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叛乱的韩王信(非“汉初三杰”、淮阴侯韩信)引匈奴来犯,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平叛。汉军在多次击败“韩匈”联军之后轻敌冒进,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马铺山)中伏,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七天。后陈平献秘计,打通阏氏(匈奴皇后号)的关节,让匈奴军队打开缺口,汉军得以全身而退。那么,陈平究竟使了什么绝世计谋,能让占尽优势的匈奴乖乖为汉军让路呢?《史记》中记载“其事秘,世莫得而闻也”,可究竟这计策有多么神秘,连司马迁都讳莫如深?汉军使者究竟和阏氏说了什么,引得历代史家众说纷纭,甚至狗仔八卦呢?今天,我们就来穿越时空,探寻陈平秘计背后的秘密吧。一、引狼入室

要说白登之围,就不得不先说说韩王信。韩王信是战国韩襄王庶孙,标准的宗室贵胄,而且史载“长八尺五寸”,按汉代计量标准,一尺大约22cm,韩王信身高大概在1米85左右。史书记载“上以韩信(韩王信)材武”,意思是刘邦认为韩王信雄壮勇武。“1米85”、“韩室贵胄”、“雄壮勇武”这些关键词都说明了韩王信是一名标准的“高富帅”。后来韩国灭亡,曾经的“高富帅”的名头反而招致秦朝的追捕,韩王信只能隐姓埋名流落民间躲避祸患。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蜂拥四起,张良趁势攻略韩国故地的时候发现了韩王信并为其引荐一位好老板(至少当时是这样的)——刘邦。韩王信随刘邦取道武关灭秦,楚汉战争时助刘邦拿下韩地,并在汉五年(前202年)被册封为韩王,封地在颍川(今属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这段时期刘邦还是利用韩王信的韩国宗室身份“韩人治韩”,以便最大限度地收服韩地民心,征集韩地资源为其所用。但仅短短一年后,刘邦便北迁韩王信于马邑(今山西朔州一带)。究其原因,韩王信的封地颍川,北临荥、洛一线,是进入函谷关的必经之路;南靠宛、叶一带,是进入武关的必经之路。熟悉历史、地理的小伙伴一定知道,这两关对于关中的重要性,显然让异姓诸侯王把守京师两个大门是不能让刘邦放心的。现如今全国实现名义上的统一,韩地局势已然平稳,“韩人治韩”不仅作用不大,以其“雄壮勇武”,更可能出现拥兵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让韩王信北迁边地马邑(开始迁晋阳,后迁马邑),不仅可以让他对付匈奴,而且可以利用匈奴牵制韩王信势力的发展。况且离开根据地的韩王信缺少原有的“基本盘”,就如虎落平阳,任他本事再大也难施展。对于刘邦心里的小九九,韩王信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这为他后来的反叛埋下伏笔。

汉初异姓诸侯王分封图。从图中看出,韩国实为战略要地。

当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以10万骑进攻马邑,韩王信不敌,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刘邦怀疑韩王信有背叛之心,故遣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恐惧,于是投靠匈奴起兵造反,把马邑作为“投名状”献给匈奴,并引兵攻打晋阳(今山西太原)。面对边地的纷繁战事,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二、天罗地网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开始阶段汉军连连获胜,特别是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击溃韩王信主力,韩王信北遁匈奴。刘邦乘胜追击,依次在晋阳(今太原市)、离石(今吕梁离石区)、楼烦(今忻州宁武县)击败匈奴军队。

面对汉军凌厉的攻势,匈奴军统帅冒顿单于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集中精锐骑兵设伏于平城(今大同市)四周,只将少数残弱士兵和牲畜放在显眼处,意在引诱汉军主力进入包围圈。可刘邦不是那么好骗的,他陆续派出十余批使臣前去刺探情况,使臣回来皆曰可攻,唯有使臣娄敬(后赐姓刘,名刘敬)认为匈奴故意示其短处,其中必定有诈。这时连打几次胜仗的刘邦头脑已经发热了,让娄敬的这一盆“冷水”浇个透心儿凉,十分扫兴,敢让君王扫兴,那你就该倒霉了。况且二十万大军已然出塞,岂因你娄敬一句话就打道回府?刘邦怒不可遏,遂以造言惑乱军心之罪将娄敬关押起来,然后领骑兵疾行,打算乘胜追击占个大便宜。这时由于汉军骑兵跑的太快,大部队在后面赶不上,导致前锋骑兵与大部队严重脱节,极容易被切断后路,为敌所乘。冒顿单于作为匈奴杰出的军事家,是不可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的。于是当刘邦的骑兵部队赶到平城(今山西大同)的时候,冒顿单于开始“收网”了。他集结40万骑兵突袭汉军,截住汉军退路。汉军人少不敌,只能占据白登山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守,等待援兵来救。三、陈平秘计

为了脱困,陈平向刘邦献计,派使者携重金贿赂阏氏,阏氏劝说冒顿单于放走汉军,于是双方像拍戏一样,匈奴开口子,汉军连夜撤,白登之围遂解。但陈平究竟向刘邦献的什么计?他是怎样游说阏氏的?阏氏又是怎么劝说冒顿单于的?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因为《史记》只用了一句“其事秘,世莫得而闻也”就给解释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事情过程在太过机密,以至于大家都不知道,于是成了千古迷案了。看到这各位看官先别憋着揍我啊,《史记》虽然这么说,但是咱们可以看看其他史料,并根据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我对这件事件的看法。

1、“美人计”之说

这种说法比较普遍,甚至很多当今的历史书籍、历史讲评都采纳这个说法。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东汉的桓谭的《新论》,原文太过晦涩难懂,我就不引述了,估计大伙也都不愿看。意思是说为什么这个计策那么机密呢,是由于陈平出的主意轻浮低劣,低劣到有损汉国威仪,实在拿不上台面,官方只好保密。到底是什么低劣的计策呢?是陈平派使者贿赂阏氏,并向阏氏透露,汉朝有一美人,现汉军被围,皇帝危在旦夕,准备将美人献给冒顿单于,以作解围条件。后世的应劭、王先谦等学者更是将该种说法加以八卦,说使者游说阏氏时为了增加效果,还带了一副美人图,有说是带了一尊美人雕像的。阏氏顿时醋意大发,害怕自己失宠,于是对单于说:“汉天子亦有神灵,得其土地,非能有也。”于是匈奴开其一角,汉军得以逃出升天。

看到这个说法我不知道大伙懵没懵,反正我是懵了。这种说法明显有两个漏洞:第一,使者是在匈奴大营里面见阏氏的,军营里戒备森严,使者如若私下贿赂阏氏,冒顿单于不可能不知道。冒顿单于曾开创令人胆寒的“辉煌事迹”——杀父自立,这样的心黑手狠的人,不可能容忍阏氏“勾结”汉军的行为;第二,大家看看阏氏是怎么游说冒顿单于的,就一句话,大汉有神灵保佑,不可赶尽杀绝,况且咱们抢了他们的地盘也待不住,还不如见好就收。冒顿单于是匈奴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岂是那么好忽悠的?故“美人计”说法多为臆测,缺乏证据,即使有也不是全部事实。

2、《资治通鉴》的说法

《资治通鉴》里的说法是陈平派使者贿赂阏氏以求帮助,阏氏劝说冒顿单于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正好这个时候匈奴内部又出现了意外情况,本来与韩王信的部将王黄、赵利(战国赵国后裔,为匈奴扶持的傀儡“赵王”)约好共同打击汉军,没想到到期二人没来,冒顿单于担心二人与汉军勾结,于是打开缺口放过汉军。

这段记载里包含了四个要点:

(1)两主不相困

看到这大家可能说了,明明是汉军被围,怎么说是双方相困呢?其实当时不只是汉军被困,匈奴同样也遭遇困难。

一是粮草不继。匈奴是草原游牧民族,在战争物资筹备方面与中原军队截然不同,他们基本不做后勤储备,只随身携带几天的干粮,如果吃没了就就食于敌,也就是抢敌人、抢汉族百姓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单兵负重低,没有后勤部队拖后腿,行动范围也不必受到补给线的约束,能够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优势。缺点是遇到相持局面则不能持久,粮食吃完就得撤,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就是通过坚壁清野的办法消耗匈奴的。现在匈奴已经七天久攻不下,军中必定出现粮草不继的情况。

二是汉援已达。汉军是因为轻敌冒进,先头骑兵与主力部队严重脱节才导致被困的。一旦汉军主力援军到达,将匈奴包围来个里应外合,匈奴将面临内外两面作战的困境。

(2)非能居之

这方面得从匈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经济方面,匈奴屡次犯边的目的其实就是一个字——抢!为什么要抢呢?主要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匈奴活动范围主要是在长城以北,该地区是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这就导致匈奴经济结构单一,不像中原王朝有着发达的农耕经济。他们几乎没有种植业和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传统手工业,除了牲畜其余什么都缺,不说大件儿,让他们造个盆造个碗就费老鼻子劲了。况且人不能总吃牛羊肉吧,也得需要食盐、粮食、蔬菜补充身体所需吧,自己产不出,中原也不交易,那就只能抢了。所以他们打仗的目的不是要占地盘,更不是要推翻汉朝政权,实在是生活所迫啊。即使占领了中原,要让他们放弃畜牧从事农桑的难度也很高。

其次,匈奴的政权组织和治理模式依然维持较为低级的部落制,家族聚集形成部落,各部落组成部落国家,这有点类似于夏、商。这种治理模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管理成本低,适宜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少、文化单一的政权。但中原就不同了,中原的部落时代那都是几千年前的事了,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帝国制的雏形,到了秦并天下时更是将帝国制确立为国家的治理模式,虽然汉初偶有反复,但帝国制是大趋势。帝国制适用于国土广袤、人口众多、且文化差异较大的农耕国家,中央集权、多级地方代理皇权的统治模式是及其复杂的,治理成本非常之高。况且中原人多,匈奴人少,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难度很大,这对于匈奴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最后一点,匈奴的文化认知、生活习惯等方面与中原人是截然不同的,即使占领中原也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一千多年后的元朝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更不用说汉化程度较低的匈奴。

(3)汉主亦有神灵

这句话就有游说的意味了,把久攻不下的原因归结为神灵保佑,对于比较迷信的古人来说说服力较强。人算不如天算,汉军有神功护体,纯属不可抗力因素,实非人力所能及啊。

(4)王、赵失期

阏氏刚和冒顿单于说完,王、赵两人就来配合了,本来约好共击汉军,没想到二人的军队迟迟不来,而二人本是汉人,冒顿单于担心如果二人临阵倒戈将对匈奴极为不利。四、和亲纳贡

虽然冒顿单于可能会面临的以上困境,但现阶段匈奴还是占上风的。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抢劫,啥都没抢到让我跑空趟?况且我兵甲四十万,围困七天却打不下来,你让我的脸往哪搁?凭你一句话就能让我开个口子,你想的挺美啊!

所以匈奴方面提出了两点条件,想开口子很简单——和亲纳贡。

和亲好理解,就是汉朝皇帝把女儿嫁给匈奴大单于,双方形成政治联姻促成和平,但实际上每次和亲只能维持短暂的休战,实际意义并不大。匈奴打汉朝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经济结构单一,嫁过来一名公主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汉朝捏着鼻子看了不上匈奴,岂能将堂堂皇室下嫁给你们这帮蛮夷?所以所谓的“公主”,其实大多是宫女,最多是宗室女,临时赐以公主名号而已。双方都清楚,和亲就是张果老把眼挤——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匈奴获得的是胜利、征服的优越感,而汉朝借和平的外部环境为发展经济赢得时间,以图积蓄力量扭转局面。

纳贡更好理解,就是汉朝向匈奴进贡。说实在的,抢劫风险太大,命又不是大风刮来的,那是咸盐换来的啊,为了一个盆、一袋粮食把脑袋混丢实在太不值了。你汉朝恭恭敬敬的给我送来,既安全又有面子,躺着把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五、千古之谜

回到本文的标题,陈平的“秘计”究竟是什么?其实所谓的“秘计”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悬疑,大家想想,以阏氏的理论政策水平是不可能为冒顿单于做出这么高水平的态势分析的,那么只有一点,这句话是使者教给阏氏的,其实就是陈平借阏氏之口为冒顿单于分析战略态势。是啊,我现在是被困了,但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别忘了,你就是生活所迫来抢劫的,别搞得太认真忘了来时的目的,最后把命搭上多不值啊。与其咱们拼个鱼死网破,不如你放我一马,有什么条件咱可以谈啊。至于为什么选择阏氏?使者是怎么见到阏氏的?我猜测使者开始面见了冒顿单于,但这些话是不能当着冒顿单于和匈奴文武的面说的,因为双方针锋相对,主动说这些话有示弱的成分,于军不利也有损国威。之后使者提出拜访阏氏,拜访不能空着手啊,所以可以公开地施以贿赂,讨得阏氏欢心后借机教阏氏说这些话,请阏氏帮忙私下游说冒顿单于。匈奴的困境冒顿单于是心知肚明的,表面上优势明显,实则隐患重重,陈平这句话正好切中要害。而阏氏又是冒顿单于的“枕边人”,无论是从立场还是从亲近度来说都是最佳人选,冒顿单于容易信服,效果比使者直接说要好,既能摆脱困境又维护脸面。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陈平对人性和人心的把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之后汉匈双方在对质期间是进行过谈判的,刘邦答应了和亲纳贡的条件。匈奴此次目的就是为了抢,面子上物质上都得到满足,也就放走汉军。自此,两国结为兄弟,约定以长城为界,汉朝依约遣公主和亲,还要开放关市,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丝绸、棉纱、日用品等等。白登之围使两国的关系得到了暂时的缓和,奠定了汉初对匈外交政策的基调。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冰枫剑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