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大龙猫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曹丕当了皇帝之后,政变了曹操原来的政治倾向,依靠了世族豪强。因而代表世族豪强势力的司马氏就逐渐把军政大权从曹氏手中抓过来,终于在公元二六五年,篡夺了政权,建立西晋。这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专制、昏庸腐朽的统治集团。他们以屠杀的手段来排除异己,实行高压政策,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使不少知识分子逃避现实、崇尚老庄,高谈玄理;当时又推行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大人先生们装模作样,开口门第,闭口礼教。但他们的行为本身已经把传统的礼教糟蹋得斯文扫地了。因而使一些原来相信礼教的人产生了信仰危机,以至在一气之下,抛弃了礼教,揭露礼教,和统治者唱着对台戏。
阮籍、嵇康就是这样的人。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嵇康(228一262),字叔夜,沛国谯(今安徽宿县西)人。他们原本与曹氏政权有比较多的瓜葛,嵇康还是魏宗室的女婿,因而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且崇尚老庄,反对礼教。和他们合得来的,还有向秀、阮咸、山涛、王戎、刘伶,一共七人,经常在竹林下喝酒清谈,所以名为“竹林七贤”。但认真说来,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并不是一祥的:阮籍、稀康、刘伶、向秀都是反对礼教,不满司马氏统治的;阮咸则纯粹是纵欲主义;山涛、王戎终于成了司马氏的拥护者,只是口头上谈谈虚无而已。
在魏晋之际的文坛上,影响较大的有两派:一派以王弼、何晏为首,但除了一些注释、序言之外,他们留下来的文章不多;一派就是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为首。阮籍也写了一些散文,如尖刻地揭露礼教的《大人先生传》就很著名,但主要成就还是在诗。代表作是五言体的《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抒写了他早年的壮志,后来的失意、苦闷、孤独、避世等思想情绪;感叹人与人之间不以忠诚相待,讥讽儒生的伪善,抨击了当权者的黑暗腐化。由于他目踏了文人学士多被杀害,没有几个能以寿终,所以后期脾气改得“很好”,做到“口不论人过”,整天喝酒自我陶醉。这种处世态度反映在他的诗风上就是隐晦,当接触到社会现实时,他就全用比兴,使人体会到他的情绪,但实质所指的是什么就难以捉摸了。刘勰说他“使气以命诗”,指的就是这个。
稀康的四言诗写得不错,《幽愤诗》就是其中好的一首。但他的主要成就却在散文,代表作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山巨源即山涛,他四十岁以后投靠司马氏做官去了。当他再度升官的时候,想推荐嵇康代替自己原任的职位,结果稀康写了这一封信,表示与他绝交。在信中,嵇康把山涛连同当时的当权者、礼教戏骂一通,坦率地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情趣,公开宣称“非汤武而薄周孔”。说得淋漓尽致,锋利洒脱。嘻笑怒骂,一切在所不顾,表现了他刚烈的性格,喊出了当时被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所以刘想说他是“师心以遣论”(凭心直说)。但正因为如此,他触怒了利用礼教篡权的司马昭一伙,被判了死刑,终年只有四十岁。
嵇康的直言不讳比起阮籍的隐晦曲折,战斗性强得多;但阮籍能够活到老,嵇康死于非命,却教训了后来的文人。东晋以后,人们的言谈文章就变得平和多了。
“竹林七贤”因此而来,时势造英雄,你最喜欢哪一贤呢,欢迎留言。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