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是不是趨勢這個我不好說,但在未來或許真的會普及,就像新能源剛出現的時候,大家不屑一顧,覺得充電的跑不過燒油的,但現在新能源都已經排不上號了。

  談到自動駕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問題,覺得科技發展需要時間,電腦並沒有人類的應激反應。其次就是當自動駕駛成熟後,勢必會有一些人失去工作,比如出租車、職業司機等。

  但是這些都不是今天要說的話題,今天要說的是自動駕駛是否會用於性行爲?只能說方便發生。

  最近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近 60% 的美國人在車上發生過性行爲。當然這是美國人的數據,但中國也存在相同的問題,只是數據不同而已。

  打個比方,你和女朋友三個月沒見了,本來應該接上她喫個飯回家再說的,但你的車根本不用你開,你和你女朋友坐在後座能不發生點肢體接觸、互訴衷腸嗎?當然保守估計是女朋友也有可能是…..

  這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件普通事,一般發生在酒店或者其他場合,當有了自動駕駛,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很快就會多一個合理發生的場所了。

  其實就算沒有自動駕駛這類情況也很常見,比方說汽車影院,一定有人真的是爲了電影去的,可私密空間曖昧氣氛蔓延的更快,發生點什麼也很正常。畢竟能約你去汽車影院看電影的異性,本身思想也不單純吧。

  想象一下在未來,自動駕駛普遍存在的時候,可能會重新定義旅行和工作的方式,看電影喫零食完全沒問題,因爲你真的不用專注的去開車了。知乎一個網友回答的很是精闢,「車震這事兒,又分’內震’和’外震’,內震以車爲房,外震以車爲牀」。

  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去做,就好像開房不一定在幹壞事,也存在出差的可能,只不過自動駕駛給了多一種方式。

  現在有很多主題酒店,人們也非常熱衷去體驗不同的主題房間。要知道在一些地方紅燈區的存在是合法的,外出的時候上門服務也是可以的。那車震在將來是不是也會成爲一種主題,比方說「公路主題」。

  更有甚者做生意都不用租店了,直接買二十幾輛車接上客人全都散出去就好了,它可能馳騁在城市的任何一個地方!

  除了釋放駕駛員的自由,在舒適和私密程度上也會提高。就算不舒服汽車製造商也會根據需求重新考慮車內設計,可能設計之初只是想讓你在車裏舒服一點,後續發展絕對不是設計者的初衷。

  那爲啥很多人喜歡車震,理論上分爲兩點:隱私和場景。車內空間是絕對的個人隱私空間,在狹小的空間內,兩個人的空間距離被打破,沉浸在彼此個人空間的交集中。

  親密關係一般都在相對安全的地方發生。而戶外、公園、樓梯這些場景都是相對來說比較敏感的地方,對於道德感的刺激比較強烈,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生理刺激。

  狹窄空間內,劇烈運動可能引起呼吸不暢,可以適當開窗。

  SO..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科學是嚴謹的,整篇文章絕對沒有不尊重科學研發和設計,也不存在針對任何一方,更不存在詆譭,不過不可否認自動駕駛一方面是爲了解放雙手,雙手解放後可能性就會多了。引用網劇裏的一句話「你不能因爲有人拿刀殺了人,就追究做這把刀的人的責任」。

  

  圖片來源:Co.design、搜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