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会经常感觉胸闷气短,

像有什么东西压住胸口一样,

持续时间长,

同时出现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如头晕、恶心、疼痛等。

别毫不在意,

“小问题”也影响身体健康,

甚至有可能发展成“大毛病”。

病例分享

患者女,40岁,因胸闷反复发作3月入我院,患者胸闷呈阵发性发作,伴气短,半月前有耳鸣,后自行缓解。

患者常自觉左胁下痛几秒钟,牵扯痛感,近20天腰酸,少腹两侧酸痛,大便可,小便偏黄,无尿频尿急,纳寐一般,近期早晨4点左右醒来,无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性格稍急躁,眼眶下有黄褐斑,声低,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略涩。

患者近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无异常,胸片无异常,子宫附件彩超无异常,有肾结石病史。

针灸处方:双侧外关穴

效果:针后患者胸闷大减,嘱巩固治疗1-2次

治未病科

医生介绍:患者因为疫情一直呆在家中,心情不畅,出现胸闷胁痛等症状,伴随出现耳鸣,且患者性格急躁,在中医上这是

少阳气机阻滞

的表现,所以选用

外关穴

通经活络。

外关穴是什么?

具体在哪里?

外,外部也。

关,关卡也。

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膨胀外行,

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

外关穴

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臂背侧,在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灵枢·经脉》:“去腕二寸”;

《针灸大成》:“腕后二寸两骨间,与内关相对”。

本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临床当中外关穴主要用于治疗:

①头痛、偏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②热病。

③胁肋痛,上肢痹痛,肘部酸痛,手臂疼痛,肋间神经痛。

④瘰疬。

关于胸闷:

目前,

年轻人胸闷多表现为功能性胸闷,

但也不排除病理性胸闷;

而年长者胸闷则多为表现为病理性胸闷。

不同年龄者的胸闷,

其病因不一,

诊断治疗也不同。

功能性胸闷

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这些往往都会产生胸闷、气短、疲劳的感觉。

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另外,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神经官能症,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最普通的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对于因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胸闷气短症状,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才能从根本上缓解。

病理性胸闷

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胸闷。引起病理性胸闷的原因常见的有呼吸道受阻、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对于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总而言之,

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

一定要注意。

不要以为只是小问题,

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医生会给出准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案。

(来源:江西省中医院二附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