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电影开篇的这场逃亡戏,我们虽然尚且不明白逃亡的真实原因,但导演雷·沃纳尔的出色调度,为观众们营造出一种危机四伏的惊险氛围,并为影片奠定了基调。对我而言,《隐形人》的厉害之处正在于,它不仅通篇没有任何无意义的反转或缠斗,而是将无形的心理创伤自然而巧妙地外化成对现实的恐惧,而且我们在此前已经成功与女主角产生共情,并理解了她的全部行为。

雷·沃纳尔,喜欢恐怖片的影迷应该都对他不会感到陌生。作为恐怖片大神温子仁的资深编剧好友,两人此前已有过多次合作,包括《电锯惊魂》《潜伏》等经典名作。而他本人也曾执导过《潜伏3》和《升级》两部长片。

雷·沃纳尔和温子仁

导演雷·沃纳尔的前作《升级》,是一部围绕人工智能题材展开的科幻惊悚片,曾于2018年公映后得到了较好的反响,无疑也算是他的立足之作。

2018《升级》

于是快马加鞭,在时隔两年之后,雷·沃纳尔又不动声色地为我们带来了《隐形人》这部恐怖新作,改编自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同名长篇小说。

2020《隐形人》

这个经典恐怖故事,其实早在1933年就被拍成过电影,由《科学怪人》《魂断蓝桥》的导演詹姆斯·惠尔执导,早已成为名列影史的怪物电影代表作。这对于雷·沃纳尔来说,在无形之中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

1933《隐形人》

与此同时,“隐形人”其实也是环球影业原定的“黑暗宇宙”中的重要一员。“黑暗宇宙”最初敲定的角色,分别是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尼克·莫顿、罗素·克劳饰演的化身博士、索菲亚·宝特拉饰演的木乃伊公主,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弗兰肯斯坦,约翰尼·德普饰演的隐形人。后来又加了“钟楼怪人”和“歌剧魅影”。

在“黑暗宇宙”原定的计划中,由约翰尼·德普饰演“隐形人”

遗憾的是,“黑暗宇宙”的推进一直困难重重。尤其是在《 德古拉元年 》和《 新木乃伊 》双双扑街之后,环球便不得不狠心放弃《隐形人》的大制作计划,而将它定位为低成本恐怖片。在这样跌宕的变动中,约翰尼·德普也已早早宣布退出。

但谁也不曾想到,作为一部成本并不算高的制作,《隐形人》却在商业表现上异常亮眼,同时在专业媒体口碑上也顶住了压力。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大获成功,显然与同时身兼导演与编剧的雷·沃纳尔所采取的创作思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导演雷·沃纳尔与女主角伊丽莎白·莫斯

影片在作为核心元素的高概念上,与《隐形人》的原作一脉相承,都始于科学家的一次高科技实验。但原作中的主角既是科学家本身,同时也是作为主角与受害者的身份出现,由此体现出人类惨遭科技反噬的悲哀。

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应运而生,必然能够收获成功。但倘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又会有多少人对这样一个略显老套的故事感兴趣呢?

在雷·沃纳尔看来,纵观当下社会发展的众多思潮,女性主义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正好顺应世界的“Metoo”运动以及对于性别平权的迫切需求。于是,新版《隐形人》便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悄然诞生。

在这个新版故事中,科学实验不再成为重点,而是转向了角色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群体间的矛盾,并以此为基础发掘出更多日常生活中的恐惧。

女主角是一位普通的女性,他的男友则被设置成虐待狂科学家,由此衍生出男性PUA及家暴主题,以及长期以来男性占据家庭主导地位的社会现状。而“隐形”这个概念本身,又恰巧符合我们对于家庭暴力的既有印象:隐秘的,不道德的,让人恐惧又无能为力。

在筹备阶段,导演探访了很多女性保护组织,研究她们的故事,跟女主演伊丽莎白·莫斯一起修改剧本。最终,才得以构建起影片的核心矛盾,及其背后的象征性意义,精准地捕捉到女性受害者的心理变化。从而,让这个经典的科幻故事跟上了时代步伐,再一次散发出光芒。

故事从一次事先计划的逃亡开始。女主角的一系列行动,即标志着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中的主体位置。纵观电影开篇的这场逃亡戏,我们虽然尚且不明白逃亡的真实原因,但导演雷·沃纳尔的出色调度,为观众们营造出一种危机四伏的惊险氛围,并为影片奠定了基调。

在成功逃亡后,这次行动的原因才借由主人公之口被全盘托出,关于她所受到的暴力伤害,以及她的惶恐无助。

直到某一天,女主角收到通知,得悉她的科学家男友已经自杀身亡,意外地留给她一笔可观的财产。由此,也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她不能有任何犯罪行为。

随后故事来到了第二幕,这也是《隐形人》作为恐怖类型片而言最为纯正的部分。导演雷·沃纳尔在其前作中最为人称道的调度能力,也再一次无比自由而又恰到好处地尽情展露。

就比如,原本可以直接对准女主角拍摄的镜头,却偏偏要先从另一个房间缓慢地摇过来,既而在黑暗狭长的走廊内移动,随后又偏要从反方向做一个近乎360度的摇镜处理,然后才终于对准我们的女主角。

这样一种看似不明所以、甚至白费工夫的调度方式,有人将它称为“戈德堡机械”调度,其特点就是繁琐。像这样的调度,在大多数的电影里都会显得吃力不讨好,还容易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但在这样一部以“隐身”为核心概念的作品中,就简直如鱼得水,甚至画龙点睛了。

导演在为我们制造了这样一种极度不自然,以至显得有些诡异的视点的同时,也让观看者随之产生了思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到底是谁的视角?

而女主角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再度发生波澜,出现不少奇异的现象:厨房的灶火会莫名其妙变大,险些引发火灾;房间里永远感觉有人;电脑“自动”给姐姐发了绝交的邮件;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子会被莫名其妙地扯掉;沙发有时候会陷下去;甚至还会看到一双隐形的脚踩在地板上……

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朝着惊悚的方向发展,但并没有陷入老式恐怖片的虐杀剧情。女主角则再度彰显了其主体位置,她开始深入探寻这一切诡异现象的源头;同时,她也相当智慧地,率先明白了这一切的根源,也就是她的男友并没有死。

男性权力和男性欲望,以凝视的方式再一次被提及,并成为恐惧的存在。而作为反派的视角而言,这无疑也成为了一种满足欲望的绝佳方式。投射到现实之中,我猜很多人也肯定都曾想过,倘若真的能够隐身,自己会做些什么。

直到影片的结局到来,不知会有多少影迷为之拍手称快。对我而言,《隐形人》的厉害之处正在于,它不仅通篇没有任何无意义的反转或缠斗,而是将无形的心理创伤自然而巧妙地外化成对现实的恐惧,而且我们在此前已经成功与女主角产生共情,并理解了她的全部行为。

伊丽莎白·莫斯出色的演技,为我们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而又智慧的女性角色。如果不是因为她的表演,这个人物塑造的可能不会有这么好。而导演可能也明白这一点,在诸多时刻,都为她留足了反应时间,以求给她更宽广的表演空间。

综合以上因素,再去看这部电影,我们大概就会感叹,这确实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尽管还是难免有一些美中不足,比如视角过度单一、其他角色脸谱化、反派的动机缺失,等等。

但身处当下的我们,确实非常需要这样的表达,用电影的方式去诉说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不公平。

相关文章