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期,我們推出的是惠州“東坡荔枝”的代言人——惠州市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會長吳宇輝。”吳宇輝看到了這裏的發展前景,便和惠州市青農會的年輕人一起,承包下100畝荔枝林打造荔枝莊園。

編者按:“戰疫助農,惠州有我。”即日起,共青團惠州市委員會、南方日報惠州新聞部聯合發起“我爲家鄉農產品代言”活動,爲惠州荔枝、絲苗米等特色農產品推選代言人,打造惠州農產品品牌。

主辦方將主要面向全市返鄉創業青年、青年“新農人”等人羣遴選農產品代言人,並通過講好青年先鋒故事,與南方+直播聯動“帶貨”等方式,拓寬農產品銷路,助力鄉村振興。

首期,我們推出的是惠州“東坡荔枝”的代言人——惠州市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會長吳宇輝。接下來,我們將根據農產品上市時間,陸續推出其他農產品的代言人,敬請垂注!

惠州市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會長吳宇輝:

高接換種,讓荔枝林變聚寶盆

砍掉遮天蔽日的荔枝林,每棵樹保留一個抽水枝,在被鋸掉的主幹上嫁接新苗……最近一個月,在廖仲愷的故鄉——惠州市仲愷區幸福村,一座荔枝園的變化爲村民津津樂道。

這一切改變皆因一人:他就是惠州市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的會長吳宇輝。

11年前,金融專業的吳宇輝毅然返鄉創業,投身有機農業;直到6年前,他與荔枝結緣,轉戰荔枝銷售領域。一路走來,吳宇輝不斷摸索,他從一個農業門外漢變身大有可爲的新農人。如今,他已不再侷限於荔枝經銷,而是從銷售迴歸到種植源頭,打造村級荔枝基地,謀劃“荔枝”主題鄉村旅遊,推動荔枝產業不斷升級。

高接換種

打造幸福村荔枝基地

“哎呀,這個芽爆了,活了活了!”“你看,全部長出來了!”在幸福村高接換種的荔枝園中,吳宇輝看着破“膜”而出的新芽興奮不已。這意味着,他和團隊首期改造的荔枝林嫁接成功了。

荔枝曾是幸福村的主要產業,全村種植面積有3900畝,以桂味和糯米餈爲主。由於經濟效益不佳,近些年來,村裏的荔枝林大多處於失管狀態。寶貴的荔枝種植資源被這樣浪費,吳宇輝覺得可惜。

“幸福村是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的故鄉,還曾榮獲‘廣東省名村’稱號,在這裏打造村級荔枝基地最適合不過了。”吳宇輝看到了這裏的發展前景,便和惠州市青農會的年輕人一起,承包下100畝荔枝林打造荔枝莊園。

首期改造的有170棵荔枝樹,目前已經完成了高接換種工作。吳宇輝和他的團隊通過高位嫁接的方式,將冰荔、觀音綠、仙進奉、鳳山紅燈籠這4種廣東省主推的荔枝品種引進到幸福村,希望帶來更好的經濟效應。

“像是冰荔,是東莞的品種,市價可達338元/斤,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貴的荔枝。”對於兩三年後荔枝掛果後的市場,吳宇輝十分看好:這些品種市場空間大,荔枝林的價值很快就會凸顯。”

新品種改造的同時,吳宇輝也在果園中保留了部分原有的品種,從而保證農戶每年能有正常收入。此外,他還對荔枝樹進行矮化處理。“原來的荔枝樹長得高,必須爬梯子才能摘果,現在站在這裏都可以摘到。”他說,這樣做是爲將來發展以“荔枝”爲主題的鄉村旅遊做準備。

遊客來到幸福村,上午採摘荔枝鮮果,中午喫荔枝木燒鵝、荔枝酒燜羊肉,離開時帶着荔枝酒、荔枝幹、荔枝木杯墊等特色手信……這是吳宇輝爲幸福村荔枝基地規劃好的未來,他信心十足:“這樣產業鏈一搞完,怎麼會不賺錢?”

惠州市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會長吳宇輝。

遭遇滯銷

探索荔枝產業鏈升級

改造幸福村荔枝園,這是吳宇輝從荔枝銷售迴歸種植源頭邁出的第一步,也是他實現荔枝產業升級的重要一步。

這樣的發展理念,是吳宇輝不斷在荔枝行業摸爬滾打的收穫。

其實,在荔枝界,吳宇輝還算是一位新人。1999年,吳宇輝從廣東金融學院畢業,做過銀行、物流。2009年,他放棄紅火的貨運生意轉行農業,開始在惠城區蘆洲鎮龍頸村種菜養豬。直到2014年,吳宇輝才真正和荔枝結緣。

“我本身就喜歡農業這樣自然的東西,而且荔枝種植面積廣,很有發展前景。”綜合考量愛好和市場,吳宇輝進入到荔枝銷售行業。也是在這一年,他加入了惠州市青農會。

“最開始,我連不同品種荔枝的葉子也分不清。”作爲荔枝“小白”,吳宇輝第一年就遭受到不小損失。“因爲荔枝運輸不專業,選果沒有選好,破損賠付率有20%-30%。”在2018年,他又遇到荔枝滯銷年,“荔枝豐產,運費比果貴,果爛在樹上都不摘”。

如何破解荔枝“大小年”難題?怎樣把運費成本降下來?吳宇輝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發展:“我們不能只是一個銷售商,要做產業升級,對荔枝進行深加工。”他開始從頭回溯,重新梳理整個荔枝產業。

於是,吳宇輝和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合作開發了荔枝珍寶箱,用紙箱代替泡沫箱,基本解決隔日達的荔枝保鮮問題;他在仲愷幸福村、博羅泰美兩地承包下兩片荔枝林,高接換種打造村級荔枝基地;今年,他還將正式推廣荔枝產業升級構想,由惠州市青農會牽頭,在各地舉辦沙龍……

“荔枝賣鮮果,只是一個月的事情,那賣不完怎麼辦?一個是深加工,一個是附加值。”經過六年來的學習與思考,吳宇輝已經確定了荔枝的發展方向。

疫情倒逼

試水直播預售荔枝

4月底,荔枝已經進入掛果期,一串串嫩綠色的幼果掛滿枝頭。據悉,今年惠州全市荔枝掛果面積36.65萬畝,預計產量超過7萬噸,荔枝將實現大豐收。而受到疫情影響,荔枝鮮果銷售也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疫情催生了線上市場,爲了籌備荔枝線上預售,吳宇輝愈發忙碌起來。在接受採訪時,他不斷接到各種業務電話,還要不時回覆微信,而在採訪結束後他要直接趕往深圳,洽談物流業務。

“首先,物流要做突破,主打省內市場,最好打開省外市場。”吳宇輝希望拿到最低的運費,並在廣東省內實現荔枝珍寶箱運輸。在他看來,這不僅可以幫助果農擴寬利潤空間,還是一種更加綠色環保的運輸方式。

與此同時,惠州“東坡荔枝”線上推廣預售計劃也如火如荼開展。吳宇輝已經聯合惠州市青農會會長單位搭建起新媒體傳播矩陣,設立了專門的荔枝直播間。“我們已邀請惠州城職院的學生擔當推廣大使,參與到後續的預售直播中來。”

除了推廣大使,吳宇輝也會親自上陣當主播。其實這對他來說並不陌生,爲了解決惠州農產品滯銷的問題,他已經多次試水直播帶貨了。從麻榨楊桃到博羅年桔、龍門年桔,惠州市青農會成立的“戰疫助農惠州有我”助農聯盟已經爲滯銷農產品打開了銷路。

“農業最大的問題是好的東西別人不知道,或者不知道購買途徑。”這次疫情讓吳宇輝更加重視產品營銷問題。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他眼裏,荔枝產業發展趨勢是不斷向好的,新農人要把握好疫情危機下的機遇。

“我用十年時間才確定今天的發展方向。”從轉行做農業開始,吳宇輝一路來走了不少彎路,踩過不少坑。如今,他想借助青農會的平臺,共享經驗,讓有志於從事農業的年輕人少走彎路,從而更好地帶動鄉村振興。

【記者】於蕾

【作者】 於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