒疊嶂,非常迷人。然後我就決定拍攝一張感覺還有些磅礴的場景。但是真的那麼拍雖然層巒疊嶂很好,但是會覺得天空太空。於是我等了很久,等到了一羣飛鳥。於是就有了這張。

  找到好的地面景物,這是拍攝日出日落要先考慮的,也是最爲重要的。在你熟悉的周邊你可以預先找好。如果去了陌生的地方可能要就近取材。如果有等待的可能性,該等等也許就會有好照片。

  第二點:合適的焦距

  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叫一個天文單位,149,597,870,700米。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差不多100倍。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挺圓的,太陽的直徑也沒什麼大變化。所以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基本上都是一樣大的——你看到日出日落的時候太陽大那是你的錯覺。

  所以你想要拍攝出的太陽變大隻有兩個辦法:1、坐飛船離太陽很近。2、使用長焦鏡頭。

  與第一個方式比起來,買個長焦鏡頭簡直不叫花錢。

  比如這張照片是用600mm焦距拍攝的,就可以將太陽拍攝的很大。有個小夥子來一個錯位攝影,感覺蠻有意思。

  這張照片則用了400mm的焦距,這是一個日出的場景。場景中有一個升起的太陽,還有一個在拍攝的人。長焦有助於將遠處的景物拍大,同樣,太陽就是很遠的。

  記住想把太陽拍大,除了超長焦鏡頭別無他法。

  但是也不是說拍攝日出日落一定要長焦鏡頭。這個也要配合地面的景物來看。

  這張照片使用了35mm的焦距,焦距是比較廣的。使用這樣的焦距是絕對拍攝不出大太陽的。不過日出日落的時候也不是說一定要多大的太陽,像這張太陽已經被哈桑二世大清真寺擋住了。

  而使用這個焦距的目的其實就是能夠很好表現哈桑二世大清真寺和大堤上這個祈禱的人。哦,那個浪花也是我特地等待的。

  所以到底拍攝日出日落用什麼焦距,我覺得要根據拍攝的場景而定。可以長焦,可以廣角。但是記得,想把太陽拍大,怎麼也得400mm焦距,至少200mm焦距然後你像素多後期裁切吧。最好還是600mm或者800mm纔好。

  第三點:怎麼曝光準確?

  日出日落的時候我們拍攝,往往會採用逆光。這時候處於一個光比很大的情況,很多攝友會擔心自己曝光不夠準確。

  其實我一直建議大家採用全域測光(評價測光、多重測光、矩陣測光),然後用0EV拍攝,一般沒什麼太大問題。

  至於怎麼測光能夠更準確,我覺得大家的思路是不對的。科技的發展給了我們很多工具,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現在的單反相機很多也可以使用電子取景(實時取景),微單更是可以。所以我們在取景的時候是可以直接看到曝光結果的。我們加減曝光補償取景的畫面中會變亮或者變暗,我們可以直觀看到結果。

  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就可以了。

  如果不幸你買單反比較早,沒有實時取景功能,那麼也簡單。0EV拍攝一張,然後回放,自己判斷一下,覺得亮了就減點曝光補償,覺得暗了就加點曝光補償。

  那麼明暗又有什麼判斷標準呢?

  一個標準就是保證你要拍攝的主體的效果。比如這張照片,我的目的就是讓我女兒不會因爲逆光而拍黑。同時希望葉子逆光會因爲被打透而發光。達到這個目的,基本就沒問題了。我們發現畫面上面有部分區域很亮,所以我在取景的時候儘量減少了那部分在畫面中的比重。

  標準還有這樣的。因爲日出日落時分,天色很好看。所以我們要保證色彩。如果曝光太亮,色彩會發白;如果曝光太暗,色彩會發黑。這時候我們要自己衡量你要的是什麼樣的色彩。

  此外還有一個標準,就是畫面中我們儘量不要有死白的區域。如果直接對着太陽拍攝,太陽本身會是死白的這個沒辦法。或者你拍攝畫面中有死白區域躲不開,我們儘量減少出現。

  上面這張圖是在米蘭的一個清晨拍攝的。在這個街心公園裏薄霧即起,讓我有一種和諧釋然的感覺。所以我選擇的主體還是早上散步的兩個人。而表現這種感覺的是他們的姿態。而薄霧更加襯托了這種感覺。自然的日出後的低色溫,讓氣氛更好。但是你發現太陽是躲不開的了,那麼我們儘量控制曝光,讓太陽的亮不至於死白了整個半邊天。

  第四點:色溫很重要

  我講過,日出日落之時色溫低,畫面暖。日出日落之後一會色溫一下子變得很高,畫面冷。畫面的冷暖顯然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日落時的低色溫讓這個畫面顯得很暖。配合金黃的樹葉,長椅被拉長的影子,感覺就是一個秋日僅存的暖陽。

  對於日落後的高色溫,也能表達一些東西。比如我想表達淒涼啊,落寞啊。你看上圖這張貓。實際上我在北京胡同裏掃街的時候,抬頭看到了這個場景。大家知道,北京老胡同拆遷之後,很多這樣的野貓。我覺得小貓蠻可憐的,正好趕上這種高色溫。於是就有了這張。

  在一些場景中,我們甚至可以遇到一半冷色一半暖色的情況。只要你拍攝的時機把握的夠好,這都不是問題。

  所以對於拍攝來說,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再回去。真的很重要。

  第五點:虛實與否看場景

  日出日落的照片是否需要虛實結合我覺得完全根據場景而定。日出日落本身可能是一個題材,那麼主體一般就是太陽以及整個景色。

  作爲一個風景照的話,我覺得遠近都清晰可能就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上圖這樣的風景照,我們小光圈表達遠近都清晰自然是應該的。我覺得大多數日出日落的場景都是這樣吧。

  很大的景深範圍,讓你的畫面看起來超清楚,也是一個好的表達。

  當然我們也有上圖這樣子,拍攝日出日落時分的人,那麼這就變成了並不表達日出日落的片子,日出日落僅僅會給我們的照片增加色彩而已。

  那麼該虛實結合就虛實結合。這張我給攝影筆記手機攝影課老師李白兔子老師拍攝的照片就是這樣。我用虛實結合將他從背景中分離出來。而日落僅僅給我的畫面增添了色彩而已。這張李白兔子老師在菲斯創作的片子我很喜歡,我相信他會更喜歡。

  第六點:動態元素考慮慢門

  日落之時,光線強度會變得很弱。這時候其實我們只要有小光圈,就可以有很長時間的曝光。

  那麼當我們拍攝海景的時候,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水面霧化。如果天上有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雲顯雲跡。

  平時眼睛看不到的,能拍出來,都會讓大家覺得不一樣。

  第七點:構圖怎麼辦?

  構圖時候我們往往主要考慮地面的景色是如何的。對於沒有太陽在畫面中的場景更是這樣。

  如果太陽在畫面中,太陽佔的面積不小的話,我們可能局中構圖。

  我們也可能要將太陽放置在三分線焦點上。

  但是太陽放在上面還是放在下面的話,我覺得主要依據場景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放在上面或者下面都無所謂的話,可能還有這樣一個參考依據。

  元素在畫面上半部分,顯得會上浮;元素在畫面下半部分,顯得會下沉。下面這張圖就是日出。

  當然我還是要強調一句,到底放在上面還是下面主要依據場景而定。

  第八點:觀察光影

  有人說,要是日出日落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拍攝天色呢?其實也未必。

  你看我上面發的照片已經有沒有太陽的照片了。我們需要的往往就是一種氛圍,我們可以通過其它場景表現日出日落,而表現的往往是彼時彼刻的光影。

  是的,日出日落不一定要直接拍,間接表現也是很好的。影子落在牆上,讓我們同樣能感覺到日落。

  對於逆光會發光的元素——毛茸茸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在日出日落時盡情表現其逆光的效果。都能讓我們感受到日出日落的美好。

  相信你拍攝日出日落時好好考慮考慮這八個關鍵點,會讓你拍攝到一張你滿意的日出日落的作品。是啊,日出日落總是很美好的,爲什麼不用相機好好記錄下來呢?

  如果您想轉發到朋友圈或者給朋友,我歡迎,您自便。

  如果您的訂閱號或者網站想轉載這個系列的教程,只要註明出處,無需我授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